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552(2014)02-0053-08 2010年年底,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市中心的一家商业影院,举办了“阮玲玉电影回顾展”,公映8部阮氏主演的影片,其中包括“首次在大陆放映的《恋爱与义务》”②。根据公映影片的片头导语,拷贝来自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馆藏、台湾“国家电影资料馆”复制保存的胶片,并特别说明原胶片是民国八十三年(1994年)元月在乌拉圭发现云云③。 据说《恋爱与义务》出品当年(1931年),即由法国人购得拷贝,成为中国第一部出口欧洲的“巨片”[1]。影片根据“原籍波兰、就学巴黎、后定居中国的罗琛女士的一部描写中国家庭、社会病态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由于罗女士久居他国,‘伊以另一眼光,批评吾国社会,有为吾国人所不能见到者’,因而其描写‘反较吾人为公允透彻’。罗明佑、黎民伟对此小说十分欣赏,便嘱朱石麟任编剧,卜万苍为导演,将其搬上银幕”[2]。“影片上映后,反响十分热烈,一时观者如潮、好评如潮,阮玲玉‘一人饰演母女二人’更是成为影片的卖点和看点,卜万苍进联华的第一部作品也因之一炮而红”[1](184)。 对影片的定性,编剧朱石麟的两点声明值得注意。首先,《恋爱与义务》讲的是“欲望和理智的冲突”:“凡浸在‘恋爱’里的人们,他们的‘义务’常常是扔在脑后的。他们的‘理智’是常常会被‘欲望’——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杀得片甲不留的。他们不由自主地会走上了歧路,虽然他们的残余的理智还能辨别他是错了”;其次,影片“对于旧式虚伪的礼教,有暗示的反对;于新式的浪漫生活,有明显的抨击……它绝不是仅仅一部嬉笑怒骂的好小说,实在是一篇经世济略的大文章”[3]。当时的研究者,其实已经领悟了影片的实质,认为《恋爱与义务》“充满了新的气象,所以能够博得社会的同情而成为国片复兴的先声”[4]。 1949年后,大陆学术界对中国早期电影研究的态度和角度,无论总体还是个体,无不严格遵循官方意识形态的规划。譬如对《恋爱与义务》的如下评价:“这部影片,表面上似乎是在分析所谓‘恋爱’与‘义务’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却是通过杨乃凡的不幸遭遇,宣传了贤妻良母的封建道德的绝度权威与不可动摇;它虽然也一方面批评了封建婚姻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激起了观众对主人公的同情,但另一方面,杨乃凡在反抗了封建婚姻之后,到头来,仍然不能不求黄大任照顾平儿,这无异于是对观众宣布,反抗、奋斗都是没有前途的”。[5]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陆对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开始复归本位。譬如把《恋爱与义务》与《野草闲花》、《桃花泣血记》等影片并列,看作是“体现‘国片复兴运动’创作成就的代表性作品”[6]。具体到影片本身,一方面,认为这是“朱石麟寻求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宿的最佳载体。在对西方思潮的适度接纳和中国文化的深情回望中,朱石麟建立起一种不无理想主义色彩的国族认同,而这正是朱石麟国族想象的独特方式”[7]。另一方面,又指出影片是“颇具人文气息的爱情悲剧”[8]。在我看来,作为“国片复兴运动”的代表作品,《恋爱与义务》显然属于在1932年新电影出现之前的旧市民电影序列,但更重要的是,影片的主题思想体现,与“联华”公司两大掌门人罗明佑、黎民伟一贯的思想和艺术主张有着明确的文化逻辑关系。因此,作为旧市民电影,《恋爱与义务》又是后来新电影之一的新民族主义电影的生长点。 一、新瓶旧酒:模式化的表达范式与伦理的世俗化图解 从1905年所谓中国电影诞生,到1932年以左翼电影为代表的新电影的出现,这个时期所出现的国产影片(包括20年代末兴起的武侠电影),基本上都属于旧市民电影形态④。旧市民电影的特征之一,就是主题和题材的模式化。即一般来说,主题不出对传统文化的当下阐释和道德伦理的教化,题材一般着眼于恋爱、婚姻和家庭。就此而言,《恋爱与义务》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代表之作。 (一)模式化的主题及其对新青年的抨击 婚姻恋爱是旧市民电影最热衷的和最拿手的题材,影片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表现金焰扮演的李祖义和阮玲玉扮演的杨乃凡两人之间的热烈倾慕和追求。如果电影要这么拍下去的话,很有可能就是新电影中左翼电影的路数了,譬如男女主人公先后投入到抗日救国或者革命事业中去;但如果两个人就此成就一段美好姻缘,也就不是“国片复兴运动”的代表,而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旧市民电影的谈婚论嫁之作了。 影片的波折在于,两个一见钟情、倾心相爱的男女,各自的生活发生了转变。女的秉承父母之命与富家子弟黄大任成婚,男的却并不知情。两人分离五年后再次相见,女的虽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依然抛弃家庭和儿女与旧日情人旧情重燃、私奔同居并再次做了母亲。如果片子再这么讲下去,譬如给出一个美好结局的话,那就体现不出旧市民电影内在的道德约束力量。所以李祖义很快去世,丢下杨乃凡靠做裁缝独自抚养女儿平儿。十五年之后,她的丑闻影响到平儿的前程。无奈之下,杨氏写信请求前夫黄大任抚养平儿,然后投河自杀。黄大任忍辱负重,收养了平儿并视同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