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喜人态势:电影产量、票房和人次持续增长。影片题材和类型虽然仍比较单一,但多元化萌芽正在形成。好口碑影片虽然不多,但创作新人年年有,呈现出比较健康的局面。2013年中国电影观众总人次为6.134亿,同比增长32.4%;总票房217.69亿元(35.7亿美元①),同比增长27.51%,成为规模上仅次于北美地区(2013年票房109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到2013年底,我国共有银幕18195块,2013年共上映中外新片305部,其中有61部进口影片,244部国产片。在新上映的国产片中,33部票房超过1亿元。217.69亿的总票房中,国产片收入127.67亿元,同比增长54.32%,市场份额占58.65%。与其他非美国家相比,中国的国产片市场占有率算是相当高的。我们可以从产业和创作两方面来盘点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和问题 (一)产业链上游的制片 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2013年国产片产量平均为617部,与产业化改革之前2002年100部的年产量相比,进步是巨大的。2013年的故事片产量为638部,比2012年下降,是合理调整的结果,因为近年来我国制片生产中品质低劣的影片较多,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以2012年为例:根据2011年国家电影局对当年生产的558部影片中的250部抽样统计得知,全年电影的平均投资成本约为900万/部。以2012年通货膨胀率3%计算,2012年的电影平均投资成本约为927万/部。2012年(可与2011年比较的)国产故事片总量为653部(不含电影频道的92部影片),计算可知2012年的电影总体投资约为61亿元。2012年国产影片票房为82.73亿元,减去8.52%的专项基金和税收,为75.68亿元。再扣除影院、院线和发行公司的分账,制片方真正在票房上的收益约为28亿元。尽管片方还会有影院之外的扩窗发行和后产品销售收入,但总量并不多,片方的资金回收八成以上要依靠影院发行。将影院回收的资金和投资总额比较,可得出结论:尽管每年都有投资回报率很高的影片获得高票房,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电影制片业是亏损的,提高制片行业整体的投资回报率仍然是电影产业健康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当然,不排除某些投资方投资电影并不在意是亏是赚,而是注重通过拍电影获得其他方面的收益。 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电影的基本情况:票房、人次和产量都是增长的,这说明了产业大局面的繁荣向好。但是,看单片产出则有问题:2013年有79部电影票房超过1000万元,排名第79的是一部跟风之作《叶问:终极一战》,票房1020万元。从2013年8月起电影业“营改增”改革后,片方的分账比之前更少了:总票房先扣去11.3%的增值税和电影基金,剩下88.7%。以此为总量制片发行方拿其中的43%,则实际仅得原始票房的38.14%。这38.14%的票房分账收入,制片发行方除了要用来回收制片投资,还要支付拷贝费、宣传费和发行费。票房1000万元的影片,制片发行方仅得381.4万元。很显然这个数字远低于国产片的平均投资额,这样的投资是无法拍出一部制作品质中等的院线影片的。制片方的困难可想而知。
从市场主体看,目前我国电影制作公司超过1000家,电视剧制作公司超过3000家。但大部分电影制片企业由于缺乏纵向产业链分散风险,缺乏横向多元化业务对冲风险,抗风险能力较差,如果遇到大投资项目失利的情况,就很有可能面临巨大亏损甚至倒闭的危险。尤其是一些中小制片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较弱,没有全产业链的支持,属于单项目、单制片业务作战,很难凭单一业务、单一项目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比如出品了《画皮II》的麒麟影业,虽然创下了7.2亿元的票房纪录,而且以核心制片团队主导项目运作的制片机制,为业界提供了改革“导演中心制”的新经验。但之后出品的电影连续亏损,公司的持续经营产生巨大的危机。 制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差,根源是制片企业的经营环境差。中国的制片企业面临强大的经营压力。首先,高额的税费和不合理的票房分账挤压了公司的盈利空间。其次,严格的内容管制对于电影创作有显著的影响,影片项目开发面临着很大的政策风险;再次,电影相关的保险业务,尤其是完片保险发展滞后,加大了制片企业的风险;最后,电影制片企业面临着行业壁垒,导致跨媒体的传媒娱乐集团难以形成。 (二)发行和营销 从发行环节看,目前我国电影的发行方式主要有五种:第一,投资出品加发行。这是目前我国大发行公司主要的发行模式,类似于好莱坞六大公司的模式,大发行公司同时也是投资公司。国内的排名靠前的发行公司多数在业务模式上模仿好莱坞六大,所以投资发行是其主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从项目研发开始介入,参与制片投资并负责发行,比如光线出品发行了《泰囧》。再如,中影股份2013年出品加发行约10部影片,以宣发代股份出品模式的发行近20部。第二,专业发行公司的代理发行。缺乏发行体系的制片方负责宣传营销部分,专业发行公司代理发行部分,按一定比例提取发行代理费。发行代理费一般为发行收入的10%左右。比如2013年中影股份代理发行了100多部影片,光线没投资制作却发行了《中国合伙人》。第三,保底发行。制片公司与发行公司共同商定一个票房保底线(通常是制片公司对影片的最低票房预期或者是保本线),发行方预先支付保底费并垫付前期发行宣传费用。②实现保底票房之后的票房分成,发行方占较大比例,比如《小时代》票房大卖,盈利最多的是以保底发行方式发行该片的乐视影业,因为保底线之上的票房,乐视分成为50%。第四,买断地区版权发行。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国内发行公司对进口批片的发行。所谓批片,是指批量进口的买断地区版权影片,国内片商以固定的价格把国外影片的大陆地区放映权从国外片商处买断,而国外片商不参与票房分成。现在每年我国进口批片的配额在30部左右,批片多数是好莱坞六大公司之外的多样化的影片,“卖相”比不上好莱坞大片,且多数批片的国内发行滞后于全球。国内只有中影和华夏两家公司拥有进口片的发行权,其他公司可以协助推广的名义发行批片,在购得版权后找中影、华夏合作获取进口配额。2010年的《敢死队》以50万美元左右价格买断版权,获得2.15亿元票房;《伯纳德行动》以不到10万美元买断,获得1000多万元的票房。2010年《敢死队》大卖之后批片价格猛涨,亏损案例增多,比如《艺术家》370多万元被买断,但票房却不到400万。第五,进口大片的分账发行,这只能由中影和华夏垄断经营。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例,该片最终票房约为5.68亿元,按照25%的分账所得,出品方20世纪福斯将收到2300万美元的票房分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