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6-0029-06 目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关注。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有关地方本科院校围绕转型发展问题展开了积极行动,178所联盟高校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以探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目前已经有130多所相关高校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转型发展申请报告。研究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可能效应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设计以及相关高校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可能效应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我国继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之后又一项涉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举措,不仅直接涉及1999年以来新建的647所地方本科高校,而且间接涉及千余所高校,也将会对1266所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彻底影响和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和结构,将会产生巨大的政策效应。 1.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 从人才培养类型来看,我们可以将高等教育结构划分为两种:学术型高等教育和职业型高等教育。学术型高等教育一般都建立了偏重理论和基础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而职业型高等教育则建立了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职业性人才培养体系。其相应的院校结构可以区分为学术型高校和职业型高校两种。 有关学者在论述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时,认为目前同时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现象,反映了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导致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制度性根源来自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因此,必须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实现地方本科高校由实施学术型高等教育向实施职业型(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转型[1]。按照这种论证和设计,我国将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实施转型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型教育,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那么,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将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截止到2013年5月,我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166所(含独立学院287所),其中,“211高校”116所,占9.9%,非“211高校”1050所,占90.1%。这些本科高校都实施学术型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同时有高等职业教育院校1266所,培养专科层次的职业型人才。学术型高等教育和职业型高等教育的院校数之比约为1∶1.1。按照有关政策设计,647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过转型发展将开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那么,上述院校数的比例将改变为1∶3.7,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比例将会达到1∶4或1∶5。据有关学者研究,目前欧洲发达国家学术型人才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2∶8,并且与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是吻合的[1]。从有关欧洲国家高等教育经验来看,似乎我国这次通过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而实施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科学合理的。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些欧洲国家,如德国、瑞士、荷兰、芬兰、奥地利等,它们的高等教育规模和高校数量都很小。德国高校总数为421所,包括108所综合性大学,210所应用技术大学;瑞士一共只有28所综合大学,9所应用技术大学;芬兰只有10所综合性大学,25所应用技术大学。从如此小规模的高等教育中总结出的培养学术型人才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比例(2∶8),是否适合我国这种超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值得讨论的。另外,欧洲国家大多是市场经济国家,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基本上是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高等教育自生秩序和自生结构。而我国对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往往是借助政府行政调控机制进行的。高等教育结构(学术型和应用技术型)生成方式不同,也会影响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科学性。 还需要讨论的是,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设计思想上,需要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高等学校教育与经济社会结构的关系问题。如前所述,我国目前是从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同时并存现象出发,认为原因在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是高等教育功能失调所致,因而强调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要以行业企业的现实需要为导向而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以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但是,我们要认识到高等学校教育的功能是多层面的,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为国家的基础科学创新和优秀文化传承服务,更要对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服务。公民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所以,保持较高比例的学术型高等教育,是立足国家发展长远目标和重大战略性需求,全面和科学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发挥高等教育整体性作用的必然要求。我们不能只是从眼前出发,仅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和企业用工问题为导向来规划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另外,高等教育虽然具有极强的专业教育特性,但其本质是基础性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首先应该是合格的社会公民,其次才是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高等学校教育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但它不可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也不可能做到与之完全适应。因此,高等学校教育必须要保持相当比例的学术型教育,特别是基础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即使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也要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否则,高等教育就只是“制器”而非“育人”。 2.对大学教育理念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理念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庸俗实用主义教育。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和功能观,无论在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浸染了浓厚的短期功利主义色彩。特别是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日见增加的就业压力下,来自高校内外的压力使得大学教育理念和大学教育目标出现了严重偏差,大有将高等教育改造成为“就业教育”之势,“以就业为导向”成为影响大学教育理念和大学教育目标的重要思想观念。这大大窄化和矮化了大学教育的价值。 按照目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政策设计,647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型到高等职业教育轨道,实施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转型发展,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是这项政策的目标之一[2]。可以想见,“以就业为导向”将成为我国首次开展的本科高职教育的重要办学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因为其鲜明的职业性和岗位适应性要求,其教育理念几乎完全为“以就业为导向”所主宰。200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从此之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学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将就业导向提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并且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仍在不断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和观念。这项政策的实施虽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和增强就业能力方面产生了一定效果,但也促使高等职业教育各利益相关者——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会媒体对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理解的偏差,肢解了高职教育的完整性,动摇高职教育的基础性,导致高职教育“职业性”和“教育性”的全面失衡,甚至实现了“职业性”对“教育性”的全面置换或取代。教育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被破坏,全面素质教育退化为技能教育,学校教育活动窄化为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