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财税体制由该国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方式所决定,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制度设计。伴随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变迁,财税体制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历史回顾 (一)高度集中的财政模式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财政制度的变化与国家对经济管控方式的调整相随,主要体现为在不同经济、政治背景下“中央高度集权—地方行政分权”的切换,财政上表现为对“统收统支”(即地方几乎所有的税收和利润都上缴给中央,然后中央按其批准的各省、市、自治区的支出计划下拨,国家控制全部经济活动)和“比例分成、包干、利润留成”的选择。 在总体上,中央集权、统收统支的时间长,占据主导,分权及财政上比例分成和包干主要在1958~1961年和1970年。这段时间财政制度的突出特点在于:一是财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财政是中央财政计划的执行单位;二是在税制方面,工商税制只设7种税(即工商税、工商所得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辆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工商统一税和集市交易税),几乎都是流转税;三是在财政收入方面,通过压低初级产品价格(农产品),将剩余转移至工商业,然后通过利润上缴,把经济的几乎全部剩余纳入国家预算(1978年,企业利润占当年财政收入的50%以上);四是在财政支出方面,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支出较大(1978年,基本建设占财政支出的40%,经济建设占财政支出的64%);五是税收减免随意、税率难定,调节功能缺失。 (二)财政承包制 为了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定,从1980年开始,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下放财权,实行了长达13年的财政承包制。1980~1988年称之为“分灶吃饭”(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8~1993年称之为“财政大包干”,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与固化——主要是承包形式的更加多样化和实施范围的扩大。 财政承包制没有实现“稳定中央财政收入”的目标,源于地方政府倾向于“越权减免和放松管制”,争取实现“少缴多留”;并带来地方保护,市场割据的局面。全国财政收入/GDP及中央财政收入/总财政收入在该时间段持续回落。另外,财政承包制内含顺周期机制——通货膨胀时财政收入比重快速下降,通货紧缩时财政收入比重快速上升。(见图1) 二、确立过程 (一)税制改革 1994年的税制改革 1994年全面实施以“公平税负、简化税制”为核心的重大税制改革,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营业税、消费税为辅的流转税体系,并对所得税进行了归并整合。之所以选择增值税作为主体税种,原因是增值税具有税基广泛、不重复征收、相互交叉稽核和征管相对简便等优点。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构建了以“生产型增值税”为核心的流转税制,增值税设17%和13%两档税率,开征消费税和资源税,以引导消费行为和纠正过低资源价格;第二,大幅削减按地区和企业性质的差别税收做法,分别合并了内资企业所得税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第三,组建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以适应分税制管理体制的需要,税收政策和行政管理形成法规、征收、稽查和复议诉讼四线并重的格局。(见图2) 图1 1984~1992年财政承包制下财政收入/GDP和中央财政/全国财政收入的变化
图2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994年以后的税制改革 1994年以后,根据经济结构的变化,对流转税和所得税均进行了调整。 1.消费税调整。2006年4月,国家对消费税税目、税率进行调整。新增消费税税目包括: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质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成品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和航空煤油。取消消费税税目包括:汽油、柴油、护肤护发品,将原高档护肤类化妆品列入化妆品。税率调整包括:小汽车税率,将摩托车税率改为按排量分档设置、汽车轮胎税率从10%下调至3%、将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的比例税率统一为20%,定额税率为0.5元/斤。 2008年9月,国家对汽车消费税作出调整,降低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的税率,提高大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的税率。排气量1升以下(含1升)的乘用车进口环节消费税的税率从3%降至1%,3~4升(不含3升,含4升)的税率从15%上调至25%,4升以上的税率从20%上调至40%。 2.增值税转型。2009年,“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在全国推开。在生产型增值税下,企业的固定资产所对应的进项税金不能从销项税金中抵扣,而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企业购进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可以在销项税金中抵扣。这种转型可降低企业税负(2009年降低约1200亿元),有利于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3.资源税改革。2011年11月,经过1年半的试点,资源税改革范围扩展到全国。改革内容包括: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提高原油、天然气的税负水平,税率为5%~10%;对稠油、高凝油等油气产品实施税收优惠;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油气资源税收制度,取消对中外合作油气田和海上自营油气田征收的矿区使用费,改为征收资源税。资源税改革目的在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增加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