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6)04-0058-08 电影在叙事的过程中成为一种话语,并产生了一系列涉意的符号。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皮尔·保罗·帕索里尼认为,真正的电影语言是风格先于文法而存在的,电影的本质决定了它具有“神秘的”、“暧昧的”、“多义的”特征。正是电影持有的这种“非理性”、“梦幻性”,才使得被传统叙事程式扼杀了的表现可能性在它身上被解放出来,让宇宙世界内在的、无秩序的、强悍的和幻觉的特性重新显现。[1]帕索里尼强调了电影画面以“诗性”对抗传统叙事的特性。法国著名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电影是一种非普适性的语言,甚至不是一种言语行为。他认为电影是一种由运动、作为前语言影像的思维方式和作为前意义符号的视点三者构成的心智质料,其实际作用在于构成完整的“心理机制”,即构建某种语言的可陈述性。[2]无论帕索里尼还是德勒兹,都认为不可以把电影纳入到传统的结构语言学的框架中去研究其在表意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这也是他们与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产生分歧之核心所在。而麦茨将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应用于电影研究,建立了旨在强调影像结构在意义生成中的潜在作用的第一电影符号学。符号学首先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或者一个系统,强调其间存在的社会约定和内在关联。麦茨认为,电影成为叙事以后,其影像组合方式的约定性(如闪回、交叉镜头等)使它成为一种语言。[3]尽管它与自然语言在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联结、句段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侧重以及语言的分节即电影符号没有纯区分性的第二分节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但电影符号系统与自然语言符号系统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就是说,电影语言与我们的日常语言一样,仍然会在有规则的排列中安排表意元素,而且它也不是现实为我们提供感受的整体摹写,而是对自在的、不连贯的现实进行结构。于是,对于影片的阐释更多地求助于通过对符码与表意、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破译,却无可避免地面临电影语言尚不能令人信服地划分出最小单位、无法编撰电影词典的尴尬。这些观点似乎无一例外地将电影导入了不可阐释性的境地,做空了电影符号在意义产生过程中的价值。事实上,电影语言是一种艺术语言,也是植根于特定表现形式材料的一系列信息、一种话语或具有特定编码和排定顺序的意指实践形式。可以通过探讨影像编码的互动,来完成对构成影片的语言符号及编码程序在电影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作用。于是我们可以借助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建构的电影形式系统理论,为帕索里尼和德勒兹的相关理论作用于对电影文本的阐释提供通路。 波德维尔和汤普森在《电影艺术:形势与风格》中把电影看作是一个包括故事、叙事以及风格等三个子系统的形式系统。电影文本表达情感、生成意义的功能是通过它的形式系统实现的。在电影的四个层次的意义之中,指示性意义来自于电影所呈现的事件本身,无论是虚构的、由演员演绎的或计算机生成的,还是真实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只要影像表现出的情节组合以及观众对于情节的联想弥合成故事,电影的指示性意义就自然出现了。电影的外在意义是由它所展现的事件和叙事结构共同作用于观影者的心理产生的,而其内在意义则是通过电影所展现的事件和它的风格系统中场面调度、镜头、剪辑以及声音对叙事系统中的时间、空间进行结构而作用于观影者的心理形成的。象征性意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电影的上述三个层次的意义与内容的生产时间和放映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有文化、心理的因素,是一个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共生的存在,但叙事子系统和风格子系统的元素并不主导象征性意义的生成。由此可见,对影片在表意过程中的形式特点进行分析,是在探讨系统层次间相互配合的关系样式。电影的形式系统分析与文学的结构主义一样,同样是在建构关于描述对象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以生成意义这一核心任务统领下的电影本文中的一系列相关因素互相作用作为构成依据的,作用的内在动机则是有关电影诗性的哲学。这也为我们研究题材、叙事结构和风格元素到底哪一个是体现电影诗性的核心元素,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是否可以兼容,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工具。毕竟在很大程度上,人们一直相信题材决定了相应的叙述结构和所具有的风格特征,艺术片天然的外衣就是“零度叙事”加上运动长镜头。因此,对于解决当下国产高票房影片的艺术呈现的问题——不同题材的电影是否都可以通过调动叙事、风格系统诸元素的配合体现其内在的诗性,使意义层次敞开,更接近天然的、本质的生命过程的思考——都可以通过将帕索里尼和德勒兹的理论用于电影的形式系统分析来完成,这也同时回避了电影语言在语言学意义上的某些不明确性带来的麻烦。 一、非有机叙事模式与当下主流观影者心理的契合分析 “生成”、“差异”、“事件”、“解辖域化”等概念是吉尔·德勒兹美学思想的核心。其中,“生成”和“差异”颠覆了文本的叙事系统中元素与元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使我们将视线从叙事文本内部的有机联系中跃出,将其自在的开放性显现出来。“无器官身体”是德勒兹阐述叙事非有机化的形象比喻和重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