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当代中国电影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看,2016年5月可能注定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围绕吴天明导演三年前完成的旷世遗作《百鸟朝凤》,方励和二百余位各界精英深受该片的精神鼓舞,义务推介,上下奔走,演化成轰动一时的电影文化事件。方励“一跪”感动了许多院线老总,并使票房短期内陡增数十倍,许多从前几乎不了解吴天明的年轻人走进了影院,看后也为之感动。影片中焦三爷为保住“百鸟朝凤”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拼尽了全部心血。可以肯定地说,这正是一部关于文化传统的当代电影寓言,极富象征的意味,其中也凝聚着吴天明导演生前的全部心血。影片所传递的“以德配天”“以德配艺”“德艺双馨”的艺术理念,既是中国人对艺术至高境界的深刻理解,也是中国文化的理想所在,更是对于社会人生进行判断的精神准则。概括地说,《百鸟朝凤》这部凝结着文化、艺术和人生理想的电影,在电影唯票房数字而言说的时代,蕴含着诸多令人深思的意义。 一、从一种精神说起 一个国家的电影和文化都有自己的传统,它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增添新的枝叶,但其粗壮的根系才永远是给予观众精神力量的不朽之源。方励曾经在观看焦雄屏与吴天明导演的对话节目之后,对吴导产生了更加深切的敬畏之情。或许,这种情感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已经萌发,吴导的《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老井》等都曾给彼时的年轻人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没有对于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热爱,断然难以拍成那样沁人心脾的电影。当笔者找来“焦雄屏对话吴天明”那段《聚焦》视频看过之后,一切都变等更加明朗化了。当吴导提及社会道德沦丧种种现状时,其“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的爱国家、爱民族的情感便也愈发显得鲜活闪亮,也不禁令人想起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无论是《没有航标的河流》里的放排工盘老五,还是《人生》中的高家林,亦或是《老井》中的孙旺泉,吴天明导演都是带着深沉的挚爱目光,将这些充满坚毅精神和人格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或许,正是由于同样的情感温度,方励才找到了精神相通、相悦的感受,更多的观众也据此找到了久违的精神家园。
电影《百鸟朝凤》剧照 吴天明导演是一位充满真性情的导演。正是这种真性情,才使得他勇于正视当下社会和电影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但又能始终乐观、满怀希望地眺望不久的将来。因此,电影《百鸟朝凤》结尾焦三爷深情回望的背影,断然不可理解为一种文化的远逝与无奈,它更像是吴导对于后来者的质询,期望着后来者的再度觉醒与奋起。之所以对电影中这一重要场景作出如此解读,其深层原因仍在于对吴导创作理念的尊敬。这样的创作理念与商业电影生产规则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与中国自身的文化和电影传统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中国文化传统里,艺术与人格相互映衬、互为表里,因此艺术品格的高下与人的品格高低同为历史评价的标准,所谓“人品如诗品”,即可判定艺术境界的高低。这就打通了艺术与人生的疆域界限,对社会人生的观照,对内心境界的提升,这一切均与艺术作品构成了全文本语境。我们在阅读和理解古代文学艺术作品时,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立场往往是阐释作品的重要依据,也是读者为之感动的重要理由。在吴天明导演的电影世界里,熔铸着他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挚热情感,与希区柯克那种封闭式的电影世界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研究者,我们可以在希区柯克封闭的电影文本内部去发现其电影手法与技巧,但是,我们却无法在其作品中获得深切的感动,究其原因,此类电影与人生要义保持着疏离的关系。如果注意到类似的差别,吴天明电影的文化品格所赋予电影的艺术价值,才会被我们深刻理解和体悟。 吴天明导演的创作,始终有一种人格精神贯穿其间,这是他对社会人生永恒观照的结果。对现实的关怀之心必然转换为影像的气韵,因而形成特有的镜头影像内在动力机制。在影片《百鸟朝凤》的前半部分,焦三爷在两个小徒弟之间进行选择,究竟谁可担当唢呐班的新班主?这绝非是简单的匠艺承继关系,其中还包含着信念和坚守的道义与责任。所以,看似聪明伶俐的蓝玉尽管可能会成为出色的唢呐匠,但却缺少执着的担当精神,最终,焦三爷还是将班主的重担交付给重情守义的游天鸣。焦三爷判断人事所秉持的原则,实际上也正是兼顾人格与艺术的结果。这一原则也内化为焦三爷自己的人格精神,并且在为德高望重的逝者吹奏出与德相配的至高名曲时,让人深刻领悟到精神与艺术融为一体的绝妙境界。在这里,焦三爷的人格精神已经完全转化为电影叙事发展的内驱力,当“游家班”自立门户后,焦三爷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手舞足蹈地吹奏出各种美妙的曲调,把影片第一次推向高潮。“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这句话曾给许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如果仅仅把它理解为自娱自乐,显然并不符合焦三爷的艺术原则。我们不妨把这句台词理解为他内在精神世界与唢呐的一次完美结合,如同《百鸟朝凤》这支至尊曲调与德高望重的人生珠联璧合一般,唢呐与焦三爷的生命紧紧连在了一起。 宗白华先生在《艺术与中国社会》一文中讲:“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一切艺术境界都根基于此。”①的确,唢呐即是焦三爷的生命,寄寓着他的道德理想。当戴着墨镜的时尚青年用脚狠狠踩碎唢呐的瞬间,内蕴胸中的精神之气再度激发起焦三爷的慷慨之情。他拖着羸弱之躯,不顾一切地为逝者奏起生命的绝响,最终喷出大口鲜血,惊呆众人。这一幕电影的高潮场景自然充满悲壮色彩,但也让天鸣和观众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人格精神的持久动力。天鸣接过焦三爷手里的唢呐,更加坚定地将《百鸟朝凤》演奏下去。悲壮但不是悲哀,这也是吴天明导演内心坚守的信条。在访谈节目《聚焦——焦雄屏对话吴天明》里,吴导在历数当前社会和电影界的种种问题之后,依然乐观地相信中国电影人会重新担负起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因为电影人内心热爱我们这个族群的情感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