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当下社会的现实主义电影始终是中国电影的一条主脉,并根据时间脉络可分为不同时期、不同特性的电影时段①。根据现实主义电影聚焦的社会现实空间及主要叙事空间来说,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主要包括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两大类型,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各自在中国电影史上形成了漫长的电影序列和典型的叙述范式,并得到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但是,若以叙事空间作为电影的分类依据,城市和乡村显然不能囊括全部,还有一处阙如的电影空间,这就是中国电影中的小城镇电影。 梳理中国电影史可以发现,自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以来,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城市和乡村是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和波谲云涌的政治运动的主要发生地,这两类空间也因之成为电影的主要叙事空间。与城市和乡村相比,小城镇在中国电影史上近乎一处“被遗忘的角落”,没有得到相应的研究,这与小城镇独特的地理属性、社会价值及文化意义不匹配。本文对中国小城镇电影的梳理和分析,旨在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中国电影的地形图。 一、作为文化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小城镇电影 (一)小城镇与小城镇电影 从类型学的意义上说,为了与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区别开来,首先要明确小城镇的空间边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在不断扩张,乡村在不断萎缩,介于两者之间的小城镇的空间边界并不明晰。为了获得一个相对清晰的论述对象,本文对城市、小城镇和乡村三种空间类型进行如下界定(具体见图1):
图1 中国电影的三种空间类型 从图1可见,小城镇是介于具有现代都市文化的发达城市和具有自然村落与行政村落双重身份的乡村之间的一种空间类型。小城镇和城市之间的边界是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和经济不发达的中等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边界则是有贸易活动的集镇和以农耕生产为主的自然村落或农村聚落。 三种空间分别催生出了三种文化,即都市文化、小城镇文化和乡村文化,这是本文对小城镇的空间边界进行描摹的主要依据。近半个世纪以来,都市文化成为文化研究的宠儿自不待言,乡村文化的价值在于作为都市文化的二元对立项以佐证都市文化的“罪”与“恶”,而小城镇文化始终未能进入主流研究的视野。事实上,小城镇文化的独特性,尤其是近代以来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已逐步为人们所认知。1983年,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将小城镇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来,小城镇自此成为中国社会学的研究重镇②;1993年,沈从文、师陀、萧红等现代作家的小城文学被作为专门的文学类型加以研究③;在电影方面,1983年,费穆于1947年创作的小城电影《小城之春》被再“发现”,同时被誉为“中国电影艺术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对小城镇电影的研究相形匮乏④。小城镇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与都市文化的“理性去魅”不同,也与乡村文化越来越匮乏的“生命感觉”不同,小城镇的渴望、活力、激情和沉闷、压抑、停滞并存,使小城镇文化呈现出矛盾和异质的多元性,成为文学和电影等艺术介质进行表达的一处重要空间。 与上述三种空间对应,以城市、小城镇或乡村为主要叙事空间的电影文本可分别归类为城市电影、小城镇电影和乡村电影三种电影类型。小城镇电影则是以前面界定的小城镇为主要叙事空间的电影。本文认同文化学者格雷姆·特纳秉持的一种电影观,即“电影对于拍摄者和观众都是一种社会实践:从影片的叙事和意义中我们能够发现我们的文化是如何认识自我的”⑤。和任何电影类型一样,小城镇电影理当承载重要的文化功能,它通过“叙事和意义”来实现一种文化实践和社会实践。 (二)小城镇生活与电影 小城镇起源于“地理隔离”,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夹缝处产生的一处空间,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关于城市、小城镇和乡村在精神生活方面的差异,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指出,“城市在精神生活的感性基础上与小镇、乡村生活有着深刻的对比。城市要求人们作为敏锐的生物应当具有多种多样的不同意识,而乡村生活并没有如此的要求。在乡村,生活的节奏和感性的精神形象更缓慢地、更惯常地、更平坦地流溢而出。正是在这种关系中,都市精神生活的世故特点变得可以理解——这正好与更深地立足于感觉与情感关系的城镇生活形成对比,后者扎根于精神的无意识层面,并在传统的稳定节奏下最易生长”⑥。与“敏锐的”城市生活和“缓慢的”乡村生活不同,“立足于感觉与情感关系的城镇生活”既没有刺激紧张的外部变化,也没有充满温情的人际关系,它注重生命的感觉体验和丰富的内在情感。 然而,小城镇也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和自给自足的”系统,其相对丰富的精神生活与外在的地理限制构成了悖论。因为“小城镇设置了障碍,阻止个人的行动与关系向外发展,它也在个体自身内部设置障碍,阻止个体的独立和与众不同的色彩”⑦。小城镇电影中那些拥有精神追求的人物及其悲剧性的命运都与小城镇生活的这一悖论有关,小城镇的地理障碍型塑了小城镇个体的世俗生活,如《小武》中的梅梅、《站台》中的张军、《立春》中的王彩玲、《孔雀》中的姐姐、《周渔的火车》中的周渔,这些意欲挣脱小城镇生活的人物与封闭的地理空间形成了强大的张力,给予导演们巨大的阐释空间。 正因为如此,小城镇成为艺术家们对经验世界进行观念投射的重要介质,不仅文学、绘画等艺术青睐它,电影亦是如此。尽管目前小城镇空间主要是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是英国学者地理学家迈克·布朗认为艺术更适用于探索人与地理空间的关系,因为“地理景观的含义是无法用数据来表达的。由数据描绘出的地理缺少了由人亲身感受的丰富内涵。因此,通过与地理有关的重要作家来探索和揭示人与地理之间充满感染力和激情的关系”⑧。可见,电影中的小城镇应当进入电影研究的视野。事实上,小城镇虽然在人口数量和文化功能上无法与城市和乡村相比,但是它的外部特征、审美取向、文化力量极具独特性⑨。电影中的小城镇是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W.索亚所说的一种“想象的空间”,是电影作者对现实小城镇的观念呈现,视觉化地表现了小城镇文化的多元和丰富,这将通过下面对中国小城镇电影的梳理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