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邵逸夫都将成为世界影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一生也许没有独立执导过一部作品,但却创立了华语电影史和电视史上的神话,他主政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邵氏兄弟)和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VB)至今仍可称作是华语电影和电视的双子塔。邵逸夫的光影生涯充满传奇,他对香港影视业乃至华语影视业,做出了重大的产业贡献和美学贡献,因此也加速了香港文化的本土化进程。 光影生涯 邵逸夫1907年出生于上海,其家族则是由宁波镇海迁至上海的传统商业世家。邵逸夫的父亲邵行银(1867—1920)于19世纪末从镇海来到开埠不久的上海,从事颜料漂染业务。像邵行银这批海派新移民商人,身上既有传统的中国经商理念,又有着勇于接受洋派经商理念、善于投机的特点。而出生于上海的邵氏家族二代们,在经商时更是长袖善舞,将这两种理念结合得异常完美。作为六子的邵逸夫,从小接受的是以儒家伦理观为主的传统教育,因此,他一方面传承了务实、灵活、节俭、稳健、勤奋等传统经商理念,另一方面,他又力求开拓、创新。他在经营中始终保持在商言商、不唱高调的特色,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他的这些理念贯穿于他百年来的光影生涯中并不断革新,引领他营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光影神话。 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在20世纪20年代初曾在上海涉足娱乐业,当时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的《孤儿救祖记》(1923)等影片的商业成功,使处于商业窘境中的邵醉翁看到了新的希望,于是他于1925年6月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从事制片业务。“天一”采用的是典型的家族式管理,公司的重要部门均由邵醉翁的几个兄弟掌管。邵逸夫被分派的业务是庶务、接片,有时兼摄影,他当时还是“上海青年会英文中学”的学生。现并无更多的资料能够证明当初这位帅气的中学生对电影这门生意兴趣与否,或者形成了什么理念;但他对作为艺术的电影创作似乎有一定兴趣。他很努力地学习电影创作的每个环节,即便是在片场做剧务也很出色。很快,邵逸夫掌握了编剧、导演、摄影等各个艺术行当,创作了很多短片,还担任了“天一”的摄影师,1926年“天一”出品、胡蝶主演的爱情大片《珍珠塔》以及商业片《孙悟空大战金钱豹》的摄影师中,邵逸夫位列其名。 然而,邵逸夫的创作之路并未走多远,作为小弟弟的他更多须听命于长兄出于家族生意的调遣。1926年,邵醉翁权衡再三,终于决定让邵逸夫放弃考大学,也终止了他成为电影艺术家的梦想,派他赴新加坡协助先期抵达的三哥邵仁枚为“天一”公司组建南洋地区的发行网络,从此邵逸夫也真正踏上了电影经商之路。遵循既传统务实又开拓创新的经营理念,邵氏兄弟经过艰苦打拼在南洋站稳了脚跟,在1927年就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发行院线。①在以后的经营中,邵氏兄弟更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采取以量取胜的策略,进一步扩大发行网络。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在新马地区大量购置影院,扩充规模。1931年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地区直营或间接经营的戏院就达139家。②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初,邵氏兄弟在南洋华侨富商黄文达等人的资助下,以先租后买的形式购入新世界、大世界游乐场,一跃成为娱乐业大亨。南洋地区的娱乐业院线稳固之后,邵氏兄弟从1937年起经常收购新马之外的其他南洋地区戏院,或与大型院线签约上映邵氏发行影片,扩充了邵氏在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的发行势力。 尽管邵氏院线的许多影院毁于后来的战火之中,但战后邵氏兄弟立即开始了院线的重建,重整设备与发行人员,并于1945年11月恢复运作。经过商战和炮火洗礼的邵逸夫,此时的经营理念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他和邵仁枚长期在南洋地区开拓发行业务,和香港的邵氏制片公司——“天一港厂”/“南洋”/“邵氏父子”一直保持着一种漠视政治界限、追求市场利润的跨国商业关系。从30年代开始,邵氏兄弟在家族关系的基础上把内地、中国香港及东南亚结交成一个跨国娱乐网。③因此,邵逸夫的经商策略和管理经验颇受海外华商的流散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兼具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和现代的管商理念,处事讲求务实灵活,视野广阔”。④这使他的经营理念中渐渐具备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全球化视野。反映到其具体操作上,邵氏兄弟在战后成立了英美影片发行部,代理英美法等国的影片,亦购入印度影片发行。邵逸夫还远赴好莱坞和欧洲考察其电影制片业与发行业,并在南洋地区改扩建原有戏院,且涉足银行及房地产业,形成以娱乐业为主的庞大财团。尽管如此,邵氏院线的发展依然以其传统的“扩张”影院数量为主要策略。至1956年,邵氏兄弟在新马、越南、泰国及爪哇等地已经拥有一百多家影院和十座大型游乐场,也积累了大量的资金。50年代末,邵氏兄弟实行“每月一院”的方针,在南洋地区到处选址建影院,邵氏兄弟旗下的影院数超过了130家。⑤ 20世纪50年代中期,邵氏院线在南洋地区的最主要竞争对手——新加坡国泰集团首脑陆运涛北上香港,组建自己的制片基地——香港国际电影懋业公司(以下简称电懋),以期在竞争中占据先机。陆运涛的成功登陆,使邵逸夫产生了严重紧迫感,同时又赋予了他进一步行动的动力。1957年邵逸夫只身来到香港,欲在制片领域大展拳脚。为早日实现邵氏电影王国的起飞,邵逸夫首先向港英政府购买清水湾一块面积为46公顷的土地,削山建造邵氏影城。1958年,邵逸夫在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任总裁,正式接管了其二哥邵邨人的邵氏父子公司的制片业务,以拍摄国语片为主。邵逸夫虽不像陆运涛那样具有留学欧美的背景,但他的灵活务实风格以及长期海外经商形成的现代化理念和全球化视野,同样也将邵氏兄弟打造成为一个大型工业化制片企业,并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和大厂制片体制。 清水湾大型片场的落成,为邵氏兄弟制片业务提供了更加完备的硬件设施,灵活务实又颇具现代化特色的制片体制也为其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证,大量的艺术、技术人才为其提供了艺术保证,邵氏电影王国在此基础上开始起飞。邵氏兄弟以类型化路线为主要美学指向,以现代化经营为产业理念,营造了香港电影的美学基础和产业基础。同时邵氏兄弟也成为香港电影乃至华语电影中最为重要的电影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