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14)04-0054-07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电影女演员群体在上海诞生并迅速崛起,成为影响都市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力量。然而,直到1920年代晚期,女明星在大多数人跟中仍然是很不高尚的。对都市男性观众而言,她们是欲望的载体,与戏子、舞女、娼妓等以色事人的女性娱乐从业者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总体说来,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女演员虽然占有丰富的社会资源,领一时风气之先,但她们仍然不被尊重,并没有实现社会身份的变迁。[1] 进入30年代,电影女演员的境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自五四运动以来,锐意改革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便致力于建立现代化国家。“九·一八事变”、尤其是“一·二八事变”以后,随着国家民族矛盾的日渐升级,他们的这一愿望更加强烈。经历了1910—1920年代的探索,至30年代初,国产电影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吸引了左翼人士、国民政府及现代派电影人等不同派别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参与到国产电影的制作中,他们都试图对国产电影施加影响,将它作为传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工具。[2]在这种背景下,国产电影逐渐摆脱了纯粹商业娱乐的庸俗化定位,成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与此同时,电影女明星被强有力地纳入到精英文化的话语中,改革思潮要求她们摆脱欲望载体的角色定位,将她们重新定义为文艺工作者。前者使大众沉迷于性享乐,而后者则使大众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复兴问题,借此电影女演员便有了一个发展其艺术家身份的机会,与其他的女性娱乐从业者区别开来。到3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女明星是一个令人尊重、羡慕、甚至是高不可攀的职业群体。1935年,一位小报记者在文章中不无感慨地写到: 女明星就是这么一个又尊贵又神圣的职业……电影这一个职业就是那么高不可攀的东西,要是有机会肯让她们露一下脸的话,那真是死也瞑目的……可是,在五年之前,女明星这一个头衔就没有现在这么的吃香……大概不是说是吃影戏饭的,便是称为影戏戏子……和唱文明戏的戏子一样,凭着姿色给人闷得慌的时候解解闷,如此而已。”[3] 更有一位记者十分直白地指陈:他宁可自己的夫人“充任一个月薪四十元的小演员,却不愿她去做一个月入千金的红舞星”,因为“影星和舞女的鸿沟是很明显的,前者以艺术滋养社会,后者以色态身体供给一部分肯花钱的人玩抱。”[4] 另一方面,对电影女明星的商业化消费发展到一个更高的程度。高度发达且价格低廉的都市大众传媒将电影女演员充分暴露在公众凝视之下,把女演员打造成光彩夺目的明星,极高地提升了她们的知名度。女明星在继续影响着都市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同时,也承载着都市男性观众关于“理想爱人”的想象。 总的来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都对1930年代的电影女明星产生了强劲的影响,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女明星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各种力量也寄予了她们与往昔不同的期望,对她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将借助主流报纸、小报、电影杂志、妇女杂志等史料,考察30年代左翼精英及都市男性观众对女明星形象的建构,以及电影女演员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交互作用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寻电影女明星在此间的主体意识。 一、文艺工作者:左翼话语下的电影女明星 20世纪20年代,鸳鸯蝴蝶派的爱情片和飞行吐剑的武侠片始终是国产电影的主要题材,赢得了上海都市观众的喜爱。至1930年,武侠片达到它的全盛时期,《火烧红莲寺》风靡一时,各电影公司争相制作“火烧”、“大闹”主题的片子,受到都市观众的追捧。[5]文化精英对此类题材的影片不屑一顾,许多人都认为国产电影难登大雅之堂。然而,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攻击了上海之后,观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厌倦了纯粹娱乐的武侠片以及鸳鸯蝴蝶派电影,迫切希望观看具有爱国意识和现实意义的影片。观众喜好的改变直接影响了电影制作的风格,为了抓住观众获得商业利益,不少电影公司开始寻求新的发展策略,吸纳一些锐意改革的知识分子参加到国产电影的制作中。而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候也注意到了电影作为宣传工具的作用,加强了对电影的关注,开始有计划地影响电影的创作。[6]在这一背景下,左翼知识分子大量进入私营电影公司,以反映社会矛盾和下层社会痛苦呻吟的材料为题材,编写了一批“大众化”的电影剧本。[7]左翼文化力量的介入,改变了电影界的风气,使很多有文化的人改变了对国产电影的鄙夷态度。 左翼电影制作人几乎都是男性,如同晚清民初及五四时期的男性文化精英一样,他们也将“新女性”的养成和“妇女解放”的实现看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虽然与20年代以女性为中心的鸳鸯蝴蝶派电影的诉求完全不同,但与女性相关的主题仍然在左翼电影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甚至可以说,左翼电影人是借助在电影中塑造不同的女性形象,来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8]在这一背景下,左翼电影人对女演员及其表演寄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逐渐形成了要求她们进行“本色”表演的准则,要求女演员在银幕上扮演与自己相仿的角色。[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