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在医疗服务业发展中,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影响力,则需要在逐步规范政府办公立医院发展的同时,提高社会资本办医的质量和比例。在卫生系统内,根据国家在各类规划文件中的相关阐述,均对社会办医持支持鼓励态度,尤其是近年来针对健康服务业和社会办医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更加明确了社会办医在当前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明确将发展高端医疗服务业作为建设亚洲国际医学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上海本轮医改的重要目标,并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上海(浦东)国际医学园区、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两个国际医学园区,引领高端医疗服务业发展。 目前,上海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社会医疗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发布近两年,上海市高端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何,是否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等均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高端社会办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上海市鼓励高端社会办医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分为两部分,2013年上海市社会办医发展总体情况的数据来自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2011-2013年上海市高端社会办医发展情况数据来自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卫生信息中心。 本研究从高端社会办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诊疗服务量、服务费用三个方面,对2011-2013年上海市社会办医疗机构中高端社会办医机构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定量分析。鉴于目前国内外文献中尚无对“高端医疗服务”明确的定量界定标准,因此,本研究以当年上海市公立三甲医院特需门诊的次均费用作为界定标准(即2011年441.1元,2012年397.1元,2013年386.5元),高于此标准的社会办医院、门诊部和诊所定义为高端社会办医疗机构。 2 结果 2.1 上海市社会办医发展总体情况 截至2013年年底,上海市共有社会办医疗机构1715家,其中民营医院212家(占12.4%)、个体诊所725家(占42.3%)、门诊部757家(占44.1%)、临检中心21家(占1.2%)。平均注册资金约1000万人民币。共开放床位数12870张,其中老年护理床位3069张;诊疗人次数1296万人次。2003-2013年,上海市社会办医事业平稳快速发展,民营医院数量从2003年的29家发展到2013年的212家,年均增速22.0%。目前,上海市高端社会办医涵盖的领域包括医疗美容、老年护理、口腔专业、眼科专业、生殖健康、健康管理等,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批社会办医优势学科,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到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高端社会办医实力逐渐增强。 2.2 高端社会办医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2.2.1 资源配置 2013年上海市高端社会办医中医院85家(占机构总数的18.4%),门诊部和诊所376家(81.5%)。可见,目前高端社会办医疗机构中,规模较大的机构数量较少,大部分是对医疗资源配置和技术要求较低的门诊部和诊所,机构规模普遍偏小。2011-2013年,各类高端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总体保持持续增长趋势,2013年环比增长率高达21.3%。其中,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的占比无明显变化,而诊所占比则呈逐年递增趋势,2013年达到23.4%。但总体上,门诊部和诊所数量占比仍超过80%,医院占比维持在较低水平(表1)。
近年来高端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保持持续增长。总量方面,2013年专科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低于综合医院和门诊部,约占综合医院的2/3。2011-2013年,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保持了1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在四类高端社会办医疗机构中,诊所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增幅最大,2013年高达61.4%。2011-2013年各类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占比变化不明显(表2)。
2013年各类机构中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量分布与卫生技术人员的总体分布比较一致。2011-2013年,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呈持续增长,但机构间占比变化不大。四类机构中,诊所的医师和护士增幅较大,在各类机构中占比也持续增加,而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医师和护士的占比则相对较低(表3、表4)。
2013年上海市高端社会办医疗机构医护比为1.1,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明显低于公立三级医院(1.52)和二级医院(1.33)水平。在四类医疗机构中,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医护比均为1.5,而门诊部和诊所的医护比均低于1。2011-2013年,除诊所的医护比持续下降外,其他三类机构的医护比均保持平稳状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