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43.13;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5)03-0079-07 一、低幼悖论及其表现 低幼悖论是指存在于中国动画电影市场上的一种双重矛盾的现象:国产动画电影内容低幼化饱受诟病,甚至被认为是阻碍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头号原因,然而却占据着市场主流;而非低幼动画电影虽然拥有大量忠实粉丝,并代表其发展的方向,却面临着比低幼动画更大的市场风险。 从2014年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表现来看,低幼悖论表现尤为明显。截至2014年12月末,我国千万元票房以上的动画电影共20部,票房总收入约10.55亿(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千万元以上动画电影票房中非低幼动画仅3部,其票房收入仅占上述总票房的13%;如果扣除家庭型部分,则非低幼动画片仅一部,即《魁拔Ⅲ战神崛起》,其票房收入仅占上述总票房的2%(见图1)。
图1 千万元以上票房不同类型动画比例 然而,综合考察票房、成本、口碑、影评等状况,上述动画却呈现出票房与口碑的明显背离趋势。如果以“叫座”代表票房、以“叫好”代表口碑,则上述动画片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见表2)。
由表2可见,60%的高票房动画片属于“叫座不叫好”型,且这些动画类型均以少儿以下受众为主;有30%的高票房动画片属于“叫座又叫好”、“叫好超叫座”型,仍以亲子/少儿/家庭受众为主。唯一一部受众为青少年以上的动画片,即《魁拔Ⅲ战神崛起》却入不敷出。事实上,自2011年以来,《魁拔》系列连战连败。2014年10月,青青树不得不发表声明无限期延迟《魁拔IV》创作。然而《魁拔》系列却拥有大批忠实粉丝。如《魁拔Ⅰ十万火急》网络点击数高达7,000多万次,甚至不乏影迷以菲薄收入购买衍生品以示支持。 低幼市场的风生水起与《魁拔》系列的铩羽而归形成鲜明的对比。残酷的票房现实似乎一再昭示着低幼悖论的存在:尽管低幼化被普遍认为是阻碍中国动画电影进步的罪魁之一,但其市场主流仍是低幼儿市场;国产动画在受众上从低幼向高年龄段推移的尝试虽然积累了众多的支持者,却大多以惨败告终。那么,如何解释低幼悖论?为什么会出现“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并存的现象?对此还要从市场受众入手才能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二、低幼悖论的存因 1.理论解释:文化商品二重性与受众二重性 低幼悖论存在的根本原因可能与文化商品二重性导致的受众二重性有关。所谓文化商品二重性,不是指商品二重性,而是指文化商品具有公共物品与一般商品的双重属性。文化商品是以文化内容创作为核心形成的产品,而文化表现为一定社会的精神财富,因此文化商品必然带有公共物品的特征,而作为商品存在的文化产品与一般商品别无二致。由此,文化商品二重性包含着公共性与商品性的一般矛盾:一方面二者相互依存,文化商品的商品性依赖于其公共性。缺失了文化内容,文化商品也就不存在;反过来说,文化商品的公共性又依赖于其商品性。没有商品价值的实现和补偿,文化商品就难以实现再生产,也就无法实现其公共性。因此文化商品可以表现为公共性与商品性的统一。另一方面二者又相互排斥。作为公共物品,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社会成员往往只需以较低的社会边际成本即可消费文化产品。同时文化产品的外部性又使其可以在社会成员中迅速传播、共享。而作为商品的文化产品不仅具有独占性,例如,一张影票只能供一名或有限名消费者消费,而且其价值的实现要服从经济规律。 由文化商品二重性决定,消费者在文化商品消费过程中也呈现出文化人与经济人的双重属性,即受众二重性。作为文化人,消费者对文化公共物品的消费表现为对某种文化的接受与认同,因而成为文化受众;而作为经济人,消费者对文化商品的消费则表现为一定经济约束条件下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因而是文化商品的经济受众。受众二重性不仅表现为在同一文化消费个体中两种属性的并存,而且体现为在不同文化消费群体中两种属性的并存。在受众二重性的作用下,对文化受众而言,一旦其树立起对某种文化产品的信念,则该产品就会以极低的成本在某一文化圈中迅速传播,从而出现大量的文化受众群体,并形成一定的文化产品需要。而对经济受众而言,其经济行为则是个人理性选择的过程,并形成个人对文化商品的需求。因此,文化受众与经济受众既可以是同一文化消费者或同一文化消费群体,也可能是不同的两个群体。显然,不论是就个体还是就群体而言,当文化受众与经济受众保持一致时,对某一文化商品的需要与需求也是一致的。由此,文化商品的公共性与商品性也将合二为一。如宫崎骏动画系列既有崇高的人文关怀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拥有数以亿计的全球影迷,因而拥有丰厚的市场回报。然而遗憾的是,在中国动画市场上,文化受众与经济受众并不总保持一致,二者分离的情况较为普遍,这就使得文化需要与文化需求被割裂,并导致低幼悖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