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552(2015)06-0077-07 中国环境纪录片大致可以分为而大类:一类以表现和讴歌自然之美为主,比如近来的《美丽中国》、《森林之歌》、《美丽克什克腾》、《中国古树》等。而不少人文地理纪录片也包含了赞叹自然的内容,包括了《三江源》、《长白山》、《大秦岭》、《大黄山》、《第三极》等。另一类则以揭示当下环境破坏的问题、记录环保人士的行动为主。此类纪录片包括了表现保护藏羚羊的《平衡》,表现环保抗争的《怒江之声》、《唤醒绿色虎》,表现普通人环保努力的《一个农民的抗争》、《奔跑的黄昏》,揭露中国水问题的《水问》、《蓝藻暴发——大自然的警示》,揭露垃圾问题的《垃圾围城》、《塑料王国》,揭露雾霾问题的《穹顶之下》等。后一类纪录片即本文所指的环保纪录片。随着中国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后一类纪录片也形成了其独特的话语立场、叙事策略与修辞特征。 本文将运用环境传播理论,通过分析中国环保纪录片特定的话语立场和叙事修辞特征,环境问题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议题如何在环保纪录片中被加以建构,以及环境纪录片如何参与媒体表达、塑造社会共同意识进而影响公众、并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一、环保纪录片的话语嬗变 环保纪录片可以说是环境纪录片的一部分,它的内容与特征都和环境传播有密切的关系,它的传播特征就是环境传播的特征。[1]中国环保纪录片的发展也离不开自上而下环境传播的发展和国人环境意识的改变。 中国国家层面的环境保护意识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周恩来总理就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派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2]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的问题开始出现。1983年,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中国政府宣布把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列为基本国策。1989年,全国第七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的法律。90年代以来,由于全社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漠视环境破坏的危害,中国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1993年,由全国人大环资委、中宣部、广电部、国家环保总局等14个部委共同发起了“中华环保世纪行”①,环境保护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声势和规模。 与国家层面的环境意识确立、法律建设与宣传相比,中国环境纪录片的拍摄则显得相对滞后。虽然1980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成立,1983年《中国环境报》创刊,一批环境图书开始问世,文学界和科学界开始关注并提出了中国的环境问题,一批报告文学及新闻作品对人类特别是中国的滥挖、滥砍、滥牧、滥垦行为给大自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进行了描写和揭露。[3]②但此时中国环境纪录片中却鲜有环保议题的表现。③20世纪80年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环境纪录片是1981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动物世界》栏目(尽管栏目绝大部分素材来自国外),1983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人文地理纪录片《话说长江》,以及随后的《话说运河》、《黄河》等。这一时期环境纪录片的话语特征主要是赞美与自豪,正如《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词所代表的那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90年代前期中国环境纪录片的话语特征主要是“亲近自然”,但也看到了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干扰,工业化、城市化对于原始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程捷的《家在向海》(1991)反映丹顶鹤、白鹳等珍禽栖息地——吉林向海保护区的环境之美。王海兵的《藏北人家》(1991)表现了藏北草原的辽阔广袤、纯蓝色的天空、湖泊和晶莹的雪山。孙增田的《最后的山神》(1992)表现了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的山林之美,也表现了因人类活动导致画有山神的树被砍掉的事实。这些纪录片,都贯穿着敬畏自然,人和环境和谐共存的理念,同时出现了淡淡的“忧虑感”,即担心随着古老生活方式的终结,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终将被大规模的开发、人与自然的对峙与征服所取代。这种“忧虑感”虽不是非常强烈与迫切,却是21世纪环保纪录片的先声,预示着未来的某种趋势。 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以来,中国环境污染与生态安全的环境事件频频发生。据相关统计,仅1998年至2006年,全国共发生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14742起,平均每年发生1600多起。[4]随着环境问题和事件增加、社会对于环境的危机感强化,环境议题开始遍布各种媒体,民众对于环境的关注度也随之急剧上升,并发展为声势浩大的集体行动。面对环境危机,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建设加快了脚步。200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2年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法》,200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同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也得到了来自最高层的肯定与支持。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中共十七大报告,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和总体要求,2015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随着这些法律和文件的出台,环境保护日益变为全民族的普遍意识,环保的话语权从之前的弱势转为强势,环保纪录片也开始从一般表现自然环境的纪录片中凸显而出,以其特有的生态意识和环保倾向越来越引起世人的注意。 标志中国环保纪录片出现的是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前几年的3部环境纪录片:奚志农的《追寻滇金丝猴》(1996)记录了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丝猴活动的情况;彭辉的《平衡》(2000)表现了为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西部野牦牛队”的两任队长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都先后死于盗猎者的枪口下;中央电视台李景梅等人的《淇淇》(2003)则讲述了世界上唯一一条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一生的故事,指出正是人类的渔业活动、航道变化、沿江农药过度使用、江水污染等原因,导致了这一在地球上已生存了2500万年、长江中下游独有物种的灭绝。这3部纪录片的主人公都不是人类而是动物,但3部纪录片却都提出了中国社会面临的环保问题并激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