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180(2014)02-0120-07 尽管越南是一个电影小国,但在1959年之后,尤其是“文革”时期,越南电影不仅成为中国大陆社会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当时的亿万观众保持了长达二十年的历史共时性依存,就像朝鲜电影与中国大陆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那样,血浓于水、荣辱与共、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从现在为数不多的资料看,1951年,中国大陆就与越南联合拍摄了一部名为《战斗中的越南》的长纪录片(张寥林、阮月眉联合导演)[1],而越南出产的第一部故事片《同一条江》(1959)在次年即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后在大陆公映。从译制的时间和数量上看,大陆20世纪60年代(1960~1965)译制的越南电影有9部,即《同一条江》《阿甫夫妇》《中线炮火》《纪念品》《白烟》《金童》《义静烈火》《年轻的战士》《浮村》。20世纪70年代(1970~1974)也有9部译制后公映,即《森林之火》《前方在召唤》《战斗在继续》《阿福》《回故乡之路》《琛姑娘的松林》《山村女教师》《小火车站》《火》②。 这些越南电影的密集和反复放映主要集中在“文革”时期,对大陆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也基本是在这一时期。原因是“‘文革’十年浩劫特别是前五年文艺百花凋零,在人们听八个样板戏听得耳朵眼儿起茧子的情况下,进口公映上述国家的一些影片也算是来点儿花样,禁锢的铁幕还留下一丝缝隙,譬如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有《海岸风雷》《宁死不屈》《伏击战》《第八个是铜像》等,同志加兄弟的越南有《阿福》《回故乡的路》《琛姑娘的松林》等。还有两部苏联老影片《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放映率更高,与国产老电影‘三战一队’享受同等待遇——只有你不想看的时候,没有你看不到的时候”[2]。 单就这18部越南影片而言,其主题、题材和内容大致可以用三个“争”来概括,那就是战争、抗争、斗争。“战争”指的是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包括顺带提及的越南人民抗击法国殖民者的光荣历史。“抗争”表现为对因为战争造成的恶劣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生产环境的抗争。“斗争”则是越南人民和敌对势力,包括本国敌对势力、反对势力、落后势力之间的斗争,包括思想和意识层面的对立和交锋。 鉴于中国大陆和越南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上的高度一致,这些影片在整体上成为大陆模块化政治思想教育样本的同时,又成为官方引导民众认识外部世界——外国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宣教平台。换言之,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一样,1979年前进入大陆的越南电影,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以特定的方式,印证、影响了中国大陆民众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以及与之相应的艺术观和审美观。1967年出品、1972年译制的《琛姑娘的松林》正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一、越南电影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电影的简单比较 越南电影的三“争”特色整体上正好对应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大陆的社会思潮和官方口号。譬如,“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阶级敌人斗,其乐无穷”;“七亿人民,不斗行吗”等等。这既是毛泽东“斗争哲学”的典型体现,也是贯彻、体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大陆社会现实方方面面,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当中的人生指导思想理念。“人定胜天”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置方式,“亲不亲,阶级分”,用于对待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矛盾——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文革”时期的大陆电影中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如果有“中间派”,那一定是糊涂虫,不是敌人利用了,就是后来被“我们”争取过来、改过自新了的。这样的社会心态反映了当时中国大陆的价值评判和取舍标准并延续多年)。面对矛盾和分歧,只有一种解决方法即斗争解决。用毛泽东的一句话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如果从主人公成长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些越南电影还可以粗略地归为两类。第一类是男人版,以《回故乡之路》(1971)为代表,影片写一个越共战士孤身一人和强大的美军斗智斗勇。这个故事相当感人,其内在的张力不亚于英、美同年拍摄的《墨菲的战争》(Murphy's War,1971),后者讲的是一个人独自对抗强大的德国潜艇,最终大获全胜。第二类是女人版,代表作就是《琛姑娘的松林》。事实上,这个影片的主题是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微妙的心理刻画,只是后半部分的情节被生硬地归位于主题先行的叙述模式。 虽然同属于亚洲电影和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也都曾经在历史上拥有同一个文化宗主国,但越南电影和同时期引进大陆的朝鲜电影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近现代的朝鲜,其历史和文化在传统上受到了中华文化约束,又接受了日本的殖民改造,因此,朝鲜电影就难免对威权形象的无条件尊崇。这也是为什么朝鲜的大量影片在具有明显的东方悲情主义色彩和基调的同时,又能非常轻松地与中国大陆“文革”时期的艺术形态和社会心态,以及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个人崇拜的社会基础融洽一体、无缝对接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进入近现代的越南,由于受到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文化的长期侵入,其中华文化的接受、浸透和熏染,更多地成为其本土文化的背景性存在,继之而来的是更为现代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洗礼。虽然这些洗礼都不乏血与火的暴力媒介,但不能否认的是,越南的历史和文化在近现代逐渐脱离了单一品质的继承性质。尤其是越南战争期间,东西方政治势力和文化潮流成为第二种形式的多元介入。因此,在越南的电影中,也相对缺乏朝鲜式狂热的个人崇拜;或者说,电影中类似的痕迹虽很明显,但远不能与中国大陆和朝鲜电影相比。譬如,如果按照朝鲜电影的逻辑,《琛姑娘的松林》会这样处理军车因为大弹坑不能前行的问题——领导过来说:“胡志明伯伯教导我们说,我们一定能打败美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