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表现现代都市青年生活为主题,以表达他们的情感与趣味为宗旨,并以他们构成市场和票房主体的中小成本影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不断创造佳绩,这标示着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的一个新趋势。2010年的《杜拉拉升职记》的票房过亿,让明星和演员徐静蕾瞬间成为了横跨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中的“才女”导演。之后,《杜拉拉升职记2》、《失恋33天》、《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等中小成本电影不断刷新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纪录。三年后的今天,随着“亿元俱乐部”里的导演不断增多,票房过亿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已经不再石破惊天的大事件,而更像是家常便饭。中小成本电影为日趋蓬勃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希望和生机,对于中国电影的创作而言,人们正在认识一些新的面孔——金依萌、徐静蕾、滕华涛、徐铮、薛晓璐、赵薇等人的年纪几乎都在30—40岁上下,他们没有第五代的厚重沉淀,不走第六代的地下路线,却用令人信服的票房成绩,崭新的创作观点,引领着中国电影的创作潮流,拓展着中国电影的市场和空间。同时,在他们的影片周围,我们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一个以20-30左右为主体的都市青年观众群,他们(至少在票房经济的意义上)构成了当代中国电影观众和市场的主体。 世纪之交,曾有海外学者把以贾樟柯、王小帅、吴文光、张元、张扬为代表的九十年代出现的那一代导演称之为“都市的一代”(Urban Generation),以区别于以表现黄土地、红高粱的传统中国为标志的第五代。在这里,我们想把这一最新的都市电影潮流称之为“新都市一代”电影。它们不像九十年代那一代的都市电影那么灰暗、沉重,它们更加明亮、轻松,并以欣赏他们影片的观众的支持而在电影产业中站稳脚跟。它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而是各种力量博弈所达到的一种平衡。这些导演、影片,和他们的观众一起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新都市一代”。这些电影不像以前那种以文化精英(导演)和资本精英或政治精英为主导的电影潮流,而是导演、投资方和市场、观众协商互动的结果。所以,“新都市一代”电影不但指涉一种新的主题和风格,同时也指涉一批新的电影作者,更形成了一种新的市场格局和观众构成,他们共同造就了“新都市电影”现象。 一、主题与风格 新时期以来最先在海外成名的第五代影人的一系列奇观化的中国“民俗”电影在后殖民的研究语境中不断被提及。相比第五代影人对都市的“沉默”,第六代影人对都市有其自我的表达和关注,同样扬名国际影坛,海外学者称其为“都市一代”。关于“都市一代”,普遍认可的概念是,以贾樟柯、王小帅、娄烨、张扬、张元等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的一系列创作,其作品处于国家主流意识心态和商业化的认可之外,多表现都市边缘状态的电影,是一类艺术上前卫、社会观念上激进的电影实践。① 本文所述的“新都市一代”对应着“都市一代”而提出。回顾中国电影史,不难发现都市电影的发展脉络一直在延续:早期电影关于上海都市的描绘;十七年(1949年-1966年)红色经典时期对于都市与乡村二元对立的阶级表达;新时期以后以《邻居》、《鸳鸯楼》、《给咖啡加点糖》等为代表的1980年代的都市作品的影片;第六代(即“都市一代”)对于都市边缘的刻画;冯小刚等导演的市民喜剧都展现着中国都市一隅。 当下的中国社会和中国都市的正在经历着急剧的变革,变幻莫测,光怪陆离。一方面,“都市一代”仍在继续其前卫和激进的创作,另一些作品延续第六代影人的风格,以一种对体制更具包容性的现实主义的笔触表达都市中中下阶层的市民生活,如《钢的琴》、《万箭穿心》等影片,在美学、形式和主题方面都各自有独到之处。 然而,伴随着社会变化的是新的文化转向。正如齐美尔在《大都会与精神生活》一文中所述,由于现代都市存在“货币经济”,因此“货币经济”规律对都市人的生活产生了内在的影像,都市的人具备理性与智性。因此,都市人更关心自己的生活,重视自我意志的发展,都市生活的“瞬息万变”的快速节奏对应着乡村“缓和平淡”的节奏。②中国都市社会的商品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应而生的“新都市电影”在主题和风格上与之前的都市电影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别,更加重视个体的都市体验。这种体验区别于“都市一代”边缘化的个体体验,转向了类型化和商业化的表达,以青春片或爱情片的类型化形态,讲述都市青年市民的美好生活。 与此同时,新都市电影在空间上也有新的表述。“电影与空间”的研究一直是都市文化中重要的一个论题,根据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电影属于“表征性的空间”,即“作家和艺术家的想象性体验,存在于符号的象征世界中”。③“新都市电影”表述的空间明显区别于“都市一代”和第五代以及第四代在1980年代的都市电影创作:《邻居》、《鸳鸯楼》等中的都市是80年代真实社会的展现,《苏州河》、《洗澡》等中的都市是导演个人化的都市。相比之下,《非常完美》、《杜拉拉升职记2》、《失恋33天》、《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等电影中的都市空间带着强烈的虚拟感,它们或是充满童真的布景(《非常完美》等),或是高楼林立的都市丛林(《小时代》等的都市乌托邦。 进一步而言,都市电影营造出社会中城市、乡村二元结构和想象。早期电影中罪恶和光怪的都市吞噬着乡村而来的纯洁灵魂;十七年(1949年-1966年)时期的红色经典,乡村“进步”的无产主义改造着都市“落后”的资产阶级价值观;第五代影人中都市的缺席,映衬着80年代新青年对于现代性追寻和传统价值观的质问;第六代影人中无奈的都市又反衬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都市边缘人的落寞;而新都市电影中的都市乌托邦在社会历史意义层面上呼应着中国崛起与中国梦的,塑造出新的国族与都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