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对电影的改变既深刻又全面,新的形态与特征在各方面都成了奇观,更多的可能性还在持续地涌现出来。吸引目光的,是影像的处理方式,从镜头画面的水平精细到画面像素的水平。容易被忽略的,还有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和产业、观众以及新媒介等建立的复杂关系。对电影的数字化,商业资本明显睁大了眼睛,观众乐于接受新的认知启蒙,电影则和新媒介开始亲密接触,展现出进一步融通的前景。于是,“弹幕”电影应运而生。 “弹幕”电影最早起源于日本,后传至欧美,于2008年进入中国。一开始,是在一些视频网站逐渐流行,其后才推至电影院。“弹幕”作为一种字幕技术,旨在提供观影中即时留言的功能;通过网络或手机发送,能随着电影画面自右向左滚动。它不仅让留言者自己看到,得以尽情地刷存在感;还可以和他人分享,变成一种社交方式。和“话题”电影①一样,“弹幕”电影也是着眼于电影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只是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就其和影片的关系而言,前者出现在观影之后,后者出现在观影之中;就其传播的平台而言,前者直接利用了网络,后者主要借助手机(当然也需要网络配合);就留言的特征而言,前者篇幅更大,内容更丰富,保留的时间也长,后者则往往是只言片语,零敲碎打,且一次性滚动划过。 “弹幕”电影引发的争议甚嚣尘上,其发展前景也至今存疑。作为新生事物,存在都有合理性,能走多远还取决于其适应社会的程度。也许成败得失的评判仍言之尚早,但一经炒作,它还是成了轰动一时的媒介文化事件。在投以关注目光的同时,也不禁让人生出些隐忧。 是观众,还是用户? 2014年,中国先后有《秦时明月》《小时代3》两部影片试行弹幕放映。观众编辑手机短讯,经影院指定的网络平台过滤和处理,再推送至侧墙或银幕与电影几近同步的滚动。过去,看电影是一件专心致志的事情:黑暗的环境、肃静的气氛、固定的座位、统一的面向等,所有这一切都成了基本配置,甚至上升为一种文化礼仪。“弹幕”电影给观众提供的,却是既看电影,又玩手机的机会。一会儿抬头一会儿低头,一会儿用眼一会儿用手,一会儿当观众一会儿成用户,这就是“弹幕”电影带来的新奇体验。 时至今日,手机对年青人而言早已不是什么媒介使用偏好,更是一种媒介依赖症状。生活中须臾离不开手机,有空没空都有玩手机的冲动,一旦忘带手机或丢了手机,便惶惶然不可终日——这已然成为普遍的病态生存体验。“弹幕”电影要求看电影还须用手机,对年青观众来说既是迎合,又是诱惑。他们被吸引的不是电影怎么样,而是手机竟然还有这种新玩法。当看到自己编辑的短讯被弹射到银幕,覆盖在明星漂亮的面孔和诱人的身材上,这种比网络刷屏更具刺激性,也更有成就感的互动方式,确实令他们怦然心动。也因为这样,尽管“弹幕”电影仍有种种不成熟和明显的弊端,但它的牛刀小试依然在媒体上被热炒,似乎前景颇为看好。 从工艺技术的层面看,“弹幕”电影的物质材料还是胶片和银幕,工具却不再只是摄影机和放映机了;不可或缺的,还有观众的手机和影院的网络平台。在“弹幕”电影中,手机和网络成了电影的基本设备,而且更多操纵在观众手里。“弹幕”电影放映前,如果没有观众参与,就不会有一个留言出现,更不可能形成整片的“弹幕”。这时候的“弹幕”电影就还不是个完成品,它需要一道新的制作程序。于是,手机成了参与制作“弹幕”电影的基本工具,观众也成了“弹幕”电影的联合制作者;观众和手里的手机,甚至直接决定了“弹幕”电影的表现形态。在放映这个一向被视为电影传播的阶段,“弹幕”电影经由观众的再一次制作,命定地遭遇了修改和加工。这种修改和加工在胶片时代是不可思议的;只有数字化,才可能把放映阶段也纳入影片制作的环节。丹麦的传播学家延森指出:“如今,电影越来越多地被视作软件的一部分。它可以在不同物质平台上放映,并允许加以分类与修改。本质上而言,电影跟其他任何形式的数字档案没有差别(Klinger,2006)。不仅如此,在数字媒介中本地用户不但可以修改单个文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改整个传播系统——包括形式和内容(Finnemann,2005)。”②没有数字化,没有手机和网络,没有观众参与,“弹幕”电影既失去存在的可能,也失去存在的意义。这是“弹幕”电影作为一种新形态的奇异之处,也是它的核心特征。 使用手机、借助网络,这使观众除了当观众之外,还把自己的用户身份带进了电影院。既是观众又是用户,一会儿当观众一会儿做用户,身份可以在瞬间切换,却始终无法合二为一。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情景,却成了观赏“弹幕”电影的常态。如此的紧张和错乱,在新奇中包含着诡异,但年青观众却照样趋之若鹜。《秦时明月》总导演、总制片、总编剧沈乐平认为,如今的“90后”、“00后”们的大脑都是“多任务模式”,他们已经习惯一边上网聊天,一边手机微信,还一边看电视的“一心多用”的生活。③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如今看电影已经不如看“吐槽”那么重要。一个叫“煎茶君”的网友甚至在微博上表示,要不是冲着弹幕场,估计永远都不会来看《小时代3》。他直言,“直到电影结束,我都没认全人物,故事情节更是毫无印象”。④另外一些观众则开始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许多80、90后已经习惯先看一遍正常版电影、电视剧,再看一遍弹幕版,其实,这时看片已经不是主体,吐槽才是正事……”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