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与古典经济学家的企业成长思想相对应,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影响企业成长的决定因素的有关理论,被称为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其代表有彭罗斯的企业资源成长理论,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某项关键职能出发来定义企业的成长,主要代表性的理论有安索夫的战略成长论、德里克的经营成长论和钱德勒的管理与技术成长论[1]。虽然以上学者的研究各有侧重,但是从他们的演进脉络来看,大致可以将企业成长的研究划分为两类:即企业外生成长论和内生成长论。 在企业外生成长论方面,大多数学者阐述了规模经济、产业组织以及交易费用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在规模经济与企业成长的关系方面,亚当·斯密将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作为企业成长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并利用分工导致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查理斯·芭芘吉认为机械化和标准化的出现提升了专业生产效率,促进了企业的成长,规模收益的取得是企业存在的基本理由,而专业化的协作促进了企业的成长。同样,马歇尔继承了规模经济决定企业成长这个古典观点,但是他区分了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问题和源于企业间交互作用的外部经济问题,认为企业要想获得成长,需要同时处理好企业内外部的经济问题。在产业组织与企业成长的关系方面,乔·贝恩提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在贝恩看来,企业的成长是由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所决定的,然而这种理论并不能解释企业成长的本质。在贝恩研究的基础上,也有一些学者探讨了产业组织差异对企业成长与绩效的影响。在交易费用与企业成长的关系方面,科斯和威廉姆斯认为企业成长是节约因市场摩擦而产生的交易费用的结果。然而,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把企业的行为和成长绩效归因于外部环境因素,如给定的技术、成本结构、市场情况、初始条件和机会等,但忽视了交易效率的影响。 在企业内生成长论方面,大多数学者主要是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生命周期论、核心能力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来探索企业的成长。企业内生成长理论的开拓者是彭罗斯,他在对传统规模经济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成长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成长经济”,并建立了一个企业-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格雷纳在大量案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成长的五阶段理论,弗莱姆兹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七个阶段,分别为新建阶段、扩张阶段、专业化阶段、巩固阶段、多元化阶段、一体化阶段以及衰落或复兴阶段。爱迪斯认为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十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核心能力理论是在彭罗斯的资源成长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抓住了企业成长的本质。动态能力是指一种能够使企业不断创造出新产品和服务以维持和更新企业的竞争优势,适应动态环境,促进企业不断成长的能力,动态能力理论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成长的根源。 在以上关于企业成长的理论中,彭罗斯的企业资源成长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理论,现代大部分学者都是以企业资源成长理论为基础,结合不同的研究视角来探索企业的成长。本文拟以企业资源成长理论为基础,基于企业家能力的视角,结合网络化成长理论和合法化成长理论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环境-战略-能力-成长”(E-S-C-G)的成长路径模型,并以浙江新颜物流有限公司的典型案例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阐释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的典型路径。 二、理论回顾与模型构建 物流企业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企业家能力、企业成长战略、企业的资源与能力等。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企业成长的外生动力,企业的战略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做出调整,企业家能力是企业成长的核心驱动要素,企业战略决定着企业如何利用内外部资源,并将资源转化为企业能力,这四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外部环境决定着企业的成长战略。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企业成长的外部因素,企业外部环境是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成长绩效的事务[2]。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复杂性、动态性和敌对性三个维度[3]。复杂性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存在不可预测性,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复杂因素的影响,给企业决策造成困扰;动态性是指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敌对性主要从环境因素及其变化反映对企业的稀缺程度[2]。 企业家能力是指通过对不确定环境的敏锐观察,挖掘具有市场价值的机会、获取资源、整合企业内部其它要素资源,并构建组织能力以利用环境中的机会[4-5]。贺小刚、李新春认为企业家能力包括四个维度: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政府关系能力和社会关系能力,根据他们实证研究结果,战略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关键能力[6]。企业家能力决定了企业在外部环境约束下,采取不同企业战略,获取资源和能力的过程,并最终促进企业成长。 企业成长战略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企业内部成长战略和外部成长战略,根据企业成长理论,企业内部战略主要表现为管理战略,企业外部战略主要表现为网络化战略和合法化战略。管理战略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企业家所采取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是企业挖掘内部资源,提升组织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Larson在研究中将网络定义为一种在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的战略联盟,Veronique则将网络定义为企业与销售商、供应商、客户、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结成的网络,并认为这种网络深深的植根于特殊的区域社会人文环境之中①。网络化战略反映了企业对外扩张的发展战略,企业网络的衡量主要是通过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进行表征。反映了企业寻求和整合组织间资源,提升企业组织能力,促进企业成长的战略定位。网络化战略通过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来衡量,网络结构反映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政府、中介、咨询等机构之间形成的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对网络结构的测度主要包括网络规模、网络集中度、网络中心性、网络多样性等;网络关系反映了企业与其它机构之间关系的强弱,对网络关系的测度主要包括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关系品质以及关系异质性等。物流企业必须推行网络化战略才能扩大客户群,增加企业的网络能力和规模优势。合法化战略反映了企业寻求外部认可的战略定位,Hunt和Aldrich1996年合法性引入到组织层面,Suchman将合法性定义为:在特定规范、价值观、信仰和定义的社会构建体系下,社会群体对某一实体行为的适当性的一般认知和设想[7]。Zimmerman和Zeitz认为组织合法性是组织获得其他资源的必要资源,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新企业组织合法化的过程必须要得到利益相关者的支持[8]。Scott认为组织合法性不仅是一种资源,它使组织获得文化的认同、规范的支持和调和规则和法律的约束[9]。因此,组织只有通过提高其合法性,才能从内外部获取资源得以生存和成长。姚康、宋铁波和曾萍总结曾楚宏等提出的新创企业合法性选择的适应情景:(1)新企业处在成熟行业而无相关经验,顺从环境;(2)新企业处在成熟行业,有相关经验,则选择环境;(3)新企业处在新兴行业,有相关经验,控制环境;(4)新企业处在新兴行业,无相关经验,则创造环境[10]。因此,组织合法性是物流企业获取外部关注和接受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推行合法化战略是推进企业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根据企业的管理战略、网络化战略和合法化战略的内涵,本文提出三大战略与物流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