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 1007-6522.2014.02.001 中图分类号:J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14)02-0001-11 在20世纪最后一二十年间,华语电影在沿着大时代轨迹的历史行进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多地域融合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它以中国内地暨香港、台湾作为三条主脉,还有澳门和海外华裔两条支脉,这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 但是,华语电影共同体在今天所面对的挑战却是严峻而迫在眉睫的。 特别在近几年来,华语电影在中国内地市场上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与此同时,竟无可回避地陷落于文化剥离和唯GDP至上的误区:人们竞相角逐的无非是中国内地高端票房的增长,却置海外市场于不顾,而华语电影内在的民族文化主体原创力,不但并未携GDP增长之机遇而日渐强盛,反倒受GDP增长之裹挟而日趋下滑与萎缩。 以GDP论英雄,让GDP成为衡量电影产业成败的决定性指标,这就给华语电影及其产业造成了结构性的危机。在这种电影产业结构里,它所短缺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其一,缺乏前瞻性的国际视阈;其二,缺乏民族文化主体性创新的自觉。 面对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华语电影及其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走势,是否与中国作为现代型文明大国崛起的时代步履协调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何进一步凝聚海峡两岸电影产业的优势,提升华语电影在跨文化国际主流市场上的传播力及话语权?这诚然是关系到华语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其现实的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拟就这一命题展开探讨。 小星撞“巨星”的启示 2013年11月23日夜,在台湾金马电影节第50届颁奖典礼上,出人意料的一件事是:小星撞“巨星”,引发了很强的震撼。作为大师级导演王家卫备受媒体捧抬的新作《一代宗师》,竟被来自新加坡的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导演陈哲艺的小片子《爸妈不在家》击倒,后者摘取了金马最佳影片之冠冕。诚然,这不止是一则孤立的新闻,它标示了华语电影在其时代坐标上含有的一种富有文化意味的讯息,并且足以引人长思。 是的,小星撞“巨星”,绝非偶然。笔者敬重本届金马奖评委会经过四轮激烈的争议与投票,最后作出了公正而郑重的裁决。这里,不分小辈与大师,只论影片的艺术质地和文化品位。小星撞“巨星”,不但彰显了对华语电影边界的拓展(陈哲艺属于新加坡的华裔青年),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夺冕之役中,陈哲艺作为新人的崛起,是以其作品贴近社会底层并倡导新伦理的文化精神而得分,此前,该片已在2013年5月第66届戛纳电影节上荣获“金摄影机奖”;而王家卫却自囿于老的艺术观念,创新乏力,剩下的无非是将武术门派之争予以江湖化,并将马三降日变节这等涉及抗日民族矛盾的历史大关节目淡然隐去,仅成了宫二为报杀父之仇的“决斗”。与此同时,又把叶问与宫二的柏拉图之恋作为全片的情感内核,以雅致而唯美的镜像和场面,给出了一层层的渲染,雅倒是雅了,而武林的侠义精神以及民族历史的沧桑则都被狭隘化或微缩化了。尽管《一代宗师》曾受到拥王的粉丝们和诸多媒体的热捧,但到了金马赛场,不意就栽了个大跟头。此番小星撞“巨星”给我们带来的可贵启示是:“大师”虽是个荣誉的头衔,但却无需盲目崇拜,更何况它也并不能保证该大师部部新片都能达至大师之水准。倘就华语电影作为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未来发展而言,新人换代,吐故纳新,一个文化转型的历史时刻或许正在悄然临近。 华语电影曾经的辉煌与当下的文化隐忧 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中国内地暨香港、台湾的新电影,曾以其同根同文、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统作为精神之纽带,实现了一次和谐而富于现代意味的文化会盟,昭示了一种历史的辉煌。人们不会忘记,香港出于对西方现代文明演进的敏悟性,充当了一个向现代转型的前卫角色。自1979年率先兴起了“新浪潮”电影运动,其代表性人物如徐克(《蝶变》)、许鞍华(《投奔怒海》)、严浩(《似水流年》)、方育平(《父子情》)等等;而台湾以侯孝贤、杨德昌为代表的新电影也在80年代初应运而生,如《童年往事》、《恐怖分子》、《油麻菜籽》、《悲情城市》等等。稍晚于港、台,在中国内地则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新人,也自1984年横空出世,他们响应着大陆这一片沸腾土地上大变革时代的思想召唤,此呼彼应地推出了《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猎场札撒》、《红高粱》和《黑炮事件》等别创新声的作品。与此同时,港、台与中国内地的合拍片也随之风生水起而蔚为大观。起初,由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执导的历史宫闱巨片《火烧圆明园》及其续集《垂帘听政》,堪称开合拍片之先河。继而台湾也紧紧跟上,如台湾邱復生的年代公司与张艺谋合拍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活着》,汤君年和徐枫的汤臣公司则与陈凯歌合拍了《霸王别姬》和《风月》。当年华语电影的生态环境,可谓良性互动,多方共赢(也包括澳门和海外华裔电影),一派生气勃勃。 21世纪伊始,中国在加入WTO后的近十多年来,电影产业体制与机制的改革提上了日程并日渐深化,推进了内地电影产业最初的兴旺发达和电影创作多元竞胜的大好局面。单以经济指标来说,10年前年度票房不足10亿元(人民币),之后以井喷式的速度递增,至2010年,全年总票房首度突破百亿大关,接下来的2011年和2012年,电影票房再超130亿,继又跃升到170亿的新高度。而2013年全国仅上半年的票房总和,竟创纪录地高达109.94亿,追平了三年前攻破百亿大关的年度票房纪录,再度呈现“井喷”现象[1]。至第三季度又增加50多亿,累计已达163亿(单8月暑期档就产出22.5亿),而“整个10月份,国内影院共产出15.8亿元票房。至此,今年全国的累计票房已破180亿”[2]。到12月8日,全国总票房不但已超200亿,且其中国产影片占111亿,“为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同期最高,国产影片在本土市场赢得主体地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