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8.5;671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3)10-0057-07 一、研究的问题 高职教育从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后得以迅速发展,到2003年,其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均已稳居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1],成为我国减轻高等教育大众化压力的重要渠道。相应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成为政府、社会和学校关注的重点。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初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较低[2],高职教育模式备受诟病,被认为是本科教育的“压缩式饼干”或仅仅是中职教育的扩大版,是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主要原因[3]。2006年,国家启动高职示范校建设项目,对高职教育培养模式进行重大改革,强调高职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方式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4] 具体而言,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变革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调整专业设置,以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变化为依据设置专业;其次,改变教师队伍建设方向,大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教师了解、熟悉并经常联系企业,甚至定期下企业锻炼,通过考取行业资格证书或其他方式获得相关的行业技能;第三,改革课程和课程体系,大力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将岗位工作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提炼后纳入课堂讲授,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部分或全部地融合进课程,教学活动的安排根据实习需要进行灵活调整;第四,改变教学方式,抛弃“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理实相结合”的讲授方式,加大对教学过程中耗材的保障;第五,重视校内实训设施建设,在校内建立各专业的实训场地,引入先进的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第六,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人员参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和课程讲授等,企业为高职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并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指导。[5]这些变革显示高职教育已经和正在改变以往压缩式本科或简单的中职扩大版的形象。但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其培养模式的改革在示范校、骨干校和普通校之间存在着差异。更重要的是,2006年前后,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工减少,“用工荒”出现[6],许多工厂、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需求大增,劳动力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变革究竟对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还有待检验。 以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文献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文献是研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职院校毕业生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群体被涉及,相关研究广泛地考察了学校类型、专业类型、学历层次、学校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提供,考察了家庭的经济背景,包括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社会网络,还考察了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排名、英语水平证书、辅修专业、获奖情况、党员、干部身份、求职努力等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7]这类研究的缺陷在于没有注意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与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同,没有注意到不同的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不同,如在校的学业成绩、党员和干部身份可能对本科就业市场和高职就业市场的影响是不同的。这类研究往往也没有注意到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不仅仅是层次不同,还有教育类型的差异,忽视了院校培养过程的变化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实际上,无论是政府或是院校,近些年都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努力方向,希望通过提升质量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另一部分文献是专门讨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类文献数量庞大,作者主要是高职院校的实践者,相关研究多局限在一般性的评论和建议,有关论断往往缺乏数据支撑;少量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也多局限在本专业、本院系或本校,且多为描述性数据统计,缺乏对变量关系进行深入和严格的检验。在这类文献中,用计量模型开展的研究极少。即便在为数很少的探讨变量间关系的定量化实证研究中,也很少能够看到使用嵌套数据探讨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求职因素。这种现象即便是在前一类的文献中也存在。事实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概率既受个人影响,也受个人所在院系的影响,还会受到院系所在的院校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将基于嵌套数据,采用线性层级模型,尝试从学校、院系及学生三个层面考察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教育过程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二、数据与变量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2年开展的“全国高职院校教育与毕业生就业调查”。样本学校的选择不但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层次,还注意到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的分布。本研究最终的样本学校为10所,其中5所为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其余5所包括3所高职骨干院校和2所普通高职院校。东部高职院校为4所,中部为4所,西部为2所。调查根据每所抽样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按比例发放150-400份问卷,其中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发放50份左右的问卷,每个专业的教师发放5-10份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学生问卷为2188份,有效教师问卷为210份。 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统计可知,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家庭背景方面,有17.7%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考前居住地为地市级及以上城市,有77.4%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考前居住地为县城、乡镇及农村,其中居住地在农村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比例占48.5%,接近一半;在这些高职院校毕业生中,非独生子女占75.3%。从高职院校毕业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工作情况看,父亲受教育年限平均为8.9年,接近完成我国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年限,即相当于初中毕业生水平;母亲受教育年限平均为7.4年,即相当于初二上学期水平;从父母职业看,有46.4%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父亲职业为农民,母亲职业为农民的比例为51.2%;高职院校毕业生家庭年收入平均为19413元,即在2万元以下。从以上多个维度的指标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家庭背景处在整个社会的较低位置。 本次调查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落实率为84.1%。从就业部门看,在民营类企业就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占62%,自谋职业类占11%,进入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的占13%,进入国企的为14%,前两项合计占73%;从就业岗位看,有25%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为一线操作工人,在基层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有47%,在中层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有13%,在其他岗位工作的有16%,前两项合计为72%;从就业地看,在直辖市或省会大城市就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有23%,66%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地为地县市,在乡镇就业的占11%,后两项合计占77%;从薪酬看,高职院校毕业生期望的月薪为2326元,可接受的最低月薪为1764元,工作确定者的实际月薪为1857元。这些指标非常清晰地刻画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情况。应该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整体上呈现出低端和大众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