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25(2016)01-36-05 一、研究背景 2014年5月,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政府在对职业教育给予更高期望的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主体——高职院校,自2006年便有部分高职院校通过遴选参加了由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通过建设,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体制机制、治理结构、教学模式、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实践和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作为高职教育的建设主体——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承担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有研究显示,高职院校教师总体承受的工作压力之大已位居教师压力榜第一(王丽娜、姜锐,2012),但这一研究结果似乎与教育管理部门、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社会对高职教师承受压力的关注度不匹配。鉴于此,本文拟从学术界对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源的研究着手,综述研究者对于该问题(现象)的研究情况,以期在对高职教师承受工作压力类型、缓解工作压力的对策措施进行梳理的同时,找出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相关机构、部门制定有关促进高职教师发展的政策、为同行进行学术研究奠定数据基础。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2015年4月16日,笔者登录中国知网(CNKI),在“篇名”检索词下查询“工作压力源”,找到2958条查询结果;在“结果中查询”栏目,“全文”检索词下查询“高职院校”,找到40条结果。这40篇关于高职院校工作压力源的论文按发表时间归类,结果见表1。
在上述40篇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内容相同、题目相异的论文有2篇;研究高职院校辅导员、班主任、保卫人员等工作人员工作压力的论文有6篇;硕士学位论文11篇;剩余的21篇是有关研究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源的学术论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高职院校教师指的是在高职院校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这21篇学术论文也是本文要进行综述的,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研究的有12篇,采用文献研究法的有9篇。 三、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源及分析 汇总上述公开发表的21篇学术论文,述及工作压力源的共有24项,以每项工作压力源在21篇论文中是否被论证为压力源来统计频次,频次为1次的工作压力源项目有七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欠缺、课程建设任务重、学校安排的非教学工作较多、教师需具备双师素质、深造机会较少、绩效评价标准高、成就感低;频次在2次及以上的工作压力源项目见表2。 限于篇幅所限,上述24项工作压力源中,本文重点分析频次在4次及以上的9项工作压力源。 (一)工作负荷大 工作负荷大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的工作任务有: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系统的专业调研、完成科研考核、实施教学改革、进行专业和课程建设、编写各种教学文件和改革方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等。
与工作负荷大相对应的是工作任务不足,主要是指学校生源缺乏,导致教师工作量不饱满,处于涣散状态。事实上,教师不论任务量不饱满还是超负荷工作,都会产生较大压力。 (二)学生学习成绩差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入学分数存在较大差距。前者与后者相比,普遍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不当等现象。这些因素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很多教师很难体会到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更不可能实现。 (三)教师职业发展受限 一是高职院校有职称评定的要求,职称作为教师科研和教学能力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能满足教师精神和提高收入的需要,提高自身的职称等级成为高职教师的一个重要压力源。二是很多高职院校职称评定的标准是参照或略低于普通高等院校,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教师每周承担的教学任务远高于普通高等院校。同时,为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一些高职院校规定其教师每年要完成至少一个月的企业实践。教学和企业实践占据了高职教师大部分工作时间,导致对科研无暇顾及或分配的精力很少,但又要面对较高的职称评定标准,他们倍感压力。三是由于高职教师工作负荷较大,导致面对进修或深造机会时,有时精力不济,有时因工作冲突无暇参与,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其职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