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网络与电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有力地助推了电影票房的增长,这是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但不少人担心互联网资本大鳄的介入将有损电影的艺术价值。我个人也对依存于互联网产生的大数据必然有利于电影生产传播不无疑虑。但时代显然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当下电影的认识和思考,已经不能离开网络这一背景。因此,研究网络与电影的审美嬗变关系,乃是一个重要而且必要的课题。 网络改变行为方式,进而改变艺术观念 对越来越多的中青年而言,打开电视机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电脑不可缺少,手机须臾不可离身。2013年7月22日和2014年10月20日,微信上海突发设备故障问题,导致微信在相当区域内消失,网络上顿时出现一片“世界怎么啦”的惊呼声。互联网占据视觉的时代早已到来。近来,安静的校园变得不再安静,从某某学校的美女外语老师热火传播照片,到北师大女神火爆,再到美女生物实验老师网络走红,学子们因为网络蠢蠢欲动。我们还避得开网络世界的影响吗?显然不能。仅就知识获取与资料查询而言,网络搜寻具有无可比拟的便利性。哪怕只是成为“知道分子”,也不能不通过网络拓展获取知识的渠道和范围。 影像世界也是如此,互联网成为大大有利于影像艺术产生、发展、传播的媒介和利器。而移动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改变了传统传播景观,数字技术成为强劲的产业发展驱动力。移动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类审美和认知世界的方式,电影文化也在新技术、新媒介的激发下发生了巨大改变。微电影、网络视频、粉丝经济、格瓦拉预订、网上浏览预告及传播影讯、发布权威影评等等,都是以往匪夷所思的现象。如果不看清这种发展趋势,就难免没有做错什么却无奈地铸成大错,就像诺基亚被微软收购时其总裁说出的那句伤感的话:“好像我们没有做错什么,是世界变了。” 新一代人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工具和信息传播渠道在变化,疏离了纸质年代逻辑联系的“知识成团”,分散的吸纳和时空跨越式的知识接受,成为碎片化看待世界的极迅捷的认知方式,这一点非常重要。80后,尤其是90后、00后,完全通过互联网来认知世界,这就导致移动互联网对人的交际、工作、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人的观念、生活方式、认知方式也随之改变,而且这一改变会日益加剧。比如说谷歌公司开发了一种“谷歌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还可以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而美国军方为军人配备高科技含量的全彩3D可视头盔,功能与谷歌眼镜类似。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一种iBrain头盔装置,它可以直接从大脑阅读信息。史蒂芬·霍金正在测试两枚硬币大小的小装置,这个小装置可以直接从他的大脑中读取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以让霍金恢复说话能力。虚拟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如此匪夷所思,我们岂能忽视? 网络时代,电影受制影响日渐明显 “前网络时代”或者说”浅网络时代”,电影还在胶片时代,依赖影院放映,注重单一性影院观众需要的电影感觉,尚没有考虑网络时代这种多样化的观影需求。观众虽身份各异,但其观赏趣味,显得单一明确。电影的判断标准虽不尽一致,但内容、故事的要素还是占据主体,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念,依然还是靠拢审美这一方向。而电影专家、资深评论家的经验对于喜欢电影的大众具有指导意义。如今的网络时代,发生了许多改变。这种种改变是全方位的,包括从创作投融资、策划预测、宣发、创作内容、路演、确定档期与放映的样式、宣传介入跟进步骤、评价和后续走向(续集)等等,都或多或少牵连着互联网这一因素,受众的艺术素养也越来越和互联网密切相关。至于微电影,更直接和互联网相关。“互联网思维”的提出,虽然尚有异议存在,但的确需要正视。周鸿祎为“互联网思维”总结了4个关键词: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这些提法的确需要引起我们关注和思考。就拿“免费的商业模式”来说吧,就很值得研究:一般而言,我们都认为商业行为必须讲求回报,所以应当存在直接的“付账关系”,但他认为花1000万创造一个在互联网上的免费产品让几千万人免费使用,比用同样的费用投入广告更有价值。这就体现了互联网思维:需要广泛传播就要造就粉丝,表面上似乎没有回报,其实后面隐藏着更大的潜在利益。其关键,是网络可以超越物与物的直接商业交易,用赢得关注和拥戴达到商业目的。这一思维导致的结果,可谓无为而无不为。比如杨幂当年出道的电影《孤岛惊魂》,成本仅几百万,但获得几千万的票房,就因为她的粉丝为影片奉献了70%的票房收益,相比之下,2014年暑期档中青年导演路阳认真创作的《绣春刀》,只有9000万票房,因为没有知晓度。 电影的艺术品质与市场票房:正在改变的关系 互联网和电影品质,互联网和票房,这是当下电影艺术不能回避的两大问题。电影依然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众的文化影响很大,所以国家对于电影的支持,已经不是作为简单的文化产品或者产业,而是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人们对兴旺的电影市场开始质疑的时候,电影品质话题凸显。品质是什么?一般人保持着电影的思想内涵决定论,这没有错,但以为品质取决于传统的电影规则和审美范式,难免和当下的电影太过疏远。电影的品质,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其表达的情感思想和现代人的精神存在互通关系。为什么《失恋33天》成本859万(加宣发1500万),能获得3.46亿票房?因为黄小仙、王小贱们的情感生活打动了时代男女们。而7亿收入的《后会无期》,在某些专家眼里简直无可忍受,认为它不属于典型的公路片,有不完整、思路怪异等缺陷。这种批评之声有胶柱鼓瑟的嫌疑,更重要的是忽略了互联网时代的观众特点,即要满足电影用户的需要。对,是“用户”而非“客户”或“观众”。互联网上年轻人到处网购大大小小的商品,不合适就退换,不在于“最好”而在于“喜欢”,因此标准就大有差异,这就是祛魅年代无法定于一尊的审美概念,必须加以重视。前不久网络上疯传若干年前酒吧中两个女性因为撞衫而撕扯(旁边不相干的男人也打了起来),这显然体现出一种思维,但你无法判断其对错。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在于要满足用户自由性和个性感觉的需要。我为此在《艺术评论》上发表了《换代历史中的影像表达观念分析》一文,试图辩证阐释当下电影现象,认为不必严守既有认识,而应当放在时代演进中看待文化审美变化。紧随我文章之后的一篇评论却提出:《一江春水向东流》才是电影典范。似乎不错,却显然时代错位,绝对不是互联网时代的基本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