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增长迅猛,已显现出空间集聚态势,集聚所产生的递增效益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来源。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晚、发展快,存在着行业体系不健全、区域差距大等问题,产业集聚对该行业的经济效应受到制约。产业效率是衡量一个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物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其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集聚带来外部性,而外部性有正负之分,将同时带来经济效应及拥挤效应,使得集聚效应并不确定。但产业效率是集聚效应的综合作用结果,无论期间正负外部性如何此消彼长,从同一产业来看,集聚是否带来经济效应均可间接通过该产业的效率来判断。 基于产业效率的视角研究物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也是研究方法的一大改进。目前已有研究选取劳动生产率作为产业集聚效应的衡量指标,虽充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但无法从全要素效率提升的角度解释物流业集聚对该产业的影响。DEA方法可在数据充分的基础上测度产业效率,静态动态结合的定量分析使得研究更为完善。本文的研究视角转向物流产业内部,通过产业效率的定量分析,能对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形成有益补充,从而有的放矢地对物流业集聚的实践提供具体的操作方式及政策建议。 物流业集聚是产业集聚在具体行业的拓展,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典型,也是物流业研究的延伸。物流业集聚不同于一般消费性服务业的强需求导向,由于其产业的生产与消费可分,物流业集聚更看重区位及交通条件。现有的物流业产业集聚研究集中于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物流业集聚的空间特征。物流企业分布有很强的城市集聚特点,省际间表现为“南多北少”,城市内部呈现分布的非均衡态势(王成金和张梦天,2014)。物流产业集聚表现出物流需求与资源的集聚性、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区域产业发展的根植性等特点(支燕,2005)。第二,物流业集聚的形成动因及机理。李君华(2004)结合供应链与物流理论,研究产业集聚形成的供应链机制、优势与治理方式。张智勇(2009)基于物流产业集聚的服务创新能力及系统学,提出物流产业集聚创新模型。第三,物流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梁红艳(2015)从物流业集聚的空间外溢效应出发,对集聚与工业生产率的关系展开深入探讨。赫维尔等(2014)基于物流业集聚的协同效应,对荷兰507家企业进行实地研究,结果显示,空间集聚确实使物流企业更好地共用基础设施及共同开拓市场。综合来看,物流业集聚多为基于产业集聚基础理论的定性分析,定量实证研究还不够深入。 伴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效率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化。最开始的效率分析以交通运输业及物流企业为主,而后逐渐向物流产业拓展。Roily和Hayuth(1993)突破了评价指标单一性的问题,首次采用DEA模型评价港口效率。Rabinovic(2006)选取美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总体效率值,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李孟涛和冯康(2007)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样本对物流绩效展开评价,结果发现,城市间物流绩效并不平衡,经济因素主导城市物流绩效高低。庄玉良等(2009)以16家物流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DEA中的BCC和CCR以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2002-2006年物流业的效率值与全要素生产率,据此分析效率来源,寻找引起效率变化的因素。除了DEA方法,随机前沿法(SFA)也被用于估算物流业生产效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地区间物流产业发展差距大,抑制整体物流水平的提高(林坦和王玲,2009)。庞瑞芝(2006)综合运用DEA及生产率指数评价我国沿海港口的效率值,发现我国沿海港口普遍效率不高,存在严重的投入拥挤与产出不足。现有的物流业效率多以物流企业、区域物流、港口物流等为研究对象,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较多,包括随机前沿法(SFA)、数据包络线法(DEA)、主成分分析法等。 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外的产业集聚理论已具备成熟框架,尤其对于制造业的集聚研究较为完备,现已逐渐拓展至生产性服务业。国内学者的研究基础多是西方的研究成果,本质上是经典集聚经济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和战略管理理论的演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集聚效应等;对于产业效率的研究,其理论及方法也均已成熟,但具体到物流业产业效率的研究则刚起步,集中于微观领域的效率测算较多,较少从产业效率的中观层面入手;同时,缺乏物流业产业效率的变化来源分析,很难真正找到影响物流业效率提升的症结所在。在物流业集聚日益加强的趋势之下,探讨产业集聚对物流业效率影响的研究还少之又少,本文重点在于进行理论推演及架构,以实证结果对此关系进行佐证。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新古典经济学、古典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奠定了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础。传统经济学中将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最初原因归结为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Fujita and Mori,2005),但在不完全竞争的理论框架下,集聚的内生演化主要来源于外部性,外部性是集聚自强化机制的核心。由规模经济(内部及外部)或要素资源流动产生的外部性促使产业在空间上选择集聚,而产业集聚通过发挥其外部性效用又作用于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产业集聚与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关系正是以外部性效用为传导机制。产业集聚是一个动态过程,集聚与分散同时发生,当两种力量势均力敌,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一种静态的均衡。集聚通过外部性效用产生效应,由于外部性效用有正负之分,这对产业内企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有直接影响,从而对产业效率产生促进或抑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