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须通过传播而得。口述历史的信息采集和知识生产,须经过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及大众传播等多个环节。从采访过程到成果问世,口述历史的诸多问题都与传播学有关。通过口述历史访谈形成的档案即“人类个体记忆库”的大数据,也可用于传播研究。口述历史与传播学的密切关联,值得专题研究。 本文分为六部分。一、口述历史访谈作为人际传播,采访人要学习哪些传播学知识,培养怎样的人际传播技能?二、访谈录的传播,文字出版中存在口语转换问题,电视传播中存在不全不真问题,网络传播何时能够进入“档案全真传播”?三、作为传播学研究的一种路径,口述历史中有“巴特利特假说”和“肖斯塔克假说”,值得探索。四、口述历史家还可以与传播学家联合,研究“聪明”之谜亦即传播与个人成长相关奥秘。五、口述历史的传播涉及传播伦理问题,尤其是口述历史工作伦理与隐私权等社会伦理之间的矛盾冲突。六、口述历史的传播,涉及传播伦理问题,尤其是口述历史工作伦理与隐私权等社会伦理之间的矛盾冲突。 只要是从事过口述历史采访工作的人,都知道这事远不似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并不像在网络上点击相关链接那样容易快捷。在实际采访工作中,应邀受访的人是否愿意接受采访?受访人是否愿意说出自己的故事?受访人是否能够完整而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故事?受访人最终说出了多少信息?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具体说,其中有劝服问题、人际传播即传受互动问题、受访人自我传播问题。这些都是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传播学有关。采访人固然能从实际采访工作中积累经验,若系统掌握传播学知识,则能事半功倍。 首先,并非所有受邀者都愿意接受采访。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口述历史采访联络人充当劝服者。人们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原因很多,有些明确表述、有些半吞半吐、有些隐秘不宣。明显可说的原因如:口述历史有什么意义?自己不是什么重要历史人物,有何资格接受采访?半吞半吐的原因如:为什么要对一个陌生采访人讲述自己的人生私密?你们要拿这些口述历史访谈做什么?会不会将个人隐私及对他人的评价到处传播,从而对自己不利?隐秘不宣的原因如:有过重大人生挫折耻与人言,或有重大心灵创伤不愿随便揭开伤疤,以免再受创痛;在我本人的采访中,还曾遇到过一些经历过严酷政治运动的老人,对口述历史采访还有出人意料的顾虑:口述历史让他们想起过去的政治运动,担心再次受诱上当,自己坦诚相告会惹出事端。对于高度敏感的受邀人,采访联络人的某些不恰当言行举止,引起对方不快或反感,也会成为拒绝采访的隐秘原因:你不像个严谨可靠之人,何必与你啰嗦?面对种种情况,采访联络的劝服者并不好当。若仅是不了解或不理解口述历史的意义和价值,那还好说;若是担心个人的隐私被滥用,情况就相对复杂;若是更加隐秘的原因,劝服的困难无疑会更大。关于口述历史的意义和价值,每个采访联络人大约都能够说上一通。涉及个人隐私如何保护,当然也会说会按照相关法律、伦理及具体口述历史使用契约条款等加以保障,问题是,采访联络人会采取“一面型”方法还是“两面型”方法加以劝服?①即,是否要提醒受邀人,口述历史档案及其使用,有时确实存在某些难以预料的风险?就是一个值得斟酌的问题。传播学者总结说服人们的三种理由,即信誉(ethos)、情感(pathos)和逻辑(logos)(Kennedy,1994),②值得学习和揣摩。劝服者观点明确、思路清晰、逻辑谨严,固然重要;有时“功夫在诗外”,态度诚恳、言辞亲切、话语感人,也同样重要;亚里士多德早就强调过,传者的信誉即个人素质、最初印象、值得信赖,才是“最有效的说服手段”。③ 其次,口述历史访谈,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人际传播形式。这种传播形式,符合信息生产的目标—计划—行动理论④;传播过程具有循环性(circularity)、协商性(negotiability)和开放性(openness)等特征。⑤说它特殊,主要是因为,采访人与受访人之间,要建立“陌生的交心人”关系。⑥即:采访人不可能熟悉每一个受访人,二者之间的关系总体上说是陌生的(尤其是开始时);而口述历史的目标,是要让受访人说出自己人生经历乃至内心隐秘,与采访人之间倾心交流。这与一般性的新闻采访和一般性的人类学研究访谈都不一样。新闻采访只是就某一个突发性新闻事件进行采访,就事论事,并不交心;后者是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长期朝夕相处,相互非常熟悉,不再陌生。口述历史工作者要与受访人成为“陌生的交心人”,须有攻克难题的路径和应对挑战的方法。⑦“陌生的交心人”看似不大可能,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更容易向陌生人敞开讲述自己的生平经历,在旅途中遇见陌生人,在网络上交接陌生人,能找到许多生动例证。