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2-0049-07 近年来,纪录片大潮一浪盖过一浪。以央视为主体的国家层面的纪录片高调出场激活了纪录片在国人心中的巨大热情。与此同时,由于新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其被更多人群的熟练掌握与运用,纪录片在策划、创作、制片、播出、营销乃至传播效力等方面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对此,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相继出版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09~2015)已有较为详尽的梳理和研究,故此不赘述。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这样全局性的概览中,“地方”常常被边缘化,其情形就如同当前地方纪录片本身所处的尴尬境地一般。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地方纪录片在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却有着一段特殊的记忆与铭文。面对纪录片的新时代,我们重提地方纪录片的问题,这不仅是为了忘却的记忆,更是想站在一种全新的格局上对我国纪录片发展给以新的定位和研判。 一、曾经的地方风云 对于熟悉当代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的人来说,有这样一个栏目《地方台30分钟》(以下简称《30分钟》)是难以从记忆中抹去的。何苏六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也曾以“案例解读之二:‘地方台50分钟’(以下简称《50分钟》)”[1]对其进行评述。在该小节中,他分别从其演变、机制、成绩、功效、缘由乃至最后解体等方面进行了简略的总结。但这个文字不足3000字的概略是难以承载该栏目对当代中国纪录片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力和开拓力的。 从目前“百度百科”上有关该栏目的信息来看,我们知道,从《50分钟》到《30分钟》,该栏目持续了近十年(1989~1998)之久,若按周播节目来计算,十年间该栏目至少播出了近500部(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纪录片节目[2]。而遗憾的是,对这样一个于较长时段播出数量较大,且明显带有过渡特色(中央与地方关系)与时代特色的纪录片栏目,学界、业界的关注度是较为欠缺的。在CNKI上我们以主题“地方台30分钟”词组输入,有直接关联度的文章才6篇:《电视纪录片步入艺术殿堂——〈地方台五十分钟〉喜获丰收》(黄望南,1990)、《只着一字尽得风流——电视专栏〈地方台50分钟〉随想》(徐宏,1990)、《〈地方台30分钟〉纵横谈》(刘民朝,1992)、《成功的探索——〈地方台30分钟〉节目评析》(叶子,1992)、《绿叶对树的诉说——我心目中的〈地方台三十分钟〉》(刘学稼,1993)、《我们怎样做〈地方台30分钟〉的编辑》(李虹,1994)。而且,这些以“随感、体会与经验”为主的文章均产生在其播出的早期阶段,因而其学术的含金量也就大打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本《诱惑与回响——〈地方台50分钟〉解说词暨评论选》(洪民生、臧树清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的文集中,我们才有机会对该栏目在当时纪录片中的影响力和拓展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该文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收集了29部(集)优秀纪录片的“解说词”,第二部分收集了13篇来自不同创作群体与个体的“创作谈”,第三部分收集了22篇知名学者的“评论”。那么,今天我们又将以怎样的理性去评判这一当时的“现象级”电视文化事件呢? 首先,该栏目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电视节目的文化属性。“放在这个专栏中的节目,不能说都很完美。但它们大多经过认真拍摄,精细加工,无论思想深度与艺术品位均属上乘,因而在实际上代表着我国现阶段电视文化较高层次的最新水平。”[3]如果把这句话放在那个时代来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几种认识:一是当电视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正在被国人所广泛接受的时候,如何保持文化品质与品位的引领性、传承性与教化性是电视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二是就一种节目样态来看,夹杂在电视新闻、电视剧甚至电视综艺之间的电视专题片或纪录片该以怎样的立场与身份去坚守自己在电视园地中的神圣地位,给予电视文化以最大的深化与丰盈;三是此类栏目以不同的视角进入各个地方、各个领域甚至各种人群,对历史、现实乃至未来作出多样态的文化展示、人性洞见与历史反思;四是此类栏目以纪实的声音积极回应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文化寻根与反思的热潮。 其次,该栏目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电视节目的品牌意识。“品牌”一词源于商业及市场领域,其实质就是受众或用户对某个产品所保有的忠诚度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电视产业化之旅远未开启,所谓的“品牌意识”更多是创作群体及其节目把关人所练的一种“内功”。“我们搞这个栏目的原则,首先是严格把关,搞‘擂台’赛”,水平不够不能上,有的节目修改三、四遍。今后还是坚持精办,提高节目品位……”[4]而这种节目的精品意识与品位意识,在黄望南的《屏幕呼唤高层次作品》一文中曾有过集中概括:“(栏目)连续推出一批高质量艺术专题片,各地方台都竞相送来多方锤炼的精品,促进了各台之间的竞争,成为展播高层次艺术品的窗口。(作品体现出)催人奋进的崇高美、意蕴深邃的哲理美、真实可信的纪实美、亲切自然的乡土美”[5]。这样一种以精品节目为导向的内容生产对于我们今天的电视节目创新仍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