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95(2016)01-0061-09 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王次龙是一位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优秀人才。然而长期以来受意识形态和电影史观的拘囿,王次龙的名字很少被研究者提起,久而久之甚至被遗忘。他19岁涉足影坛,34岁去世,如一颗彗星划过天际,留下短暂而闪耀的光芒。在15年的从影生涯中,王次龙参与编导、演出的影片有40多部,包括爱情伦理片、武侠片、爱国片、侦探片、古装片等多种风格类型,其中不乏精品佳作。纵观其创作历程,大致经历了从“欧化”到“本土化”的转变,并积极进行多样化的类型片创作和美学尝试,为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大中华百合”时期的“欧化”风格 王次龙(1907-1941),原名王雪厂,河北保定人。其兄王元龙也是一位著名电影演员,并且编、导过多部影片。1926年,19岁的王次龙进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担任布景师,同年参演了该公司的《透明的上海》(陆洁导演)、《同居之爱》(史东山编导)、《殖边外史》(陆洁编导)、《儿孙福》(史东山导演)等影片,成为该公司基本演员。1927年,王次龙在武侠片《王氏四侠》中凭借精湛演技崭露头角,随后向编导方向发展,1928年编导的《上海一舞女》是其导演处女作。1929年,王次龙为大中华百合公司导演了武侠片《奇侠救国记》,编导了影片《谁是盗》,还在《铁蹄下》、《黑猫》、《王氏四侠》续集、《马戏女》等多部影片中担任演员。 大中华百合公司出品的影片一向以“欧化”著称,王次龙初期的导演和表演风格受其影响,也带有较明显的“欧化”痕迹。无论是主演的《王氏四侠》,还是导演的《奇侠救国记》,都是如此。 《王氏四侠》是王次龙首次引起关注的一部影片,该片由史东山编导,周诗穆摄影。影片讲述某寨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以致怨声载道,大侠王大哥闻讯,单人匹马前往,途中遇到寨主及其爪牙调戏妇女,仗义出手,赶走寨主。由于寨主人多势众,王大哥便联络丐侠王五老、壮士王士东,一起行事。寨主手下头号剑士王长云早不满其恶行,趁机倒戈,反叛寨主。王氏四侠联手,杀得群贼落花流水,最后生擒寨主,交由民众处决。王次龙在片中扮演丐侠王五老,因表演出色受到称赞,有论者说,“在这张片子上,突飞猛进,人人有特殊的进步,尤以次龙的王五老表演得好。”[1]该片亦因成绩突出而赢得广泛好评,有人认为,“《王氏四侠》能够竭力跳出绣像小说改造成的古装影片的圈子,别立一个新的境地,他们这一种见解,的确是值得注意的。”[2]“《王氏四侠》虽是一部古装影片,但它并不因此与我们隔离,它含有时代的精神”,[3]“值得我们公正地赞一个‘好’字。”[4] 然而,这部制作精良、耗资颇大的浪漫古装武侠片,也因其“欧化”风格遭到一些非议。《王氏四侠》受欧美电影的影响较为明显,当时的评论者说:“我们看过了这片,不能不联想《月宫宝盒》、《十诫》等片,因为它的服装与建筑大皆(受)影响于那两个片子。”[5]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也认为,“浪漫派武侠古装片的《王氏四侠》,受美国西部牧童片的影响颇深。在这部影片中,史东山极力追求所谓画面、布景、服装、造型设计的‘美’,甚至到了不考虑剧情与生活真实性的程度,以致有些场面给人以非中非西的感觉。”[6]除了建筑、布景、服装方面的“欧化”色彩外,演员表演也有模仿西方之处,例如王次龙扮演的王五老,有一场劝说乡民起来反抗的戏,就借鉴了外国影片,[2]就连打斗亦有“欧化”倾向,当时中国武侠片吊“威亚”的技术还没有发明出来,片中击剑腾跃等动作场面,难免模仿外国强盗片,因此看过这部电影的评论者说,“《王氏四侠》里有两场恶斗,仿佛脱胎于《荡寇黑海盗》”,[1]其模仿痕迹由此可见一斑。 王次龙执导的武侠片《奇侠救国记》,同样是一部“欧化”风格的影片。该片讲述外蒙古酋长车臣汉,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维金,部下达赖及其贝子猖狂无忌,试图阴谋篡权。维金爱上勇敢的少年英雄巴图,车臣汉也有意让巴图继承酋长之位。与巴图有宿怨的达赖父子大为不满,劫持维金,逼迫车臣汉让位。巴图在好友阿海的帮助下,擒获达赖父子,救出了维金,最后与她结成夫妇。[7]片中的奇侠巴图并非汉人,而是外蒙古部落大臣图谢图的儿子,他所救之国,也不是中原故国,而是外蒙古的部落国家。影片把背景放置在外蒙古的异族他邦,在布景、服装和造型设计方面就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更适合其“欧化”的表现。从现存的影片剧照来看,人物服饰中西结合、亦古亦今,看上去多少有些不伦不类。为求视觉上的美观,布景、装饰大多也是半中半西,室内器具上甚至雕有未来派的花纹。就连英雄侠士的造型也颇接近美国片中戴大呢帽、着小裤管、扎宽腰带的“西部式”英雄形象。 在中国电影刚刚起步之时,早期电影人模仿和借鉴欧美影片、学习其先进技术和表现技巧,原本无可厚非。史东山曾撰文指出,不少人对“欧化”盲目攻击、横加指责,很可能是故步自封、目空一切的骄傲心态作祟,“只知道青天白日之下只有中国,余者都是蛮、夷、匈奴这类未开化的民族”。[8]可见当时的反对“欧化”,很大程度上并非针对其表现形式和美学风格,而是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宣泄。“欧化”是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除王次龙、史东山、王元龙等人外,当时著名导演卜万苍、孙瑜等人的影片也多多少少带有“欧化”的影子。客观地讲,早期中国电影人效学西方的“欧化”做派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不应一概否定。关键要看“化”得怎么样,不能生搬硬套,生吞活剥,机械模仿。另外,提倡“欧化”不能崇洋媚外,丧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为外国影片一切都是好的。像王元龙那样主张“西方化”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竟想把“脸儿也变成高鼻黄眉凹脸绿睛的模样才满意呢”,[9]显然就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