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时间回放至2012年岁末之前,中国电影界还在为国产片票房不敌好莱坞大片而忧心忡忡。然而,到了2013年初形势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先是《人再囧途之泰囧》创纪录的票房收入令人惊愕不已,接着又有《西游降魔篇》、《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和《中国合伙人》等票房井喷现象连续出现。中国电影市场在2012年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起伏变化之后,国产电影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惊喜,印证了中国电影生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在这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票房数字背后,中国电影产业是否就此已经走上坦途,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富于戏剧性的变化,中国电影产业与文化问题是否得到根本性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尚须做出回答。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上述国产影片与中国观众的文化心态和文化情感获得了某种内在的一致。唯在此一关键点上,暴露出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的文化缺项,当下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竞争的优势亦由此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凸显点。 好莱坞电影在市场、技术和产业化标准等方面的优势,使它成为世界电影中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虽然好莱坞一再声称利润才是其根本目的所在,但却不断将票房经济悄然转化成文化政治。詹明信就曾明确指出:“对我们许多人而言(特别是在文学和文化领域工作的人),这是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世界文化的标准化;美国的电视,美国的音乐,好莱坞电影,正在取代世界上其他一切东西。”①近年来,好莱坞电影文化的虚拟特征表现得越发强烈,因此对各民族国家文化现实的遮蔽也越发严重。或许,对电影市场与文化现实均衡发展的期待,只有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才有可能实现。那么,接下去的问题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操作者是否对此有清醒认识,并给出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如此提问的原因在于,好莱坞电影模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仅看到票房数字而忽略文化成因,难以看到今日中国电影票房佳绩是电影文化意识形态调整的结果。中国电影的真正成熟,有赖于中国电影生态环境的完善,其中就包含在电影市场上建立起各种影片的梯次结构,这样才能保证文化精神成为推动电影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票房政治不可消泯情感温度 正是出于对好莱坞电影带来的文化同质化以及对民族文化取代的警觉,电影票房不仅被看作是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盈利状况的晴雨表,同时也被看成是本土电影与好莱坞博弈的指示标。影响票房的因素贯穿在电影制作、营销策划以及观众兴趣偏好、接受习惯等各个方面。而对于电影发行放映的终端电影院线来说,每部影片的票房能力才是硬道理,每时每刻的票房收入指标都直接关系到院线经理盈利计划能否完成。这样一来,慢热型的影片很快会被淘汰出局,尤其是市场知名度不高的导演的作品,如张猛的《钢的琴》、王竞根据方方小说改编的《万箭穿心》等等。这些影片无论在文化艺术上,还是在与当下国人精神世界相关联的程度上,都不乏深刻之处,但是在目前情况下却只能获得口碑或奖项,而在市场上却缺乏有效的运行渠道。作为产业链条一部分的院线,目标自然定位于首映日、第一周就可能异常火爆的影片,谁都不愿意承担亏损的风险。当然,院线对于赚钱影片的类型似乎也早有定论,比如说好莱坞大片、娱乐搞笑类型片等等,这种定位本身恰好符合好莱坞电影生产的预设。所谓的文化产业,如果在利益面前很难顾及文化,那就意味着其自身双翼的一支可能存在致命的缺陷。而文化界所希望的本土电影兴盛的局面,当然不是只有商业类型片的繁荣,更应该有能够显示中国文化内蕴的影片不断奉献给观众。 在电影产业化时代,票房原则已经根深蒂固地确立下来。但是,还需要再明确一点的是,票房不仅是一个经济指标,同时也是社会受众群体文化情感需求的体现。因此,电影产业从创意策划到营销发行各环节的人员是否真的对此有所把握,还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从依赖于某个著名导演到依赖于当红明星,或者把希望寄托在高科技技术的应用,抑或是某种火爆的题材类型,对于电影所具有的市场潜力评估大抵无法跳出以上诸种设定。目前,国内院线普遍采取的是“试水”策略,即根据一部影片短期之内的票房表现,来决定是否继续提供放映厅和放映时间,这实际上依旧属于粗放式经营的做法,难以显示发行或放映环节的独到目光。结果是,首映日票房多的影片,各个影院都会蜂拥而上,并不断放大票房效果,反之,则唯恐避之不及,把风险全部压在电影制作环节。在这样的发行、放映状态下,在文化艺术方面富于创意的电影很难获得充分展示的机会。时下中国大陆每年拍摄的数百部电影有许多根本无缘和观众见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类现象与现有的发行、放映遴选机制有着一定的关系。 电影发行人对于电影的独到眼光甚至会使一部影片起死回生。比如,霍建起在1999年导演完成的影片《那山那人那狗》,虽然获得当年金鸡奖,但国内票房却几乎为零。2001年,在日本发行人深泽一夫的努力下,该片在日本获得了十多亿日元的票房收入。这一海外票房数字的获得,对于当时国产影片应该说具有突破性意义,但却无形中被人们所忽视,反而把目光完全投入到国产大片的生产上去。该片在日本取得的成就,自然要归功于深泽一夫对电影价值独到的发现能力,也与日本的艺术院线和发行体制的灵活机制有密切关系。首先,该片首映选取在东京著名的岩波艺术影院举行,虽然只给该片一个百人规模的放映厅,但放映时间却给出了半年之久;其次,采取依次推广、长期放映的策略。随着观众口碑效应的扩大,影片逐渐在大阪、神户、京都以至边远地区放映;再次,风险与回报机制健全,发行人从高额的票房收入中获得了可观的利润,这是对发行人慧眼独到的发现能力的报偿。这部不被国内电影发行商、院线看好的影片,在日本所取得的成功的巨大反差,是国内观众的文化素质问题,还是国内电影产业的相关环节对电影文化艺术内涵信心不足的结果呢?这个问题确实值得人们反思。众所周知,霍建起的另一部影片《暖》同样是在日本取得了高额票房的成绩。这两部影片所表现的普通中国人情感世界以及所具有的美学风格,均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中国观众只是在看过DVD光盘之后,才有所体验并为之感动。此类影片即是电影市场上慢热型的典型代表,可能需要一定的周期才会渐渐释放出潜在的观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