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电视剧(以下简称大河剧)是日本公营电视台NHK(日本放送协会)自1963年开播的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专栏,一般每年制作1部,每部约50集,每集约45分钟,每周日晚间播放l集,贯穿全年播出。截止到2013年,该栏目已有整整50年的历史,共播出了53部(含本年度)作品。50年的积淀早已使得大河剧成为日本公认的国民电视剧。为了达成最理想的观赏效果,大河剧的拍摄运用了日本最先进的设备、最精良的技术,拍摄手法力求严谨细致,后期剪辑力求干净整洁。虽然大河剧篇幅很长,但由于制作精良,深受国民喜爱,多部作品被反复循环播出。大河剧较长的制作历史、成熟的运营模式、理想的收视效果、广泛而稳定的收视群体,都使之成为电视剧研究的优良范本。本文尝试将大河剧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大河剧的历史及演变,探讨大河剧的叙事模式、语言表达及叙述视角,并对促使大河剧叙事模式形成的文化机制进行深度探究。 一、大河剧历史及演变考略 大河剧50年的发展历史大抵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63年-1979年的探索发展期,1980年-1999年的成熟辉煌期,2000年至今的转型瓶颈期。 (一)1963年-1979年探索发展期 1963年,第一部大河剧《花之生涯》播出,开播时的栏目名称为“大型时代剧”。时代剧相当于中国的古装剧,是指以近代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历史为舞台而创作的戏剧。时代剧的特点是故事背景多设置在平安、战国和江户时代,主人公多是武士刺客,整部剧以刀剑打斗为高潮点,武侠气息浓郁且虚构较多。时代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日本江户时代的“时代物”,是歌舞伎舞台艺术的一个分支。[1]影视技术发明之后,时代剧完全脱离了现场舞台剧的范畴,成为日本独有的电视剧类型,但由于脱胎于歌舞伎,观众仍然能从时代剧的画面上看到歌舞伎的影子。探索期的大河剧布景类似于舞台剧,演员也以歌舞伎演员和话剧演员居多。伴随着“大型时代剧”专栏作品数目的增加,栏目逐渐引起了大众注目,进而NHK将栏目名称更改为“大型历史电视剧”,该名称一直使用到1976年。在第二部作品《赤穗浪士》播出时,日本的主流报纸《读卖新闻》就仿照大河小说①将《花之生涯》与《赤穗浪士》称作“大河电视剧”,随后一般民众也逐渐接受了这一称谓。直到1977年,以大河剧15周年纪念片《大河电视剧的15年》的播出为契机,NHK官方才首度正式启用了大河剧的名称,并沿用至今。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制作电视剧所使用的录像带成本很高,录像带一般都被反复使用多次,尤其是像大河剧这样篇幅很长的作品,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NHK官方没有保存作品的影像以备循环播出使用。在当时看来,比起举全国之力将制作的大河剧保存下来,不能重复使用录像带是更重大的损失。这就造成了1980年之前的官方作品全无或集数不全,只能从民间的蛛丝残片中找到些零散影像。之后,随着录像带成本的降低和NHK官方保存影像意识的增强,1980年《狮子的时代》之后的作品均被保存下来,并逐渐将模拟录像进行数字化的处理。② 大河剧的主人公通常设定为一个历史人物,也有多个人物的情况,但相对较少,其中尤以政治人物居多。电视剧的剧名也多直接取自该历史人物的名称。如果借用大河剧的名称套用在中国古装剧上,《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电视剧,由于角色众多,没有特定的主角,一般不被看做是大河剧;而《康熙王朝》则可看成是大河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大河剧这一名称由来于大河小说,但大河剧与大河小说并无直接的关联,大河剧也并非改编自大河小说。大河剧多改编自知名的历史小说,而日本的历史小说创作有着浓郁的史实依据色彩,史实与历史风俗均有考究,因此,由历史小说改编的大河剧被视为“历史正剧”。[1]探索期大河剧,除了《三姐妹》与《花神》这两部作品以外,整体的年平均收视率都在20%以上③,保持了不菲的收视成绩。 (二)1980年-1999年成熟辉煌期 1980年代之后,大河剧的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画面调度更加自然,镜头语言更加细腻,人物感情更加饱满,与传统的以刺客刀剑打斗为卖点的时代剧完全区别开来。经过前20年的不断摸索,大河剧逐渐找准了“历史正剧”的栏目定位,成为NHK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历史正剧的叙事依托史实,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对历史人物一生坎坷命运的刻画来体现坚韧的人性光辉。在时代大潮的翻弄下,人物命运多舛,经历跌宕起伏,电视剧的叙事像一幅庄严素整的画卷铺展开来,将历史长河中的各种可能与情由娓娓道来。 与欧美的主题中心主义不同,日本的小说、动漫、影视剧本等文艺创作通常采用的是角色中心主义。角色中心主义旨在通过主人公的言行来展现故事情节,受众通过对故事主人公的感情注入来体验故事的主题。对角色的成功刻画无疑是成熟期大河剧获得国民普遍认可的要因。大河剧的主角逐渐开始由知名的电影演员担纲。演员表演功力深厚,人物性格拿捏熟稔,不生硬也不夸张,人物表现真实自然,契合了大河剧“历史正剧”的栏目定位。成熟期大河剧的年平均收视率相较于探索期有了进一步提升,其中尤以1987年的《独眼龙政宗》、1988年的《武田信玄》标榜,迄今这两部电视剧仍然保持着收视冠亚军。不过,成熟期的大河剧也出现过波折。在1993年和1994年,大河剧被外包给NHK的下属子公司,两年内拍摄了3部电视剧,但收视率均在20%以下。 (三)2000年至今转型瓶颈期 进入21世纪,大河剧的收视率开始下滑,创作进入瓶颈期。为了改善收视率低迷的境况,NHK官方开始大幅度地启用年轻的偶像派演员担纲主角。2002年度作品《利家与松/加贺百万石物语》就启用了当红偶像明星唐泽寿明与松岛菜菜子,收视率再度回升。但之后的作品收视率大多在20%以下,2012年度的《平清盛》更是跌至收视率的谷底。收视率不振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日本作为单一民族的岛国,基本上没有受到过外族入侵,日本历史连续性强,没有发生过朝代的更迭,因此,历史可供后人挖掘的幅度有限。就大河剧而言,设置在战国时代的作品最多,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知名的历史人物也多次出现,这种历史的重叠势必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为了打破观众的审美倦怠,大河剧创作开始着重对于历史人物人性的多方面的挖掘,也尝试着以现代人的感觉对人物性格进行重新定位.在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也不免不注重史实,加重戏说成份,这就导致了荧屏形象与观众认知传统的巨大摩擦,受到了观众的批判,甚至一度出现了“大河废止论”。针对观众的质疑,NHK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大河剧终归不是纪录片,归根结底还是电视剧。其次,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冲击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出现以及由此引发的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热潮,使得大河剧稳定的收视群体开始分流。总而言之,进入21世纪以来,大河剧的收视率不如成熟期辉煌,但它仍然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国民电视剧,这个地位短期内不会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