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6.3 & 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302(2014)03-0020-10 一、甲午:无法忘却的记忆 又逢甲午之年,近代史上那段最为惨痛、悲怆和屈辱的历史重回人们的视野。甲午战争,这场将一个老大帝国推向绝境,同时也激励东方睡狮猛醒的战争,深刻地改变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战争仅仅持续不到九个月的时间,其影响却跨越两个甲子,弥散至今。对于这场战争的影像再现及反思,也是新中国建国后战争影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直接表现或间接涉及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等内容的影视作品主要包括——电影《甲午风云》(1962年,林农导演)、《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2012年,冯小宁导演);电视剧《北洋水师》(1992年,12集,冯小宁导演)、《走向共和》(2003年,59集,张黎导演)、《船政风云》(2006年,22集,宋业明导演)、《台湾1895》(2008年,36集,韩钢导演)、《铁甲舰上的男人们》(50集,齐星导演,制作中);电视纪录片《北洋水师》(2004年,5集,中央电视台)、《甲午,甲午!》(2014年,国防大学)以及《1894燃烧的甲午》、《刘公岛上寻甲午》、《甲午海战——败战新考》、《“甲午海战”疑云》、《解密真实的甲午海战》等等。 战争片是新中国成立后产量最高,影响力最大,整体艺术成就或许也是最高的影片类型。然而不难发现,在战争片类型中,较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当代军事片等传统题材,甲午战争题材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影响力上都完全无法与另外几种题材相比。新中国成立至今60余载,甲午战争题材影片仅仅只有两部,电视剧也不超过5部。且不说甲午题材,即使是所有晚清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与其他传统战争题材作品相比在数量上悬殊之大足以令人震惊,①与近乎汗牛充栋的有关甲午战争、晚清历史的学术研究书籍相比,其数量更是少得可怜。对于影视艺术而言,这段历史似乎仍是尚未痊愈、轻易不可碰触的伤疤。正因为整体数量少,制作水平相对不高,甚至出现了国内某些甲午题材纪实类影视作品不得不从日本的相关影视作品中去获取影像资料的现象。② 对比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两者都是中、日之间影响深远的大规模战争,然而它们在影视艺术中的表现及影响力却截然迥异,究其原因,首先或在于两场战争的属性及其胜负结果的巨大差别。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对外抗争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最终取得了光辉的伟大胜利,无数可歌可泣的史诗篇章,成为塑造和激励民族精神的巨大财富,也成为了影视艺术的最佳素材。而甲午战争则是封建王朝主导下的一次最为惨痛的失败,直接将中华民族拖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虽同属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如果说抗战题材蕴含着强大的宣传鼓动功能,那么甲午战争题材主要承担的则是反思和批判功能,前者是正向激励的光辉史诗,后者则是凄风苦雨的反面教材,两者在功能属性上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它们在影视创作领域所获重视程度的不同。 甲午战争在战争影视中相对边缘的地位,还有更为复杂的深层原因。尽管晚清作为一段民族沉痛史总是与失败、衰落相联系,但它在政治、军事、文化、历史、社会、制度诸层面却包含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可供开掘的思想空间(近代史尤其是晚清史近些年来已成为史学研究的热门领域),而这一价值和空间在影视创作当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学术层面的近代史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于诸多近代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已经产生了不同以往的新观点;但另一方面,基于传统史学的近代史叙述在基础教育、大众文化层面仍有巨大的惯性。当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艺术尝试吸收学术研究的新观念时,几乎必然会引发观念的碰撞甚至冲突。2003年,甲午-晚清题材的电视剧《走向共和》所引发的巨大争议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也使得近代题材变得相对敏感,影视创作者在处理这一题材时不得不更加谨慎。 此外,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进口大片和本土商业类型片的双重夹击下,军事电影的市场竞争形势已经越来越严峻,曾长期作为主流类型的地位正逐渐走向边缘化,并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票房压力以及越来越强烈的‘影响力焦虑’”③。甲午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基本都属于历史正剧,渲染的是激昂的英雄主义和震撼人心的浩然的正气,同时不可避免也会包含某种历史悲情,这对作品的商业娱乐价值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012年的影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所经历的市场冷遇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尽管从数量上看甲午战争似乎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题材,在创作时间上也曾出现长时间的断档,当前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一题材并未被真正忘却,它一直潜伏在晚清题材、早期革命历史题材等影像叙事——从《孙中山》、《非常大总统》、《秋瑾》乃至《百年情书》、《辛亥革命》、《建党伟业》的背后,成为了叙事的潜话语与原动力。“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④正是从甲午战争之后,“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启蒙与革命才成为了不同时代的最强音。就甲午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而言,虽间或中断,却不绝如缕,尤其是进入新千年以来,它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引起的社会反响也越来越大。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特定历史的重述或建构,总是基于当下的价值立场和意识形态需要。“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⑤话语的选择与重组,历史的遮蔽、修正与改写,往往折射出的是时代性的文化症候、精神需求与现实挑战。从1962年的《甲午风云》到2003年的《走向共和》,从2012年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到2014年的《甲午,甲午!》,不同时期对于甲午战争的影像叙述,都包含着特定时期的文化政治逻辑,反映着不同阶段的社会心理,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都是基于各自当代语境的历史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