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2015)09-0026-07 一、物流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1.物流节点的类型及特点 物流业作为基于各类企业组织形成的产业业态,在国际上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及“助推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及转型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1]各类物流集聚集群区在地域空间及地理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视角下呈现各类物流节点,随着生产资金、信息通信、物流人才及货物产品在辐射性强、资源禀赋高的区域城市不断集聚,国际化及区域性的物流节点便应运而生。物流节点在专业化的物流系统及整体化的物流体系中发挥着信息传达、处理及交集的功效,是物流集聚集群区内连接各类复杂性物流单元的集结点和汇总点,在物流环节中发挥重要功能(见图1)。[2]物流节点根据区域分布及业务功能主要分为转运型节点、储存型节点、流通型节点及综合型节点,不同类型的物流节点在空间区域分布上有不同特点(参见表1)。 (1)转运型节点。此类节点职能在于串联、架构不同运输方式和运输业务于一体,产品在节点上停留时间短,如空港、港口、货站等就是以转运为主的运输节点集聚方式。转运型节点在区域空间主要布置于交通便捷、通信发达的城市边缘区位及城市圈边缘地段,以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资源消耗。[3] (2)储存型节点。这类物流节点以仓储和存放为主要特征,货物在节点上停留时间较长。储存型节点在区域空间主要分布于城镇边缘地区及城市郊县,有利于物品存放的时效性和长期性,降低物流转运成本,提升运力的保障程度。
图1 物流产业系统节点运营示意图
(3)流通型节点。这类物流节点以宏观系统调配物资及微观组织物品流转为主要特征,根据流转和营运需要的流通中心和流动仓库属于这类节点类型。流通型节点在空间定位上呈现城市核心区域及城市边缘地区分散布局的趋势,便于弹性化和柔性化的物资流通流转,及时进行物品的转移和运输。 (4)综合型节点。这类节点承担复杂化、规模化及集约型的物流配运方式,集结各类节点于一体化的操作流转业务,促使物流系统更加科学与合理化。[4]国际化与区域性特点显著的综合型节点在空间上的布局主要围绕着物资类别和物品总量进行选址,要求交通运输便捷。 2.区域物流集群方式 区域物流业的集聚集群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围绕海港与河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临港物流产业;沿海港口与沿河港口成为物流产业集聚集群的重要节点,逐步发展成临港物流集聚区、临港物流园区及临港物流贸易区。[5] (2)围绕机场及周边进行产业布局,机场及周边逐步成为物流业集聚发展区域,空港物流园区(空港物流集散地)最终形成空港物流集聚区,同时空港物流园区(空港物流集散地)是空港物流集聚区的动态化空间表现形式。 (3)围绕城市内部交通要道及核心区域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切实对接城市内部物流消费的各项需求,铁路站点、货运站点及公路节点逐步成为城市内部物流产业的集结点,并逐渐形成物流集聚区。 (4)围绕城市核心区位及城市郊区边缘进行产业贯通和运营,业务范围纵向延伸,从城市产业集群区、经济开发区到城市边缘经济带辐射,逐步形成物流集聚带及物流集聚圈(参见表2)。[6] 通过综合分析可知,基于空间动态化分布及产业集聚视角下的物流业空间集聚类型主要分为专业化物流园区、混合型(综合型)物流园区、商贸(现代)物流园区、国际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临港(河海)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及保税港区。一方面,空港物流园区、临港(河海)物流园区等物流产业聚模式类型可以全方位、专业化、系统性及直观性彰显物流业的空间集聚形态,其集聚是一个动态化的持续过程,物流业集聚通过对地域产业空间布局重构及区域产业结构重组的直接作用,从而对于区域空间及地理区位产生重构作用;[7]另一方面,各类模式的物流园区通过其物流节点的性质功能,借助交通设施、信息通信、运输干道为连接载体,以放射状、轴型、环状型及扇叶型等(见图2)不同形态的布局分布形成物流集聚网络结构,各类物流业节点及网络集聚化结构通过不断作用城市内部及外部交通节点、产业空间布局及区域经济,进一步强化区域物流业集聚集群的效应。 二、物流产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图2 物流集聚的空间表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