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15)04-0037-13 doi:10.3969/j.issn1007-6522.2015.04.00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全球化迅猛发展,当下中国电影①在硬件设施(如社会资金、制作技术、院线建设、产业规划等方面),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文化产业。然而,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单向性非常明显,仅仅依赖于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吸引美国等其他电影强国以各种方式介入,而在意识形态、文化创意、价值观念等内容生产方面,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未有较大改观。可以说,中国电影的“走出去”往往只是资金、企业或者某个导演、演员的“走出去”,而作为一种观念价值则在海外长期缺席。 要解决如何“走出去”的困境,需要降低乃至消除文化折扣。目前,研究电影的文化折扣现象大多集中在定量研究的文化经济学,用大量的数据描述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很难从创作倾向与艺术观念等角度分析导致文化折扣的深层原因。为此,本文首先描述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与国内市场不同的票房表现,分析两个市场不同的消费倾向与变化,进而试图从文化、艺术的角度阐释折扣产生的根源及消除的策略。 一、当下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文化折扣 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北美历来都是世界电影必争之地,尽管好莱坞电影毫无争议地占据该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外语片的市场空间极为有限,但也正因为这种有限性,才使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先后经历了1990年代(艺术电影类型)与21世纪初期(武侠大片类型)的两个黄金时期;2004年成为发展的顶峰期,一年内发行《英雄》《十面埋伏》等高票房的影片,但2006年后,中国电影(乃至整个华语电影)票房在北美市场急剧下降。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出现明显的文化折扣现象,这值得我们关注。 针对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类型、数量、票房的变化,本文用北美与国内票房的比例来标识折扣率,数据越小,表明市场折扣越大,制成表一。
国内票房前100名的中国电影,截至2014年7月6日,在北美发行共为22部。与1990年代和新世纪初期中国电影消费状况相比,国内市场与北美市场均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国内市场存在如下特征:(1)商业和艺术电影的分界模糊不清,表一所列的影片均是适应市场、消费诉求明确的商业电影,它们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具有某种艺术抱负的“小众化”的艺术电影,但也不同于新世纪初期的武侠大片,商业电影成为市场主潮,并且伴随市场的细分,类型多元化,这反映出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2)与20世纪90年代强调民国题材,新世纪初期强调古代题材不同,当下国内电影消费倾向于城市生活题材,关于现代生活的多达9部(40%),古装片有8部(36%),民国时期题材电影有5部(22%),尤其是近年来都市题材电影屡屡刷新国内票房纪录,已取代古装武侠片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类型;(3)“导演”一栏反映出中年导演虽然是国内电影创作的主力(15部作品),但青年导演在国内市场活跃,在票房上显然超越了前者(虽仅7部作品,但平均票房达到6.829亿人民币,远超中年导演平均票房5.166亿),但也恰恰是这批导演的作品折扣最大,前十名中占据六席;(4)“年份”一栏中,前十部影片中2014年2部,2013年高达4部,2012年2部,2011和2010各1部,这显示:一方面国内票房的发展持续看好,不断更新票房纪录;但另一方面,北美市场乃至海外市场的文化折扣现象越来越突出,折扣率最高的前五部中,2014年和2013年占据了4部,2012年1部,近三年中国电影出现了最明显的文化折扣现象。 北美电影市场的变化则表现为整体上对中国电影缺乏消费兴趣。历年进入前100名的中国电影共8部,但大多集中在21世纪初期(从2004到2007年,4年内有6部之多),20世纪90年代仅有1部(1993年《霸王别姬》)。而从2008年至今,在6年时间内只有2013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入围,这可以佐证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颓势。我们再结合20部中国电影北美市场票房最差的状态看,北美电影市场对中国电影缺乏消费兴趣还表现为:无论何种类型(涵盖动作、古装、喜剧、获奖片等类型)、导演(既包括周星驰、冯小刚等商业性强导演,也有贾樟柯、李玉、李杨等注重艺术性的导演)、故事(表现“文革”记忆的《向日葵》、现实社会阶层矛盾的《苹果》、动作杂耍式的《太极英雄》等等)都难以引起关注。可以说,除了李安执导的华语电影,中国电影(乃至整个华语电影)突然之间失去进入北美市场的有效途径。 那么,北美市场近年来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中国电影从巅峰陡然跌入低谷?本文以2008年以来进入北美市场前100名的26部外语片为例,制成表二,来具体描述北美市场的消费变化。
表二表明,2008-2014年进入北美外语片市场前100名的共26部,从年份一栏中可以看出,外语片发行数量越来越多,竞争越发激烈,但每年都有票房突出的电影,至少有3部进入前100名(因数据截至2014年7月6日,2014年仅作参考不纳入分析)。从国别分布看,北美外语片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西方转向”,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13部,占50%;拉美国家电影仅4部,亚洲除印度之外,仅2部(其中《突袭》属于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合拍)。这与2000年亚洲电影相继亮相、2004年前后集中爆发的市场消费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西方转向”中,法国电影(6部)、瑞典电影(3部)、墨西哥电影(3部)从21世纪初期的式微转入恢复期,重新回到了电影强国的优势地位,尤以法国电影最为典型。在2000-2006年武侠大片处于上升期时,它的市场影响明显回落,但到了2011和2012年连续两年成为年度票房冠军(分别是《莎拉的钥匙》《不可触碰》)。与此同时,印度电影的市场数据表明,它无疑成为后发现代性国家中最大的赢家。与法国电影一样,印度电影达到6部,从时间上看,印度电影的市场崛起是在2008年之后。2008年之前仅2部(分别是2002年《季风婚宴》、2006年《水》)进入前100名;之后却有6部之多。中国电影的衰落与印度电影的崛起,在时间上衔接得颇为紧密。概言之,当下北美外语片市场出现法国等欧洲传统电影强国重归中心,印度电影取代中国电影成为市场新贵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