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3-0008-07 技术技能人才是工作在社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一线,具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基础,能够应用专业技术和技能从事相关职业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使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层次逐渐提升、职业领域动态变迁,这必然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备高水平、宽领域的职业能力——涵盖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力量系统。基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职业能力外延可界定为面向职业世界的生存能力、生长能力和面向生活世界的生成能力[1]。生存能力,是指技术技能人才参与职业活动、获得工作报酬以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谋生能力,由岗位定向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构成;生长能力,是技术技能人才应对职业世界动态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关键性能力,由外延式和内涵式生长能力构成;生成能力,是职业世界的技术技能人才蜕变为生活世界的完满人的本质力量,包括“真”、“善”、“美”价值取向的职业性人格能力。 本研究旨在从心理学和职业发展的双重视角对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机理进行分析。首先,鉴于职业能力中的“能力”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职业能力形成机理研究应遵从心理学理论,厘定职业能力的三种基础形态及其形成过程。其次,鉴于职业能力是“职业”的能力,职业能力形成机理研究需要依据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成长规律——从“新手”到“专家”,探析职业能力的阶段化形成机理。进而,发掘职业能力形成的特征,并指出职业能力形成对职业发展的初级、中级、高级三阶段的重要作用。 一、心理学视角: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形态化形成机理 从心理学视角而言,职业能力是三种基础形态能力的综合交互式发展——心智能力、动作能力和知性能力的互促式进步[2]。 (一)心智能力的形成过程 心智能力是动作能力和知性能力形成的基础。技术技能人才经过操作和内化信息原型的过程之后,初步确立其心智能力基础框架——心智模式,这标志着心智能力的存在形式和阶段性结果,促进着心智能力的纵深化发展。在工作学习情境中,心智模型循环形成系统性思维和思维结构型态,基于此种系统的基础模型——基模(archetype)[3]。基于心智模型的完善,心智能力的形成过程包括信息原型定向、操作及内化三个环节。第一,信息原型定向。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明确心智活动的外化方式和认知规程,辨识信息原型的内在要素和组织关系,进而得到信息的来路和去向,掌握获取高附加值的信息。因此,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信息的探寻和获取,技术技能人才思维行动的重点集中于信息的实践性探寻和思考性获取及积累,进而形成较为固化的思维模式,将获取的知识定向规划为有价值的、系统的、可记忆的、稳定的认知结构和信息原型。第二,信息原型的操作。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对定向的信息原型进行深入的认知和思考——展开思维行为的逻辑序列系统,进一步分析思维行为的结构模式,提炼信息的丰富内涵、初步总结规律和原理。第三,信息原型内化。信息原型内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中具有主体性价值,将信息原型操作阶段构建的初步信息思维模型,与自身的经验性知识和能力相匹配,融合形成稳定认知结构,完成头脑内的深层思维行为——心智模式的内化和建构。由于心智模式是心智能力的固化而稳定的思维结构基础,心智能力的发展需要心智模式的结构优化和稳定,体现为学习者思维行为和信息操作行为的稳态进行。因此,学习者的信息原型定向、操作和内化过程是学习者思维行为的基础步骤,形成基本的心智能力,并为动作能力和知性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二)动作能力形成的过程 动作能力是在知识和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操作化练习形成的岗位任务胜任能力[4],是可观察的、外显的活动能力,是快速、精确、熟练和连贯完成一系列动作或操作的实践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动作能力的形成需要重复性动作产生的长时间记忆为认知基础和要素,建立长时间记忆的信息存储单元,即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通过学习过程,这些知识和经验形成一系列的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他们共同作用和交互联系,结成稳定的记忆结构。根据技能和能力的组织结构原理,动作能力的形成性结构序列是执行程序、直觉反应线索以及肌肉运动反应,这种序列特征表现为外在的肌肉运动形式和内隐的智力活动程序相互渗透现象。其中,执行程序是人脑对动作刺激的智能控制环节[5]。动作能力需要智力因素协调配合而形成相关的再造性技能和创造性能力,使再造性技能具有自动化特征,使创造性能力具有策略性和计划性特征[6]。 动作能力形成过程包括动作定向、动作模仿、动作整合、动作熟练和动作自动化等五个序化阶段。第一,动作定向阶段。根据岗位任务的结构操作,动作定向阶段构建任务所需动作的系统性集合和合理的心理映像,即岗位操作任务的思维程序化映射。头脑中的动作程序调节着实践行为,在反复性的动作操作和训练中,进一步强化动作的合乎情境性、精确程度和速度。第二,动作模仿阶段。动作的初学模仿是技术技能人才将头脑中的思维序列转化为实践操作动作序列的过程。尝试性的动作模仿是改进和稳固头脑中的思维程序化映射。此阶段的动作完成质量、稳定性、精度、协调性和灵活性较低,动作系统内的各组成环节要素还存在不和谐关系,造成互相制约和衔接性问题,因此,动作能力整体表现出较低的效率水平。第三,动作整合阶段。根据心智模式的定向结构,技术技能人才将岗位任务的相关动作要素整合为连贯性集合和序化结构体,在稳态的工作情境中,使动作能力得到精确、高效稳定地提升。第四,动作熟练阶段。动作的熟练过程是岗位任务动作序列的总结性和系统性改良结果,是动作能力走向娴熟的关键阶段。在动作熟练阶段,技术技能人才能够保证动作的衔接、连贯和协调,胜任多种任务动作活动,提高动作质量。第五,动作自动化阶段。在此阶段,动作的心理映射结构进一步发展,能够形成动态调整的合理化模式。动作序列成为灵活的结构整体,不仅能稳定、高效地完成动作的高品质要求,还能够形成应对工作情境变化的动作能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