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开展若干重大课题改革试点和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的重点项目。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产学研用合作共建,完善促进行业高校特色发展体制机制是其中两项具体试点内容。2013年4月初以来,我们作为试点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对参与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的部分高校,通过座谈会、访谈和研究项目文献等方式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开展试点的高校在深度实施产学研用合作和推进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等方面成效明显,充分证明开展教育的改革专项试点方向正确;试点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和阻力,表明改革试点确已进入深水区,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尚需努力。 一、高校推进产学研用合作与促进行业高校特色发展改革试点进展的主要情况 “开展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探索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合作发展机制,建设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构建高校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和“发挥行业优势,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行业高等学校特色发展,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等试点项目的地方和高校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辽宁省等7个省、区、市和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等近30所中央部属高校,构建形成37个分试点项目。以上两个试点项目,重点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一是高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改革;二是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改革;三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的模式改革;四是高校与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 1.高等学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改革。探索高等学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创新高校办学模式的重要方面。高校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己任,培养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产学研用结合改革是整合高校优质资源,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承接高水平、高精尖科研课题,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拓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业的新空间。在大型科研项目开发实践的产学研用结合过程中,团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锻炼了科研、科技创新的队伍,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创造了赶超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产学研用结合模式改革的体制机制。 2.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改革。高校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已为我国大学广泛熟悉,其中许多高校都或多或少地进行过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但是,由于思想观念、条件和政策环境的限制,产学研深度合作的体制机制一直是个较难突破的难题。天津大学挑起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改革的重任,在探究改革目标方面新颖、探究途径科学可行,取得进一步完善深度合作机制的新进展。一是建立系统性产学研合作机制。包括资源共享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利益和风险分担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对学校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二是建立高水平产学研合作高地。依托滨海工业研究院,打造立足滨海新区,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实体性、开放式产学研示范基地。三是培养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围绕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藉助产学研深入合作,搭建培养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的平台,形成系统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长效机制,吸引一批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来校参与教学工作。 3.探索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模式。行业高校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坚持把特色发展视为生命线。如果行业高校离开特色发展而去追求大而全的综合发展模式,势必会在与其他高校同质化竞争中败北。不断完善行业高校特色发展体制机制,是行业高校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北京科技大学坚守特色发展的办学目标,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营造了有利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科研组织形式与政策环境,建立与完善了面向钢铁行业的产学研科技创新链,组建了不同合作模式下的校企联合研发平台,拓展了社会教育资源。以联合培养企业博士后等方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建立前沿、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多学科多团队交叉等方式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整体能力。在学校内部以提高产学研合作能力为重点,通过有效整合科研资源,建立多边合作、校企互动、供需结合的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与学校前沿基础研究和校企合作研究前后对接,形成完整的面向钢铁行业科技创新链,进一步探索创新体制,完善投入机制,研发关键技术,培养领军人才,实现人才与成果双重转移的校企合作模式。在现有“北京科技大学—钢铁企业科技合作组织”的基础上,继续巩固与完善产学研合作交流沟通体系建设,建立长效、稳定的行业产学研科技交流服务平台,并发挥平台的行业科技发展评估功能,综合评价国内外发展趋势,进而引导在关键核心技术和新工艺方面有重点地开展研究。 4.推进高校与行业、地方共建模式。推进高校与行业、地方共建模式是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探索。武汉理工大学推进与地方、行业共建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有:一是与地方共建研究院,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学校与湖北省武汉市共建三大高科技产业研究院,其中,武汉新港发展研究院已运转,武汉交通科技研究院将以企业化模式组建;与河北省共建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为推动河北省沙河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与江苏省共建的泰州高技术产业研究院已经运转。二是创新校地合作的“文体中心建设模式”,推动地方的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与武汉市洪山区在学校南湖校区共建武汉理工大学体育中心,2013年10月武汉市第九届城运会在此举办。三是围绕特色学科发展,组建了“长江黄金水道绿色与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四是实施教师队伍国际化能力培养工程和青年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培养工程。 二、改革试点的基本经验与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