传播学家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⑧当然,口述历史采访人与受访人之间并非真正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因为口述历史访谈是一种正式合作,须订立相应的法律契约和伦理承诺,要写明确保受访人声誉和权益不受损害的具体条款。⑨ 作为特定人际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和实际主导者,口述历史采访人当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即在特定情境下选择适当和有效传播行为的能力。按照传播学家斯皮伯格和库帕克所说,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三大要素,即知识、技能、动机,亦即认识到什么样的传播行为是恰如其分的(知识),拥有实现恰当的传播行为的能力(技能),怀有用有效和恰当方式进行沟通的愿望(动机)。⑩具体如英国口述史家汤普逊所言:正常情况下,要避免使用引导性的问题。尤其在访谈开始的时候,当你暗示出了自己的观点,你便更容易得到被访者以为你会喜欢的答案,可能会产生不大可靠的或被误导了的证据。不过,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如果你知道有人站在少数人的立场上持有非常强硬的观点,那么访谈开始的时候,你就应该在根本上对他们表示基本的赞同。同样,如果你觉得有些问题可能会在习惯上遭到大多数人的否定,那么你最好采用比较含蓄的问法。(11) 进而,口述历史采访人须懂得,口述历史访谈是一种人际传播,采访人和受访人都是传受一体,在访谈过程中,采访人既是传者又是受者,需随时进行恰当的身份转换。口述历史采访人不仅要做一个合格的提问人,更要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实际上,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提问人,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这样说的理由是,第一,口述历史采访的目的,是要让受访人讲述自己的生平故事,因此访谈活动的第一主人公并不是采访人,而是受访讲述人。采访人必须学会倾听,使受访人充分感到被尊重并被期待,对方才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去挖掘自己的记忆、讲述自己的生平故事。假如采访人像例行公事的面试官乃至面无表情的审讯官,那就无法期待受访人能够诚恳合作,别指望访谈合作愉快而成功。第二,会说不如会听。在口述历史访谈中,采访人的倾听能力不仅影响访谈氛围,形塑访谈形式,且最终决定访谈的品质。这是因为:1.只有认真倾听,才能逐步熟悉受访人的记忆特点、谈话风格及其交流模式,从而采取相应的恰当而有效的沟通方式。2.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够对受访人做出及时且恰当的回应:认真的姿态、亲切的微笑、会意的眼神、赞许的点头、鼓励的手势,都是访谈互动的有效刺激。3.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够及时发现受访人口述中的虚、伪、误、隐等方面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辨析或恰当的标注。4.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够在受访人的讲述中及时发现新线索,从而及时地提出恰当问题,发掘前所未知的新信息。就此而言,口述历史采访应采取半开放式,要准备详细的采访提纲,作为采访人和受访人的工作台本;但在具体采访过程中,采访人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和视野,随时追踪访谈中出现的新线索和新信息。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倾听的知识和能力。心理学家艾德勒说:在人的一生中,用到最多的也是听(占总时间的46%),可是,全部学校教育中教得最少的也是听。(12)想要成为合格的倾听者,须在传播学中学习相关知识并寻找恰当的训练途径。一个美国医学传播学者提出“CARE倾听法”——不应只用耳朵倾听——C代表集中精力(concentrate),A代表承认(acknowledgment),R代表响应(response),E代表实施情绪控制(emotional control),值得参考。(13)从传播学角度看,善于倾听的口述历史采访人,当特别注重下列几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1.恰当的认知复杂度;2.以他人为中心的视角;3.感同身受的能力(14);4.批判思维(15)——这是口述历史工作最重要的能力。美国口述历史家唐纳德·里奇指出:“访谈的制胜秘诀在于访谈者能否持续专注地评估受访者的反应,并且顺应情势,不断改变访谈的步调,以激励出较具启示性的回应。”(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