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突破,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要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流通业与物流业将发挥什么作用?2012年8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明确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这两个定位不仅对今后中国流通与物流产业的改革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对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产业发展也将产生巨大影响。基础性主要体现为流通业、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先导性主要体现为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引领度,战略性主要体现为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渗透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到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围绕供给端与需求端,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的相互作用,充分论述了国民经济中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板块的相互关系。本文将从先导性与战略性入手,说明流通业、物流业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 笔者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流通五论”,即流通决定论、流通发展阶段论、流通调节论、流通一体论与流通运行统一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与先导性。流通业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是一个晴雨表,流通业的各种问题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所以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同样具有先导性。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低,而成本过高是国民经济粗放运行的主要表现形式;推进供应链发展是国民经济降本增效的根本出路,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 一、从采购经理指数看国民经济的宏观走势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际通行的预测国家宏观经济走向的先行指数,50%为枯荣线临界点,50%以下为经济下行,50%以上为经济上行。从2005年7月1日中国制造业PMI正式发布,以及2008年1月中国非制造业PMI发布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走向与PMI完全一致,所以PMI指数成了大家心目中对中国经济发展走向的一个预期,既有权威性又有先导性。PMI指数极大提高了中国经济拐点的敏感性与宏观走向预期的传导性。而PMI设置的指标体系中主要是流通指标,比如制造业PMI中的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价格、进口、积压订单等等。
图1 2008年1月-2016年9月中国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运行走势
图2 2006-2016年第1季度中国GDP走势图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其贡献率超过25%。所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波动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极大,中国PMI指数也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一个指数。根据实际需要,PMI指数已得到广泛应用,如分析GDP走向、股市走向、经济结构走向、行业走向和就业形势走向等等,并从中找到某些规律性趋势或发现突出性矛盾,以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有些产业新订单持续下降,反映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库存的变化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生产方式、流通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生产用原材料、备品、备件下移到物流配送中心是因为物流外包的发展,而产成品库存上移到生产性企业是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生产企业成了第一发货点。又如服务业PMI与制造业PMI的深度关联,餐饮住宿业PMI指数的提升往往反映企业经济活跃程度的提高。PMI指数不仅可以看到宏观经济走向,也可以看到资金的流向。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反映资金短缺、融资难,银行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楼市,对实体经济与老百姓的消费挤出效应十分明显。通过对服务业PMI指数的大数据分析,可以从中找到许多规律、新的变化与拐点,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发展,这正是目前中国最需要的。而就业指数的变化,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上升,需要研究劳动力结构变化,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可以提供的劳动力正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