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0-0023-06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粮食产量连年增收。然而,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依然很低。数据表明,美国现在的平均土地经营规模达2600亩,而我国的平均农业土地经营规模仅为10亩,由此可见,中国单位劳动产出(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美国的巨大差距,同时也反映出农业劳动力的过剩程度。要想实现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转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转变的关键就在于高素质的农业实用人才支撑。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转型的成功与否和现代职业农民的培育有着重要关系,只有实现农民的现代化,现代农业的发展才有了保障[1]。历史与现实赋予了新型职业农民新的使命,这就需要我们调动一切力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而为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充足的实用人才保障。 一、如何理解新型职业农民 目前,学术界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并没有达成共识,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新型职业农民以市场化为导向,强调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的变革 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的体系,与市场缺乏足够的交流,农民通过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出售农产品来部分地参与市场交换,以满足自身的需要。恰如罗吉斯所言:“农民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和传统定向的乡下人,他们一般比较谦卑,大多是自给自足的,他们生产的粮食和其他东西大部分是用于自己消费的。但农民并不是完全自给自足型的,他们至少是部分市场定向的,他们要购买一些消费品和生产资料,需要社会的服务。但是,尽管要卖出部分农产品,他们也不像商业农场主那样把农业作为一个企业”[2]。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新生力量与领军群体,新型职业农民更加强调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运用市场运作机制,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倾向于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农业商品化生产,并控制生产规模,围绕提供农业产品和服务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产前、产中到产后的产业链条。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内发动力的市场,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二)新型职业农民以专业化为手段,强调传统兼业农民向各类专业农民的变革 传统的农业生产具有“小而全”的特征,农民的兼业化现象较为严重。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冲击之下,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打工收入成为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业生产逐渐成为大多数农民的兼业。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与市场的隔绝状态逐渐被破除,由此催生出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成为集生产与消费于一身的统一体。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更加强调以专业化为手段,实现从兼业农民向各类专业农民的转变。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分工分业的发展,无论是种养、农机等专业大户,还是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都集中于农业生产经营的某一个领域、品种或环节,开展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3]。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分工分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新型职业农民其实就是通过农民的职业化实现对兼业农民的瓦解,并将其转变为专业的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从而实现农民身份的多种转变。这里所指的身份并非是对身份的界定,而是一种职业的描述。在现阶段,我国重点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包括三种类型,即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其中,生产经营型农民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白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中之重。每类新型职业农民对专业化的要求都比较高,都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必须不遗余力地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三)新型职业农民以规模化为基础,强调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变革 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偏低,很大程度上源于过低的农业生产规模。作为土地上的劳作者,农业生产一直是农民生活中的主题。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民的小农意识比较强烈,“小富即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其重要的特征,生产仅仅是作为一项自给自足的常规工作而存在,因此,传统的农民对农业生产缺乏足够的热情。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一书中曾经生动地描绘出传统农民消失的现象: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农民将不复存在,但这种终结并不意味着农村以及农民的消失,而是指传统的“小农”逐渐演变为“农业生产者”。新型职业农民正是这种“农业生产者”的现代表征。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更加强调现代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从而实现传统小农向社会化大生产的变革。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率,必须实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走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与此相应,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主要推动力量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逐步适应“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才能实现保供增收的目标。同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追求规模经营,发挥区域优势与集聚效应,新型职业农民必定是其中的中坚力量。从长远来看,这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