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2-0181-04 2013年5月,新改编的41集电视连续剧《赵氏孤儿案》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好评。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在开播之初就告诉我们这是“一桩惨案”,但讲述的却是“千古忠义”。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剧同元代戏曲、近年来的电影以及其他剧改编的不同。 孤儿赵武被迫害和遇救的故事是春秋时期的一段历史事实。元代戏曲家纪君祥在司马迁《史记·赵世家》的基础之上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此后一直流传不衰。1755年法国大文豪伏尔泰受到《赵氏孤儿》的启发,写了一部五幕诗剧,名为《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后轰动一时。2010年,著名电影导演陈凯歌又将其搬上银幕。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正如戏名,凸显的是“复仇主题”和“善有善报”的大团圆结局。电影《赵氏孤儿》则凸显了人性的挣扎和对“复仇”的不同理解,由此也改写了中国古典悲剧的结局。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则是对元杂剧和电影的更大超越。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这个故事的年代。虽然这个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但由于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更重要的是价值观与叙事视点的不同,导致同一个故事呈现出在观众面前大相径庭。可以说,在此,叙事视点起了重要作用,因为“叙事视点不是作为一种传颂情节给读者的附属物后加上去的,相反,在绝大多数现代叙事作品中,正是叙事视点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1](P159)。 在故事层面上,电影和电视剧都把程婴设定为民间医生,换子救孤,投奔屠岸贾门下抚养赵武长大,最终报仇。但电影、电视作为两种不同的传播媒介,加之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因此对同一个故事的改编也就必然有所差异。相对于电影,41集的电视连续剧《赵氏孤儿案》势必要增添更多的内容,例如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事件改编和增添等。不过,两者最主要的不同则是对于程婴“舍子救孤”的动机表现和其对人物的理解和塑造上。电影《赵氏孤儿》在现代的基础上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进行颠覆,把程婴的主动献子改为被动献子,程婴的救孤行为从主动变为一种被动的无意之举,消解了程婴“舍子救孤”的大义精神和崇高内涵。与元杂剧中的程婴“舍子救孤”的义举也相差甚远,改变了人们对故事原有的认知,因此一直以来影片饱受争议。而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则秉承遵循历史的宗旨,充分展示了程婴身上所体现的“忠义”和“仁爱”精神,不但将程婴主动献子的义举表现的淋漓尽致、催人泪下,同时电视剧通过情节的设置详细刻画了程婴在“献子”之前的种种“忠君”“爱国”之举,交待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使我们对于程婴做出选择的原因和他选择后在漫长等待中的煎熬与压抑、痛苦与忍耐有了深入的理解。由此也更激起我们对剧中那些为了救助他人而牺牲自己,为了忠于自己的理想去慷慨赴死的仁人志士的敬仰之情。可以说该剧很好地体现了编导要传承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创作意图。 一、忠义之举的悲剧体现 《赵氏孤儿案》是一部有别于西方悲剧的、具有明显民族传统特征的历史悲剧,其民族特性突出体现在其中所蕴含的悲剧感和伦理道德精神。西方悲剧有强烈的个体意识,而中国悲剧往往表现悲剧人物高度的自我牺牲精讯《赵氏孤儿案》的悲剧感体现在悲剧主人公赴汤蹈火的忠义行为,他们的忠义之举也正因如此成就了作品的崇高性、悲剧性。在元杂剧中,只是记述赵氏一门乃世代忠良之臣,但是对于赵氏赵朔的“忠”和“义”并没有详细以事实展示。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内也只是对赵朔一笔带过。而《赵氏孤儿案》则秉承元杂剧的悲剧色彩,对忠臣赵朔的“忠”“义”行为进行了具体刻画。尤其在电视剧前十几集中,通过塑造赵朔的“忠义”“仁爱”之举,为后面人物的出场及舍身救助埋下伏笔。在剧中,我们看到赵朔时刻都在为晋国的安危着想,尽忠职守。他主动请缨对抗秦军,由于中途散粮耽误会合的时辰,知道自己难逃国君治罪,但依然自制囚车回到都城请罪,表明忠心。此后国君由于惧怕赵朔功高盖主又设计要他交出虎符,骗他交出兵权。此时赵朔虽已察觉,但为向国君证明自身清白,赵朔没有退缩,致使国君以叛国罪下令诛杀赵氏一族。无疑赵朔所谓的忠,在今天的观众看来可能是愚忠,但正是他的忠良及最后被奸臣陷害的悲剧命运让人唏嘘不已。 元杂剧《赵氏孤儿》无论是以孝为主导的元刊本,还是以忠为纲的明刊本,都保持义的思想,通过舍生取义的群体行为唤起我们崇高的悲剧美感,其道义担当精神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在电影和电视剧中,程婴都被设定为一个平凡的医匠,但对于程婴的义的表现却大不相同。电影版的《赵氏孤儿》颠覆了元杂剧的本义,用陈凯歌的话说是“用现代人的意识去颠覆传统的伦理道德”。因此从一开始把程婴定位于一个地位卑微的郎中,因为庄姬夫人看病阴差阳错的被动地卷入到一场杀戮之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抱走赵孤,而后更是无意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这就改变了元杂剧中程婴鲜明的忠义形象。影片中程婴确实救了赵孤,但只是被动地举动,只是一个小人物的一时善良的义举,而最初程婴并不是愿意这样做的。电影《赵氏孤儿》狭隘地把当代意识等同于个人主义,颠覆了元明戏曲始终不变的义的思想内核,英雄群像坍塌,悲剧美感被消解。 其实电影的改编是从现代意识出发,想展示大多数人所不理解的也是百年来一直被讨论的话题:程婴为什么就能牺牲自己的儿子换他人孩子的性命?世上真有如此之人吗?因此电影用不一样的视点和价值取向,试图来回答这个问题去让人相信。但在电视剧《赵氏孤儿案》一开始,编剧就表现了程婴为了晋国冒着危险千里迢迢从楚国来晋国报信,甚至丢下怀孕的妻子,从一开始就让观众看到程婴的爱国之心。这是对程婴之后众多义举的一个很好地铺垫,也是电视剧中对于程婴最终会牺牲自己的儿子替换赵孤赵武的一个伏笔。之后,赵朔放弃卑南救了程婴的性命,程婴就此感恩,追随赵朔。在“地道”事件中,程婴机智地化解了国君与赵朔的矛盾,使国君对赵朔重新信任。在散粮事件中,程婴帮助赵朔从楚国借来军粮,再次为赵朔化解危机。程婴以他的才智一次次尽职尽忠地为赵朔出谋划策,尽管有报恩的成分在里面,但却透露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儒生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