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赵丹导演的《为孩子们祝福》拉开了新中国儿童电影的帷幕。①同是1953年,国家政务院在《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制作适合广大少年儿童需要的儿童片”[1]。新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历程由此开启。 在“所有的文艺作品几乎无例外地要为政治服务”[2]的那个年代,儿童电影当然也承载着宣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使命,我们甚至可以说,“十七年”时期的儿童电影的叙事都是围绕主流意识形态表达的需要而展开的。换句话说,“十七年”儿童电影的内容都不是以儿童情趣为旨归,而是与政治诉求紧密相关。 根据小主人公们所从事的活动,笔者试着将新中国“十七年”的儿童电影分为三种类型:革命型儿童电影、社会主义建设型儿童电影和日常生活成长型儿童电影。革命型的儿童片讲述的是少年儿童在战争年代进行革命活动的故事或新中国少年儿童参与反特斗争的故事;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型儿童片主要讲述的是少年儿童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故事;日常生活成长型儿童片讲述的是少年儿童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追求进步、健康成长的故事。然而,无论是哪一种类型,这些儿童片在叙事上所呈现出来的特征都极其直接地彰显了那个时代独特的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内涵。 一、革命型儿童电影的叙事特征及主流意识形态表达 “十七年”时期革命型的儿童电影主要包括《小伙伴》1956、《皮包》1956、《红孩子》1958、《地下少先队》1959、《五彩路》1960、《英雄小八路》1961、《小兵张嘎》1963等影片。从叙事上看,该类影片主要具有以下两大特征: (一)少年英雄式的主人公形象设置 这类影片中的青少年主人公都不是稚气、娇惯的普通孩子,相反,他们个个都是少年英雄。他们虽然年纪小,但种种原因使得他们小小年纪便具备了深厚的革命情怀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在困难面前他们临危不惧,而且常常能机智勇敢地战胜比他们要强大得多的敌人。 概括地说,这些少年英雄的身上有两个特点最明显:一是勇敢,二是机智。从勇敢方面来看,革命是危险的,敌人是残忍的,如果他们不是个性勇敢的孩子,他们也不可能参加革命活动;参加革命后,如果不够勇敢,也不可能在枪林弹雨中顺利完成革命任务。《小伙伴》中的小王和小荣,一个15岁,一个12岁;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小王是久经锻炼的老革命了,他的英雄气概自不必说,影片中戏份更重的是女孩小荣,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她的勇敢丝毫不弱于小王。从机智方面看,影片中,这些孩子所面对的敌人并不是像他们一样的未成年人、而是年龄比他们大不少、体形比他们壮许多的大人。按照常理,孩子无论在体力上还是智谋上往往都很难是成年人的对手。如果要战胜比他们具有先天优势的成年人,这些孩子必须具有机智的品德,在关键时刻能够出点子、想法子。在《小兵张嘎》中,有一个很经典的场景,在一场我军对敌军的伏击战中,嘎子追上了一个沿水路落荒而逃的敌人,并与之展开了肉搏。在同敌人厮打了一阵难以取胜之后,嘎子先是通过向敌人脸上连续浇水使对方眯眼,接着趁对方不备狠咬了他的胳膊一口,然后迅速缴枪,直至最终成功俘获敌人。嘎子的机智由此可见一斑。在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所拍摄的儿童反特片《皮包》中,当孩子们向大人们提供线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后,他们决定直接对特务采取行动。于是他们故意将足球踢向特务所住房间的窗户,当足球击碎玻璃、飞进特务的住所之后,他们又以找球为名,将特务堵在了房间里,直到公安人员到达现场。《红孩子》中的苏保和细妹、《地下少年队》中的江大成、《五彩路》中的曲拉、丹珠和桑顿、《英雄小八路》中的国坚、林燕、铁牛、小明、小华也都是这种集勇敢和机智于一身的少年英雄。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也不可能是天生的革命英雄,他们身上免不了有这样的毛病,那样的错误。比如,张嘎虽然小小年纪便有股子虎胆雄威,一看就是革命的好材料,但是在正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侦查员之前,他也做了一些调皮捣蛋的事情,如咬人、堵烟囱、藏枪。当然,在革命的锻炼中和长辈们的引导下,“他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小英雄。嘎子实现了从一个普通孩子到革命战士的转变”[3]。 (二)复仇式的情节模式 在“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型儿童电影中,这些少年儿童之所以年龄那么小便那么渴望加入革命队伍,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因为他们出身贫寒,而且从小便目睹了敌人的种种暴行,甚至直接受到过敌人的欺压和迫害,因此,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早已埋下了对敌人仇恨的种子。而加入革命队伍正是他们所能找到的一条最可行的向敌人复仇的途径。 《小伙伴》中,身为交通员的妈妈被汉奸李天魁抓走,家也被封了,小荣本来就羡慕干革命工作的小王,这时便毅然决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最终在解放军叔叔的帮助下,击败了敌人,救出了妈妈;《红孩子》中,李家坳村的一群少年目睹了白军焚烧村庄、屠杀村民的恶劣行径,忍无可忍的他们于是自发组织了一支少年游击队,与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地下少先队》中,生活在旧上海的一群中学生,满腔热血地参加了地下少先队,大无畏地反抗以反动的朱校长为首的黑暗势力的压迫;《五彩路》中,一群生活在雪村的西藏少年,不堪忍受地主老爷的欺压,决心推翻他们的统治,从而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寻找解放军和五彩路的旅程;《英雄小八路》中,生活在福建沿海地区的五个少年,对国民党军队涂炭百姓、乱杀无辜感到义愤填膺,所以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革命的队伍。 《小兵张嘎》的复仇情节模式更加明确:嘎子唯一的亲人——奶奶,为了掩护受伤的八路军,惨死在鬼子的刺刀下,复仇的火焰在嘎子心中迅猛燃烧,走上革命的道路对于这个少年来说也就势在必行。 其实,革命型儿童影片与“十七年”时期一般革命题材影片的故事模式非常相似,只不过将主人公的年龄缩小了。“英雄式的主人公”“复仇式的情节模式”,不也是《董存瑞》《烈火中永生》等影片中的常规设置吗?所以,革命型儿童影片也同一般革命题材影片一样,以其“特有的高昂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光明的高潮结尾、壮丽的美学风格”[1],将歌颂英雄、歌颂革命,抨击压迫势力和黑暗统治等主流意识形态内容,铿锵有力地呈现于银幕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