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25(2015)09-0033-04 doi:10.14076/j.issn.1006-2025.2015.09.08 一、引言 按照国际经验,某国或某地区经济在经历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后,一般会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的转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峰会上指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就对能源结构调整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提出了新要求,而实现上述要求的关键环节是培育良好的能源市场机制运行环境,使能源的资源配置方式以计划为主转向以市场为主。在此背景下,能源价格机制对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越来越强。 二、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历史 纵观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大体经历了从计划经济的政府单一定价到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价格机制,按时间节点大体分为5个阶段,具体如表1所示。
三、我国非市场化能源价格引致的问题 (一)限制性的能源价格加剧了能源市场供求矛盾,扭曲了不同能源间的比价关系 由于能源属于战略性资源,能源产业关系着国家安全与发展,与其他竞争性行业相比,我国的能源价格改革不彻底,政府还没有完全让位于市场。现行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主要还是以政府垄断性价格为主,政府对于能源价格实行管制,实行的是限制性价格,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限制性价格会导致能源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如图1所示,能源市场的需求曲线为D,供给曲线为S,当能源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所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为
。当政府对能源价格实行限制价格时,假定政府制定的价格为
,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此时能源市场的需求数量为
,而供给数量则为
,由图1可知,能源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政府对能源实行限制价格的目的是为抑制能源价格上涨以及通货膨胀,但长期以来实行限制价格导致能源市场出现严重的供求矛盾及对能源的过度消耗,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
图1 能源限制性价格下的均衡 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需求平均增长率保持在7.9%,到了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达到37.5亿吨标准煤,而且还保持着持续上升的势头,据世界能源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将达到50亿吨左右。从能源供给角度来看,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石油储量仅占全球的1%,天然气储量也仅占全球的1.7%,人均石油和天然气的存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2%和8.9%。2000年~2013年期间,虽然我国的能源供给保持稳定增长,但能源缺口绝对值从1.0亿吨标准煤上升到3.5亿吨标准煤。由此可见,国内能源供给还远不能满足能源的需求,导致我国越来越依赖于能源的外部供给,亟待进行能源价格改革,优化能源市场的资源配置。 按照国际计算方法,根据各类能源的热值计算出的煤、石油、天然气的比价关系大约为1∶1.5∶1.35,不同国家的能源资源禀赋、市场化程度、供需结构以及政策环境不同,使不同国家能源价格体系的实际比价也会不同。在目前我国能源价格体系下,煤、石油、天然气的比价关系为1∶4.5∶2.7,而美国则为1∶4.99∶2.12。与美国相比,我国能源的比价关系呈现出煤炭较油气价格更低,而天然气较石油价格偏低、较煤炭价格偏高的特征。在这种价格体系下,煤炭价格偏低导致对煤炭的过度消费,超过70%的能源是通过燃煤提供的。与煤炭的消费相比,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的需求偏低,现行的能源价格体系无法实现对清洁能源的合理配置。 (二)能源价格非市场化弱化了市场配置效率,导致能源市场效率损失 经济学理论表明,完全竞争市场实现了福利最大化,即总剩余最大化,而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阻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我国目前的能源价格机制是“政府指导价”下的有限市场调节,这种“市场调节机制”的缺位弱化了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正是由于政府对能源制定的限制性价格,加之能源对消费主体来说缺乏弹性,消费主体对于能源价格下降无法作出充分回应,导致能源市场上的无谓损失。如图2所示,能源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和
。在能源市场上由于是政府定价,将市场价格定为
,于是在低价格
时,生产者的产量减少为
,由于能源消费主体只能购买到
的能源,一部分原有的能源消费主体买不到能源。其中对于能买到能源的消费主体来说,他们的消费者剩余由于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了,其增加量为矩形
的面积,对于没有买到能源的主体来说,他们的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ABE的面积。对于生产者来说,他们的生产者剩余由于能源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了,其损失为矩形
的面积,而对于退出生产的能源生产者而言,其损失为三角形CBE的面积。而市场的总剩余为两个三角形ABE与BCE的面积之和,能源对于能源消费主体来说是缺乏弹性的,由于政府管制下的价格导致能源市场无谓损失大于所增加的消费者剩余。市场信号没有真实反映出能源市场供求状况与资源稀缺程度,更不能反映环境污染等外部成本,导致能源的过度消耗,这种管制下的能源价格同样也无法反映能源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阻碍了能源领域的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