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努力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就成为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战略的主要依据。然而,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结构开始整体性变迁,造成了农村空心化现象。对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村民自治以及乡村社会秩序维护等,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农村日益萧条,农村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出现断裂。十八大后,政府继续把“农村建设”作为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中国21世纪迈向现代化目标的主要措施。十八大在进一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的前提下,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这一背景下,推进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之一就是进行“集聚式”思维下的农村产业化建设,以农村产业的发展实现人才、资金、技术、知识、资源回流和集中,运用农村的“产业化”来解决“空心化”所带来的问题,实现农村社会发展的重构,进而为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做好基础准备。 学术界对农村“空心化”的研究可谓卷帙浩繁,以“CNKI数据库”作为文献检索的来源数据库,以“农村空心化”、“空心村”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可查阅到文献636篇,这些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起初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空间层面上乡村聚落空心化的土地闲置废弃、村庄建设外扩内空。张昭认为,空心化是村庄面积盲目扩大,新住宅多向村外发展,村庄内部出现了大面积空闲宅基地的一种特殊结构布局的村庄,村庄合并开发耕地、空闲宅基承包开发、旧宅基利用建新宅基、新增乡镇企业占用旧宅基四种模式可供农村空心化治理选择[1]。程连生认为,空心化是因农户纷纷向原聚落周边拓居致使原聚落住宅空置、坍塌而逐渐形成,有偿收购废弃宅基地、抑制空间欲望膨胀、制止聚落扩张是杜绝空心化可供选择的方法[2]。薛力认为,空心化在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的条件下村庄建设与规划管理体制不协调引起的村庄外围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分异现象,整治的重点是要处理好村落间的关系,推行迁村并点的政策[3]。刘彦随认为,农村空心化是指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原宅基地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不良演化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如管理制度缺位导致宅基地审批不严,乡村规划缺失导致村庄无序扩展以及农村建设投入缺乏导致村内环境恶化等[4]。 随着农村空心化的不断演进,对空间层面的研究持续深化的同时,学者开始关注人口因素下的社会层面空心化,总体上来说,各学科领域、各学者的研究都认为,农村空心化是由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快速减少,资金、技术等流动性较强的要素资源随着农村人口减少或外迁而流失造成的,其本质是农村地域的整体退化。虽然学者视角不同,但都认为进行农村社区建设是其主要路径,要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土地经营制度创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促进村落居民参与等具体方面入手,例如黄词捷从有计划、有步骤地回归农村视角[5],赵康从社会资本构建的视角[6],肖娥芳从城乡一体化视角[7],岳永兵从城市经营理念视角[8],丁首江从金融支持的视角[9],苟天来从农村社会网络构建的视角[10],李梅华从乡镇政府角色定位视角[11]等等,这些研究基本从“非经济性”进行农村空心化研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集中指涉于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层面进行农村“空心化”将是一个崭新而有价值的课题。下文,将首先进行农村“空心化”的内在机理解析,明确其内涵及其生成过程,然后将从经验层面就农村“空心化”对村落社会发展影响进行剖析,将这种抽象的影响放置在村落社会系统中考察,使其更加具体化、感知化,最终提出应对农村“空心化”的“产业化”发展战略。 二、产业化视域下农村空心化的内在机理解析 1.农村空心化的基本内涵 关于农村空心化的基本内涵,学者在认识上主要存在两大派别:一是从地理学或建筑学角度研究聚落空间上的变化规律,认为农村空心化是由于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进城等引发的“人走屋空”,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形态[12];二是从农村人口外流角度研究村庄的发展生态,认为农村空心化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村多数是妇女、老人和儿童的“386099”现象,农村人口数量、质量下降、年龄结构比例失调,进而资金、技术、知识、人才等资源大量流失而导致乡村治理手段的匮乏以及乡村发展的困境,主要以黄词捷、肖娥芳、苟天来等为代表。然而,笔者认为对于这一内涵的论述应当本着全面、宏观的意念进行,它是一个集空间、人口、社会层面于一体的社会“怪胎”,既是农村居住空间与聚落的变化过程,也是农村人口外流的过程,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农村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管理、社会心理等方面出现的滞化、弱化、退化现象,是农村社会整体性的衰落与凋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