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发展与海外电影的交流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直占据着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的重要份额,占外国进口影片的80%。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的第一个电影运动就是“清除好莱坞”①。经历了“十七年”和“文革”十年间对好莱坞电影的清除,中国电影在“文革”结束之初的电影放映的涉外国家也只是朝鲜、越南、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的影片,例如,1976年底,文化部除了重审“十七年电影”之外,也对“文革”以来引进的朝鲜、越南、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的影片进行复审,共计有45部影片被认为是“内容比较健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影片可以统一继续在国内上映②。到了1978年初,文化部复审并通过了《母亲》、《牛虻》、《百万英镑》和《警察与小偷》4部外国影片,在当年的春节期间全国恢复上映。③同年7月,又继续恢复上映了《魔盒》、《雾都孤儿》、《二十四只眼睛》、《被侮辱与被迫害的人》、《塔曼果》5部外国影片。 复审放映的海外影片尽管部分的弥补了国内对海外影片的需求,但是,由于当时意识形态的束缚,使得这些影片过于强调阶级斗争,也遭到了观众的厌倦。当时群众中有一句顺口溜“越南影片真枪真炮,朝鲜影片又哭又笑,中国影片新闻简报”。可见,当时中国电影放映中,依然遵循着政治思维大于艺术、商业思维。于此同时,随着中美建交和文化交流,中国也步入了对好莱坞的引进之路。 一、《中美文化交流协定》及其“美国电影周” 1972年,继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1979年1月,《中美文化交流协定》作为中美建交时最先签署的三个重要文件之一,也确定了两个官方和民间文化交流的往来框架,其中,该协定也涉及了与中国电影交流的内容。这一协定的签署对当时敏感的好莱坞来讲无疑是打破中国当时封闭的电影市场的一个难得的机遇,因为,他们充分的意识到中国电影市场是一个其亟待开发的新兴市场。 在尼克松访华和《中美文化交流协定》签署期间,中国对好莱坞的访问首先是从技术交流作为突破口的。例如,最初应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的邀请,文化部于1978年10月派出以苏云为团长的中国电影技术代表团参加年会之余,也重点考察了美国的影视技术现状,进而了解好莱坞电影制片厂的情况。与国内试探性的做法相反,好莱坞开始积极探讨如何开发中国电影市场问题,他们讨论着应不应该去了解中国电影市场、应该采取怎样的一个方式来进行。因此,1979年5月,美国电影协会主席杰克·瓦伦汀带了好莱坞重量级的企业来到了中国,当时接待他的是文化部副部长王阑西,之后由电影局长陈播主持会谈。其时,以杰克·瓦伦汀为首的代表团提出来说由美国出资,先在北京后在上海建设现代化的电影院,但条件是影院必须全年全部放映美国影片,影片可由中方挑选,票房收入按比例分账;而我方给与的答复是不能保证全年放映美国片,对美国片只能有选择的采取买断放映权的方式,不能采用分账的方法④。很显然,这个协议对于国内的电影事业管理范畴中是不可能被允许的,但是,从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美国电影界的精英们首先从电影院的建立着手,即先从放映体系到对影片进行选择,再到进行分账这么一个商业逻辑去思考与中国电影的合作。但是国内在改革开放之初采取了很谨慎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情的,因此好莱坞的试探之行让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跟中国的交流是应当换一种方式。 1979是整个中国80年代即将开放到来的前夜,也是推动整个中国打开过门、对外文化华交流、思想解放、改革创新的一年。这一年的12月30日,中国电影公司恢复原名“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同时成立了中国电影输出出入公司。1980年3月,国务院任命陈荒煤为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工作。这些机构和人员上的变动为此后的中国电影的管理上理顺了关系。 此后,《中美文化交流协定》在电影方面带来的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两次的“中美电影周”的活动。也就是说,新时期之始,中国对好莱坞的接受是从“美国电影周”的活动中开始的。第一次“美国电影周”的活动是于1981年的5月由对外文委和文化部联合举办的,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西安5个城市放映了故事片《雨中曲》、《原野奇侠》、《猜猜,谁来赴晚宴》、《黑驹》和大型动画片《白雪公主》。中国电影官方所选择的这五部影片让好莱坞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这5部影片中只有《黑驹》是13年以内的而且是被认为能够反映当代美国电影水平的影片。而其他几部影片中,《原野奇侠》和《雨中曲》是好莱坞50年代出品的经典类型片,《猜猜,谁来吃晚餐?》则是好莱坞60年代出品的影片,《白雪公主》更是好莱坞30年代的电影。对于这些影片的选择,当时好莱坞的《洛杉矶时报》采用了“平淡无奇”这四个字来形容⑤。然而,这次中美互动的电影周加深了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了解。此次公映的《白雪公主》更是迪斯尼公司捐赠给中国放映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深度的与中国合作。 时隔四年,第二次“美国电影周”是于1985年4月,在北京、长春、成都、上海、广州这5个城市举办的。该活动放映了《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矿工的女儿》、《转折点》、《星球大战》这5部影片。同时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金·艾伦为首的美国电影代表团一行13人,也来华参加了此次电影周的活动。这些影片中,受到当时的各种媒体的讨论、获得好评,并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尽管这两部影片中展现性的场景应国内的要求在放映之前就被删掉,但是由于这两部影片涉及的是家庭伦理和社会话题,在国内产生了共鸣,尤其得到了中年观影人群的重视。但是对于一般的年轻一些的观众来说,《星球大战》则更具吸引力。 从这两次“电影周”的举办中可以看出,首先,当时国内在对美国影片选择上采取的是审慎的态度,尽可能的让影片与当时国人接受程度相一致,例如,尽量引入一些中国观众对家庭伦理话题、社会阶级矛盾等不涉及过多的意识形态争端的影片。第二就是在观影人群的选择上。两次中美文化周的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够看到这些影片。因为当时能够放映这些电影的只有上述的几个有限的省市,并且对这些城市中观看的人群也是有所选择的。总之,当时国内对引进好莱坞影片时所采取的策略和态度都是相当谨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