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一、全景扫描与分镜头聚焦:中国电视剧的历史分期 有关中国电视剧历史分期的探究,有一种以技术和制作形态变化来考察其动态演进的观点,将中国电视剧分为直播期(1958-1966)和录制期(1978- )。[1]但实际上,1967年我国便首次采用黑白磁带录像演播了电视剧《考场上的反修斗争》。“文革”十年电视剧发展虽陷入低谷,但毕竟有数部作品问世。因此,录制期的划分应从1967年始,经过“文革”,并以1978年的《三家亲》标志着电视剧正式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鉴于录制技术所带来的丰富的艺术可能性,[2]特别是电视剧制作形态和美学风格的重大变化,继而将1978年后的录制期再细分为(后)单本剧和连续剧时期。但对于两个时期在时间上的划分却并非易事。中国电视连续剧发端于1979年播出的《玫瑰香奇案》(上、中、下三集),1981年真正意义上的连续剧《敌营十八年》(9集,王扶林、都郁导演)问世。如果以这两部作品为标志(节点)来区分两个阶段,却也有不妥之处:如此,(后)单本剧阶段便只经历两年光景,而事实上,单本剧与连续剧并存了很长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对于连续剧阶段来说,《敌营十八年》确为起点与重要文本,但就其所处的1981年的电视剧制作状况来看,其作为“连续剧”的新形态仍属孤本。也就是说,并不能简单地以一部作品的出现,将1979年或1981年作为连续剧时期的开始。作为一种新兴制作形态的集聚力量和范式效应的产生,乃至美学风格的确立,需要数个典型性作品的出现和一个较为稳定的历史阶段。因此,本文将研究视域主要聚焦在《敌营十八年》诞生的第二年—1982年。 二、一个和多个:连续剧初期范式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一)潜流:《敌营十八年》对连续剧美学风格的初探 所谓范式文本是指提供了或生成了范式的文本,对于一个阶段,甚至一个时期的创作,范式文本具有普遍的参照性,强劲的扩散效力与广泛的影响力。[3]1981年虽不是连续剧广泛兴起的一年,但仅一部《敌营十八年》便成为电视剧研究具有指标意义的重要范式文本。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书写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个“第一”,更重要的是,它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电视发展新契机下所生成的艺术实践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1981年前的中国电视业所面对的虽有文艺界开放的机遇,更面临发展中的重重困境与多方挑战: 其一是要为解决中国电视“自己走路”问题寻找出路。由于电影系统于1977年停止为电视台提供最新故事片,中国的电视台必须要面对节目资源短缺的问题,而电视剧作为电视重要艺术形式势必要在节目开发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电视剧”的命名早已完成,但对于“电视剧是什么”,“电视剧和电影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等核心问题仍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敌营十八年》为代表的首批“连续剧”的出现实为被母体“断奶”后电视剧“独立”成长中的关键节点。它解决的不仅有节目资源空间的量的现实需求,还有对电视剧本体美学特性的质的认知突破。 其二是要面对国外成熟电视剧制作对本土电视业的冲击。伴随着中国电视业的复苏,国外电视剧开始以较大规模进入中国,1981年前先后播出《安娜·卡列尼娜》(1978年播出,10集)、《大西洋底来的人》(1980年播出,17集)、《加里森敢死队》(1980年播出,26集)等,这些影片产生了深远社会影响。国外译制片叙事的连续性、类型的丰富度(包括名著改编剧、科学幻想剧、悬疑动作剧等)、风格的多样化,还有对娱乐属性的强化,对刚刚从政治压抑下解放出来的中国观众具有无法抗拒的巨大吸引力。 因此,《敌营十八年》并不像当年被批评的那样,是一部“令人作呕”的电视剧,而是在用一部电视剧的艺术实践和中国电视的过去作别,对中国电视所面临的新问题作出回答:告别宣传与说教,选择对电视剧娱乐属性的确认。该剧在节奏感、惊险度、悬疑性及感官体验上做文章,在试图与国外译制片相抗衡的同时,也在与长期处于思想禁锢与欲望休眠状态的时代相抗衡;在与国外译制片“对抗”中选择走类型化之路,开启了军事题材(谍战类型)电视剧的先河。为中国式“谍战”题材电视剧创作开创了一个简单却又“颠扑不破”的叙事模式,此后的“谍战剧”,无论是我方还是敌方,高大全、脸谱化的形象越来越少,人性化的成分越来越多;[4]在确立电视剧连续性叙事模式方面,该剧顺利地迈出第一步,第一次明确地尝试了属于这一电视剧品种的基本路数,[5]促发中国电视剧较快地进入“连续剧时代”。丰富的思想内涵、庞大的时空构架、“连续”的故事情节等与连续剧体裁相适应的艺术特征,逐步成为了此后大多数电视创作者遵循的审美规范。[6]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敌营十八年》的不完美在于条件所限导致技术上的粗糙,影响了艺术观感;而对于当时的中国电视剧界而言,也尚未找到一个把握时代脉搏与心灵走向,突显中国电视剧艺术气派与美学风格的创作路径。 《敌营十八年》作为连续剧美学风格初成时期重要文本的“一个”,并未使1981年成为连续剧集聚爆发的一年,却形成了一道快速的潜流,在时隔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生成了较大规模的连续剧范式文本(序列)及较为稳定的表现方式,以“多个”所产生的强劲辐射力与影响力开启了中国电视剧真正意义上的“连续剧时代”。 (二)整体发力:1982年连续剧(序列)的美学风格 1982年的“多个”包括连续剧《武松》、《蹉跎岁月》、《赤橙黄绿青蓝紫》、《鲁迅》(人物传记连续剧)、《上海屋檐下》(根据夏衍同名话剧改编)等。在次年的电视剧“飞天奖”和“大众电视金鹰奖”上,这几部作品均斩获奖项,赢得政府奖和群众投票奖的双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