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积。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①电影就是这个表象最丰富的注脚。而贺岁档②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这个表象的绝佳阐释。贺岁档所上映的大多数影片,既代表了同年度影片中的最高品质,又为了覆盖更大的观众群体——从作品和观众两个层面,因此贺岁影片既是时代的缩影,又是我们所处复杂生活的象征和隐喻。 贺岁档20年间,不仅电影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已沧海桑田,这种变化折射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耐人寻味,而我们更要对这种变迁追本溯源。贺岁档的发展由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市场的规模、影片的品质、艺术家的创作……而最根本的,是制度的变迁。“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形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从而,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演化方式,因而是理解变迁的关键。”③要想探究贺岁档以及贺岁档所代表的20年来中国电影的内在动因和外部呈现,就需要借助制度变迁理论来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 一、贺岁档的高歌猛进 1997年上映的《甲方乙方》,是业界公认的中国内地首部贺岁片,这部影片在票房高企的同时,已经悄然掀开了中国电影史上新的一页,由其助力的贺岁档自此逐渐枝繁叶茂,经过20年的生长,如今已经蔚为壮观。 (一)贺岁档的最新景观 2016-2017年贺岁档,延续了前几年的发展趋势,涌现了一批类型多样、风格多变的影片。但与《美人鱼》等个别影片的异军突起不同,此次贺岁影片表现更为均衡,多数影片的票房位于几亿元到十几亿元的区间。票房背后,呈现的是对舆论阵地的争夺和对影片定位的明晰。普遍来说,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对喜剧的高度要求。贺岁档中的影片类型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东方奇幻的《长城》、风格化的《摆渡人》、作者化的《罗曼蒂克消亡史》、魔幻现实主义的《健忘村》悉数登场,但对于贺岁档而言,影片的努力与观众的选择并不完全成正比,在品质基础上呈现的亲民化状态可能更为重要:一方面,观众的选择更为多元,不会对某一部影片进行无条件的追捧;另一方面,则是对喜剧的天然拥护。从表1可以看出,喜剧类型影片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票房前十中,仅有《长城》不属于喜剧类型。《罗曼蒂克消亡史》虽然口碑爆棚,但在口味上并没有迎合更大规模的观众,遭遇了相当的冷落,《健忘村》《少年》甚至《三少爷的剑》等影片更是铩羽而归。
二是舆论的强大冲击。2016年底,随着贺岁影片的集中展示,《长城》《摆渡人》《铁道飞虎》等引起空前的舆论风波,对某部影片的评判一度上升到对中国电影的立场之争。观众的评价、水军的混战、媒体的交锋混杂在一起,“沉默的螺旋”与“葡萄藤传播”相映,形成了一股分不清敌我的舆论狂潮,电影对观众或群众来说已经蜕化成符号化存在。观众主体地位的模糊、电影属性的复杂化和科学评价体系的薄弱,共同构成了这场狂欢,狂欢背后,则是意识形态的明显分野,既呈现出审美的多元化、无序化状态,又对电影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是春节档的位置日渐突出。2017年春节档期间,全国电影票房33.6亿元,同比增值8.66%,观影人次8852万,同比增长4.51%,其中,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为8亿元,同比增长21%,刷新了单日票房纪录。⑤春节6天的票房接近整个贺岁档票房的三分之一,春节档已经成为电影市场的最高阵地。观众对春节档的认同感空前,已经将其视为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某种体现。 (二)贺岁档市场的发展沿革 纵览20年来的贺岁影片,有两个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影片数量的增加和票房的增长。从20年前的每年几部,发展到现在每天几部、整个档期几十部的上映数量,规模为原来的十倍;其次是票房呈现飞速增长的态势,从1997年的不足亿元发展到现在的逾百亿元,增长百倍之多。以2007-2017的贺岁档票房变化情况为例,十年间票房由不足10亿元增长至110亿元,平均增速高达41.91%。
其次是影片类型的进化。20年间,贺岁影片在类型和风格上也有了极为明显的变化。从最开始的诙谐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到恢弘的《英雄》及其领衔的极尽视觉奇观的《无极》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从小品式的《非诚勿扰》到风格化的《让子弹飞》,从异军突起的喜剧《人再囧途之泰囧》到东方魔幻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西游·伏妖篇》,以及迄今为止的贺岁档霸主、中国单片票房冠军《美人鱼》,贺岁片的类型变化有目共睹。从历年片目可以看出,贺岁影片有三个明显的转变:一是从朴素的现实主义向蒙昧的现代主义的转换;二是从单一类型表达向多类型杂糅转换,从简单叙事向复杂叙事、多元表达转换;三是从传统审美向现代审美转换。影片类型进化的背后,有着艺术家自我学习的影子,有着观众审美改变的可能,而背后的背后,更多是消费社会意识形态变迁的作用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