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432(2015)02-0106-05 所谓怀旧,一般来说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的缅怀与向往,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对“过去”的“怀念”。美国学者詹姆逊认为,怀旧就其本质而言是作为“对于我们失去的历史性,以及我们生活过正在经验的历史的可能性,积极营造出来的一个症状,是力图重现‘失落掉的欲念对象’”[1]452。如其在分析美国“怀旧电影”时提出,“怀旧电影”正是将各种它认为有关的虚幻形象、风格涵义及时尚特征用一种拼凑的手法混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过去,一种与历史无关的过去。因此,在“怀旧电影”中,我们并非缅怀历史本身,而是在消费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形象[1]20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和内地电影界出现了大量关于20、30年代上海的旧上海题材电影,众多学者将其称之为“上海怀旧电影”。电影界兴起的这股旧上海风潮与文学作品中的上海怀旧之风及国内外文艺理论界兴起的“海派风格”研究等潮流互相呼应,成为十分值得注意的文艺现象。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电影新作》曾开辟了“上海题材”专题讨论,针对同一年出现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风月》《人约黄昏》三部关于“旧上海”的影片进行了探讨,大多数学者从批判的角度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2]。而郝建教授在其《上海怀旧电影:迷雾中的现代性身影》一文中则持欣赏的态度对内地、香港的旧上海题材电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对这类影片体现出的时空错乱与形式美感进行了细致的探讨。[3]此外,更多的学者则针对单个导演或单部影片进行研究与读解,如李学武的《空间和女性的寓言——解读彭小莲“上海三部曲”》、郭诗咏的《论徐克电影中的上海想像》等等。总体而言,从整体上梳理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旧上海题材电影的发展脉络,进而全面地对旧上海题材电影进行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文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旧上海题材电影发展脉络的梳理,探究这一题材电影在两地兴起的不同社会文化根源,以丰富“上海怀旧”电影的研究。 一、香港旧上海题材电影的兴起及其社会文化根源 一般认为,电影界出现的这股“上海怀旧电影”风潮缘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中最明显的标志是内地较有影响力的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和旅美画家陈逸飞将目光同时投向了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旧上海,先后拍摄出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年)、《风月》(1995年)和《人约黄昏》(1995年)三部旧上海题材电影[2]。实际上,仔细梳理一下这类题材影片,我们可以发现,香港旧上海题材电影的出现源起时间远远早于内地,影片数量亦远超内地。从80年代开始,香港武侠片宗师张彻便拍摄了以30年代旧上海为背景,表现兄弟情义、江湖恩仇和民族大义的商业类型影片《上海十三太保》(1981年),随后又于1986年拍摄出了以旧上海黑帮为表现题材的影片《大上海1937》。这两部影片只是以处在战乱中的旧上海作为历史背景,影片所描绘的依然是张彻武侠片中自虐式的英雄世界[4]。此外,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代表人物徐克和许鞍华导演也于同一年(1984年)拍摄出了两部旧上海题材电影,即许鞍华的《倾城之恋》和徐克的《上海之夜》。《倾城之恋》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影片明显继承了张爱玲笔下的海派文学传统;而《上海之夜》则可以说是徐克向30年代经典电影文本致敬之作,无论是在情节设计还是在细节安排上,我们都能看到《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上海老电影的影子。[5]关锦鹏1988年拍摄的影片《胭脂扣》尽管没有直接表明片中如花和十二少才子佳人式的绚丽爱情故事发生在纸醉金迷的旧上海,但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影片中所透露出的浓郁的海派气息,这与编剧李碧华深受张爱玲作品影响和导演关锦鹏对30、40年代上海生活的向往与迷恋不无关系。 进入90年代以后,香港的旧上海题材电影更是层出不穷,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出现了许多在艺术上值得称道的优秀之作。严浩导演首当其冲,1990年拍摄了由三毛作品改编的影片《滚滚红尘》。许鞍华在时隔13年之后又将张爱玲的另一部作品《十八春》改编成电影《半生缘》(1997年)。而关锦鹏则将对旧上海的迷恋发挥到了极致,先后拍摄了《阮玲玉》(1992年)、《红玫瑰与白玫瑰》(1994年)、《长恨歌》(2005年)三部旧上海题材电影。王家卫拍摄的《花样年华》(2000年)虽然描写的是到了香港之后的上海人的爱情故事,但是片中弥漫的旧上海气息分明呈现出了他对旧上海生活的记忆与想象,片中出现了大量典型的旧上海生活情景。[6]另外,除了具有文艺气息的影片之外,香港主流商业类型片中同样存在着许多旧上海题材电影。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列出一个清单:周星驰主演的《上海滩赌圣》(1991年)、梁普智导演的《恶梦情断上海滩》(1992年)、潘文杰导演的《上海皇帝》系列(1993年)和《新上海滩》(1996年)、吴宇森监制的《天堂口》(2007年)以及王晶导演的《大上海》等等。 仔细探究起来,香港电影界旧上海题材电影的兴起并非出自偶然,而是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这一根源首先源自于香港对自身身份的探寻与认同。很多学者将香港和上海的关系定义为一种源远流长的“双城关系”[7]344。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香港和上海就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会,透过香港来了解自身的优越,而香港则从上海的发展进程中学会了如何使自身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都会城市。进入80年代以后,香港作为英国的“皇冠”殖民地,经济上呈现出腾飞状态,一系列大型公众设施工程的启动和文化活动的兴盛使得香港不仅替代了上海甚至还超越了上海,同时也成为了改革开放以后的上海重新塑造自身身份的模型。香港和上海犹如相互映照的两面镜子,彼此映现自身而又相互成为对方眼中的“他者”[7]344。换言之,80年代的香港无论是经济还是国际地位都已经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上海,因此,对于香港这样一个缺乏历史根基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来说,似乎只有从20、30年代旧上海所处的国际性地位中才能看到自身的影子,寻觅到自身的未来发展之路。 此外,香港旧上海题材电影的兴起还源自于“九七回归”及世纪末来临产生的不安情绪。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九七回归”这一话题已经逐渐在香港升温,随着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不断逼近,香港的整个文艺界弥漫着一种悲观消极的论调,未来究竟何去何从港人无法确知,于是产生了莫名的恐惧与不安。另外,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长期以来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港人心中都存在着一定的“世纪末情绪”,亦即源自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千年之末的劫难意味,世纪末的临近连同“九七回归”的逼近加剧了港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未知的恐惧与不安情绪[8]。在这一氛围中,香港的影视界逐渐刮起了一股怀旧之风,于是大量的怀旧之作涌现,集中表现为对50、60年代香港自身的怀念和对30年代前后上海的怀念。诚如美国学者李欧梵所言:“50、60年代的香港经历着一个明显的‘上海化’……香港不过是上海这个传奇大都会的可怜镜像。”[7]343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当时香港作为殖民地的身份与20、30年代上海的身份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30年代的上海有着半殖民地的身份,并早已成为“东方的巴黎”,国际性的大都会,而60年代的香港正处在迈向国际性大都会的起步阶段;同时,60年代大量内地难民的涌入以及一九六七年发生的左翼暴动使得香港经历了一个动乱期,这一时期的动乱虽然比不上30年代上海复杂动荡的局势,却也有着相似之处。因此,香港电影在对50、60年代香港自身怀旧的同时,自然易于将目光投向与其身份极度相似的30年代前后的上海。由此。在寻找自身身份认同与面对回归和世纪末的恐惧与不安情绪中,香港的怀旧之风便愈演愈烈,从而激发了电影界旧上海题材电影的大量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