中图分类号:J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17)03-0072-09 当旧有电影题材和类型渐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由以往电影类型重组或转化而来的新电影类型就会及时补位。这是时代变化与审美消费转变的产物,也是市场新动向、新追求的具体反映。然而,一种价值取向上的错位却也伴随电影的类型重组而生:一方面,票房收入很高;另一方面,意义、思想和审美不断被弱化、消解。长此以往,又必将导致我国的电影创作与电影的艺术性及应有的文化指向渐行渐远。同时观众也极易在随波逐流中产生各种文化与审美上的迷惑,迷失在不知所云的类型“电影超市”里,失去品鉴真正艺术电影的机会。 一、市场的摇篮:中国电影类型重组的社会语境 当下,中国电影进行产业化的结构调整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然而,在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中,以往主旋律电影所传递的社会导向因与一些青年观影者的娱乐性消费需求不完全相吻合,艺术电影因自身独特的小众定位而存在传播瓶颈等,这些都使得一些特定类型、题材的电影正在逐步失去它特有的魅力,最终甚至逐渐被边缘化。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由以往电影类型重组或转化而来的新电影类型,以一种新商业电影的面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纵观目前我国电影市场上出现的类型重组电影,常见的主要包括用高科技电脑特效包装的中国魔幻大片,如《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封神传奇》《钟馗伏魔:雪妖传奇》等;类型杂糅的喜剧片,如混合悬疑片、侦探片和喜剧片的《唐人街探案》,杂糅了网剧、古装片和喜剧片的《万万没想到》,喜剧与科幻相结合的《不可思议》;半武侠半动作的现实主义打斗片,如《箭士柳白猿》《师父》《火锅英雄》《老炮》;都市、喜剧和爱情相混合而产生的小妞电影,如《新娘大作战》《小时代》系列等。它们在力图实现不同电影类型重组以及不同价值观念整合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电影市场的多向需求。讨论中国电影类型重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语境,笔者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多元电影市场的呼吁促生电影的类型重组。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和银幕数激增。全国电影总票房从2002年的8.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4年的逾296亿元人民币,后者是前者的30多倍。《2015年中国产业研究报告》数据(图1)显示:到2015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超过440.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7%,年观影人次超过12.6亿;从银幕数量上看,2001年至2011年,中国用于商业运营的电影银幕数上升到1万块;2012年至2014年,中国进入了2万块银幕的时代。数据显示,到2014年底,中国银幕总数已达2.36万块,当年日均增长15块。以北美地区稳定在4万块银幕作为参照系,按照中国银幕块数的增速来推断的话,中国有可能会在3至5年内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
我国电影产业规模与我国观众的电影消费需求共生共长。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近年来,我国国产商业电影屡破票房纪录,从早期以票房破亿为目标的贺岁片到票房达2.4亿的《英雄》,从票房达12.6亿并引起现象级讨论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再到票房达24亿的《捉妖记》和票房达34亿的《美人鱼》……用“火爆”一词已然不足以形容我国过热的电影市场,电影产业甚至已成为一个疯狂的行业,吸引了无数圈内外、科班或非科班出身的掘金者纷纷试水。例如当下业界普遍存在的跨界导演现象,作为创作主体的演员、作家、歌手或主持人,他们凭借各自已经具备的明星效应以及强大的粉丝团来涉足电影的创作与宣发,从而将明星资本利益最大化,无疑是大多数跨界导演的创作初衷。在这样过热的市场下,几乎每部拿到龙标,在院线抢到排片的电影都可谓已距商业上的成功仅咫尺之遥。这时候,一部传统的单一类型影片,并不如一部在价值取向上相对多元、在类型题材上相对融合的更符合现实主义真实逻辑的影片更受观众青睐。繁荣的电影产业以及跨界的从业人员共同形成了今天中国多元的电影市场,而如此多元的电影市场正为电影类型的重组或转化提供了温床。 其次,对电影消费诉求的变化也是电影类型重组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天,看电影已经成为年轻人最乐于接受和参与直接体验的带有时尚色彩的娱乐形式。不仅在大城市里,在收视率较高的各种电视频道、栏目的推荐中,关于各类导演的各类趣味性话题,电影的文化渗透性已在四处蔓延;即使在小城镇中,时尚化、娱乐化趋势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对社会、对世界的重新认识。年青一代对新奇、刺激画面的追求反过来又推波助澜地促成并加快了电影类型的分化和重组。如前所述,2015年我国观影人次已达到12.6亿。现在的观众不用亲自到售票厅看排片表,仅通过一系列手机应用软件便可对时下电影的排片上映情况一目了然,选片、定场次、在线选座乃至购买预售票都能在手指下的方寸之间即刻解决。购票看电影的便捷自然也催生了对影片随机选择或临时性跟着感觉走的新大众化倾向。他们根据自己所喜欢的电影类型、崇拜的电影明星甚至是推崇的电影导演来决定自己的观影行为。今天观众的电影消费需求越来越专业化、分众化、多元化。因而,以往对电影消费诉求的分析,也已不能准确反映今天的情况,这就需要电影制作的创新,并且创新本身就必须从新的类型和题材上的融合与突破起步,而不是单纯的划分商业片与艺术片。正如贾磊磊所说,其实电影的优秀与否与电影本身的类型和题材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我们不要以为决定了电影的创作题材就决定了电影的价值所在。电影题材只是确定了电影艺术的表述对象及叙事的涉及范围,而这一切并不能够直接决定影片的任何价值——不论是商业的、审美的还是认知的”。[2]相较于电影的题材和类型,通顺、成熟的电影叙事才是影片成功的基础。也因如此,单一类型化的市场策略或题材化的政策导向都不是电影发展的首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曾说过:“我一直认为,娱乐性和思想性并不存在天然的矛盾。娱乐不排斥思想,有思想深度的娱乐是有品位的体现;思想也不拒绝娱乐,以轻松活泼的方式阐释思想、传达思想,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正是在观众对电影消费诉求点的更迭变化中,当下兼顾商业、意识形态与艺术审美的类型重组开始频现,并成为当下中国电影一道新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