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促使各行业竞争者优胜劣汰,这是市场经济自主选择的必然结果。在保证利润的同时要想获得有相对竞争力的价格,企业不得不考虑控制产品的成本。 一、企业物流的含义 企业物流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销售以及伴随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企业物流是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它是企业生产力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第三利润”的源泉,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如果把企业物流圈定为一个综合的、独立的物流系统,这个大系统可以划分出若干物流子系统。按照企业经营活动的环节,企业物流可以分成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及再生物物流等不同的类别。虽然这些都是由物流各种活动构成的,但是,这些物流活动所需要的物流平台条件、物流管理方法及物流组织等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在物流管理方面区别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这些物流子系统的具体系统目标是不相同的,为实现不同的系统目标,需要不同的组织方法和管理手段。企业物流又可区分为以下不同典型的具体物流活动:企业供应物流、企业生产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废弃物物流等。 企业物流可理解为围绕企业经营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业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转换—产出,对于生产类型的企业来讲,是原材料、燃料、人力、资本等的投入,经过制造或加工使之转换为产品或服务;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讲则是设备、人力、管理和运营,转换为对用户的服务。物流活动便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相对于投入的是企业外供应或企业外输入物流,相对于转换的是企业内生产物流或企业内转换物流,相对于产出的是企业外销售物流或企业外服务物流。由此可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的活动。 二、基于不同视角的企业物流利润来源分析 1.基于物流成本的企业物流利润来源分析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的活动,物流成本就是用金额评价物流活动的实际情况。现代物流成本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囊括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上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 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是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控制是对成本限额进行预算,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限额加以比较,纠正存在的差异,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 一般地对物流成本加以控制可采用生产率标准、标准成本和预算检验物流绩效等方法。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全面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管理技术,使企业在产品企划与设计阶段就关注将要制造的产品成本是多少,战略成本管理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成本。 作业基准成本法(简称ABC)就是按照各项作业消耗资源的多少把成本费用分摊到作业,再按照各产品发生的作业多少把成本分摊到产品。利用ABC法可以优化作业链,减少作业消耗,提高作业质量,并在整个作业生命周期内进行战略成本管理。 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分析,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种: 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的运输手段,从而降低配送成本。 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降低投资成本,企业把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缩短商品在途时间,减少商品周转过程的费用和损失。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直供上线,实现零库存,降低成本。 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企业采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加强企业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并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全生命周期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业员工具有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对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实现供应链管理。通过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实现物流一体化,使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2.基于物流功能要素的企业物流利润来源分析 现代经济领域中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流通效率的竞争。特别是从制造业的再生产过程来看,产品处在制造环节的时间越来越短,而绝大多数时间处在流通环节,大约占85%~90%。因此,流通速度和效率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经济效率的高低。同时,流通还具有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中国流通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 在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物流理论,认为第三利润的开发主要是节约物流费用和开发物流的增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