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中国电影批评的格局中,生态电影批评远未获得充分的揭示和展开。究其原因,大概在于许多人仍将好莱坞生态灾难大片和雅克·贝汉的生态纪录片视为生态电影的标本,从而忽略了生态电影以及生态电影批评所具有的更加深广的内涵。海外华人学者鲁晓鹏在《文艺研究》2010年第7期上发表的文章,将中国生态电影批评所面对的文本扩展到相当广阔的范围,并且提出以中国生态电影批评这一新的范式去检视中国电影参与探讨的生态问题。鲁晓鹏的这一研究思路无疑对国内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此外,美国学者斯蒂芬·吕斯特等人的研究,也旨在破解拘泥于类型形态的争执,并在生态电影批评的范式建构方面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观点。在其撰写的《分隔渐隐——对生态电影研究的定义与定位》一文中明确指出:首先,生态电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认同所有影片都毫无疑问有其文化和实质寓意”①;其次,讨论生态电影,须考虑其对于消费主义的行为和方法采取怎样的态度和立场;再次,许多电影包含着自然的思想意识,在伦理、情感和智力方面的表现甚至比某些所谓生态政治影片更令人满意。因此,吕斯特等学者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有意赞同所有影片都呈现有效的生态批评探索,因此,细致的分析可以揭示看待电影与我们周围世界的各种关系的有趣视角。”② 从斯蒂芬·吕斯特等人的研究来看,生态电影的研究正在从一种类型概念扩展为一种更广阔的生态批评意识,研究范围亦从典型的生态电影延伸到宽泛的具有生态意识的电影领域,从而将生态电影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建立起更广泛深入的联系。对于中国电影的批评者来说,生态文化的理论和思想并非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如何使用这类思想意识生产出电影生态批评的话语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 国内生态电影批评的回顾与评述 现代生态文化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伴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的现实,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世界环境大会,并发表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保护生态环境遂成为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所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早在1974年中国国务院就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然而,中国社会真正感受到由于加速工业化进程导致的生态环境的压力却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从中国电影放映史的角度,最早进入中国观众视野的“生态电影”当属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时值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了日本电影周,《狐狸的故事》与另外两部日本影片《追捕》和《望乡》同时上映并获得强烈反响。这部电影的企划和原作者高桥健是一位儿童文学家和动物保护学者,曾创作出版过《海内不可思议的探索》、《森林和生存》等作品。然而,对于当时的中国观众来讲,大概除了感受到影片神奇的童话色彩之外,很少有人会把它和环境保护、生态思想联系起来。在国内,生态电影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1983年的《电影评介》杂志,从对捷克生态电影节参展影片的简要介绍中,勾勒出工业化国家如何修复遭受破坏的环境或减少对大自然破坏的电影轮廓。 1989年,冯小宁导演的影片《大气层消失》上映,这部影片被认为是中国大陆拍摄的第一部生态电影。《电影艺术》杂志1990年第4期上发表了雷达撰写的《换一条思路——从〈大气层消失〉谈起》一文,该文是国内最早从生态环境角度展开电影批评的文章。雷达对影片《大气层消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称“它是电影创作甚至文学创作中的空谷足音。”③在文章中,雷达尖锐地批评了当时国内艺术创作者在生态意识方面的薄弱和缺失:首先,当时中国城市的污染已经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而国人和艺术家们却大多对此或者缺少意识准备,或者没有以艺术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回应,以起到警醒国人的目的;第二,艺术创作者们对生存空间和艺术空间的认知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会大大削弱我国电影艺术的视野、思维和深广程度;第三,人与自然的传统主题,在20世纪中期以后发生深刻变化,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必须以“全球意识”去探讨和表现“人类的命运的归宿”问题;第四,影片传递出“人并非自然界中的暴君和全能的领主”、“人必须与大自然相对和谐地相处,否则将招来灾祸”。最后,作为补充,雷达认为如果影片能够把人类不得不发展自身与不得不污染环境的悖论表现出来,思想的深度会更客观;解决污染的途径不是回归自然,绝圣弃智,而是在更高程度上保持相对平衡。④从总体上看,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电影界,无论是电影编导还是评论界对于电影介入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的意识还很淡漠,但是冯小宁的创作和雷达的评论文章,终究显示出中国电影界对生态环境这一世界性问题的关注和独到思考,并根据中国社会自身的实际状况,勾勒出生态电影批评的基本要素和轮廓。 进入21世纪后,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再一次引发了国内电影批评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热情。王莉丽撰写的《可可西里,彰显生态电影传播空间》(《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一文,敏锐地把握住该片所触及的生态危机命题,并将该片置于生态批评的视野之中。此后,生态电影批评的文章逐渐增多,其中包括陈力君的《中国电影生态意识的觉醒与匮乏》(《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邵霞、季中扬的《当代生态电影的现状与问题》(《电影文学》2009年第1期),鲁晓鹏的《中国生态电影批评之可能》(《文艺研究》2010年第7期),徐兆寿的《生态电影的崛起》(《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李啸闻的《生态危机下的中西方生态电影思考》(《当代电影》2011年第2期)等。此外,在《电影新作》杂志2013年第4期上,专门开辟了由生态文艺批评家鲁枢元主持的生态电影批评专栏,并在该期上发表了石迪撰写的《全媒体视域下的中国生态电影与电影生态》,常如瑜、岳芬的《生态电影的批评空间》以及严俊的《生态灾难片的末日情结》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