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政府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乡村展开了广泛的生态建设,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对生态乡村建设重要价值的认知尚缺乏深度与战略思考。生态乡村建设不仅是一个自然环境保护问题,更是谋划中国经济转型和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问题,确保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的问题。乡村优势在于生态,这一优势决定了生态乡村建设必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者和绿色生活重心。如果说工业文明是城市改造乡村,生态文明则是乡村改造城市。生态乡村建设将成为,也必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 一、城市式微与乡村的生态崛起 从近现代开始,西方国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与发展,掀起了一场广泛的城市化运动,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型乡村社会向以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转移。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一方面为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城市的急剧扩张,小城市变成了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变成了大城市,大城市变成了特大城市,伦敦、巴黎、柏林、纽约等成为了城市的典型代表。进入20世纪后,城市化运动达到高潮,城市人口远超农村人口,这标志着西方现代社会的建成。城市化运动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蒸汽化、电力化、自动化、计算机化、信息技术的出现等,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便捷和现代化。不仅如此,城市化运动还造成了工业的集中和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工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城市居民享受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物质成果,几乎达到了在丰饶中纵欲无度的地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所有成果都集中和显现在城市,城市俨然成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象征和景观。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日益集中,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出现,城市病甚至“迈达斯灾祸”也相应产生。人口拥挤,住宅紧张,交通堵塞,空气污浊,饮水污染,环境恶化,犯罪率升高,公共卫生服务不配套等等,给人们造成极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出现了逆城市化运动,城市人口涌向郊区乃至乡村,导致城市中心衰败和空心化,城市中心成为贫困人口居住地。例如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都市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非都市地区,但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发展趋势出现了逆转。根据1980年人口普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都市区的人口增长率为9.1%,而非都市地区则高达15.4%,非都市地区大大超过了大都市区。”[1] 中国城市化运动始于改革开放后,虽然在时间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许多西方国家瞠目。中国用短短30多年的时间做了西方国家上百年做的事情。《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中国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中国的城市化运动同样带来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活水平已基本步入小康。但城市迅猛扩张也带来了相应问题。由于人口众多且不断涌向城市,致使中国的城市病远比西方更为严重。最显而易见的是,交通日显拥挤,雾霾困扰工作与生活。更可悲的是,城市的发展还对乡村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各种环境问题频现。 国外逆城市化运动告诉我们,城市并非理想的生活居所,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乡村才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环境,它让人们回归到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饮用清洁水,缓解工作压力。当前中国虽然尚未出现逆城市化运动,但人们厌倦城市生活的倾向已见端倪。时下人们热议的所谓“乡愁”,除了表达海外游子对故土的眷恋外,还隐含着国人对乡村美好自然环境和悠闲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乡村生活的向往。今年春节过后流行的各种“回乡记”,无不表达着人们对乡土的挂念。北京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有54.5%的人有意愿到郊区投资,70%的人有意愿到郊区购买第二套居所。上海的年轻白领,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工作日在市中心上班,周末在田园风光里休闲。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实际表达的是对城市灰色生活的厌烦和对绿色生活的渴望。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和对乡村绿色生活的祈盼昭示我们,乡村将要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因为乡村的优势是生态,是人和自然美丽环境一体,而且这一优势会随着城市病加剧而逐渐凸显和日益强化。 在农业文明时期,由于乡村劳动缺乏高效农业机械的支持,消耗了人们太多的体力和时间,致使乡村生态优势难以显现,唯有有钱有闲之人才能够欣赏乡村美景,而劳动者为劳动所累,根本体会不到乡村的生态价值。工业文明产生之后,机械力代替了人力,农村劳动者逐渐从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加之城市生活的现代化和文化的先进性,城市生活便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城市化运动造成了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并形成一种现代性价值理念:城市代表现代和先进,乡村代表传统和落后,工业经济优先于乡村经济,城市生活优越于乡村生活,居住城市好于居住乡村。于是,获得城市居民身份就成为农民梦寐以求的事情。尤其是在中国,长期以来都是牺牲农民利益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即使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产品的价格与工业品的价格仍然存在着在较大的剪刀差,农民收入远低于城市居民。不仅如此,农村、农业和农民还被视为“落后”的典型代表,是实现现代化的制约和障碍,是城市先进文明要积极改造的对象,乡村的价值被忽视和抹杀,城市对乡村形成一种“单向替代”的关系。在现代性价值观影响下,不仅乡村农民向往城市生活,就是政府在谋求缩小城乡差别时,也总是考虑如何用城市统一乡村,如何让农民进入城市。当前政府谋划的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就是沿着这一思路展开的。 城市病的广泛出现,使以往被人们看不起的乡村开始受到青睐。尤其是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时间的出现,在工作之余充分享受生活,便成为人们的主流观念。乡村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与城市的钢筋水泥形成了鲜明对比,于是,回归大自然、谋求自然健康和休闲养生的生活方式,就成为城市居民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不仅大大减轻了城市居民的劳动负担,也解放了乡村农民。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不再需要农民进行汗滴禾下土的劳作,也无需进行密集型劳动,乡村农民同城市居民一样也拥有了闲暇时间,他们开始把精力投入到服务型的第三产业,如维护自然环境的美丽,开辟旅游景点和休闲养生场所等,这些都为城市居民进入乡村享受绿色生活创造了条件。当然,便利的交通条件也大大缩短了城市和乡村的空间距离,为城市居民顺畅到达乡村开启了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