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复杂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日益激烈的竞争性,是当前商业环境的突出特点,在这个前提下,供应链柔性就展现出了其在降低供应链提前期、确保生产能力,以及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顾客期望过程中的魅力[1]。而无论是在战略层面还是在运作层面,高效的供应网络都为供应链应对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根据不同的生产速度转换生产步伐,以及根据对需求的变化预期来选择最适当的供应商或供应商组合提供了更大的柔性[2]。与之相呼应,供应网络柔性、供应网络能力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供应网络柔性,即“通过改变包括结构、数量、生产变动和新产品在内的产品供应要求,来满足变化的顾客需求的能力”[3];“为了尽可能地获取响应性以创造具有竞争性的价值,组织用以联合、适应或调整供应网络的能力”[4]……。虽然不同学者对供应网络柔性进行了界定,但是,其普遍认为供应网络柔性与供应网络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如Shi等[5]认为,能力是一种主动的竞争力,而柔性是一种被动的响应力;Srai等[6]从供应网络的角度对供应链能力的基本能力和派生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界定,将柔性归为供应链的三大派生能力之一。在供应网络能力研究文献中,以Srai等[6][7]所提出的供应网络构造模型最为系统全面地构建起了供应网络构造与能力、绩效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而国内的李果、杨卫丰和潘景铭等也分别对物流能力的柔性价值[8][9],或者供应链某一环节的能力柔性决策[10]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为后续学者探讨供应网络柔性和供应链能力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惜乎,从20世纪末至今,虽然有部分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如供应商选择、合作关系)对供应网络柔性[11][12]、供应链(或供应网络)能力[6][13][14]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相关的实证分析和系统研究均非常缺乏,将网络结构特征与柔性、供应网络能力相结合的研究则尤其欠缺。 基于供应网络的视角,笔者对柔性环境下的供应链能力研究框架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是相关研究回顾,包括供应链柔性和供应链能力的概念界定、供应链能力现有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供应网络的角度对柔性环境下的供应链能力研究框架进行了架构,从网络构造、管理机制和信息系统三个层面进行了重点阐述;第四部分是结论与研究展望。 二、文献回顾 (一)动态性、供应链柔性和供应网络能力管理思想的提出 Forrester(1961)的专著《工业的动态性》被看做是系统动态性研究的起源,但是,其从未像现在一样为供应链管理领域所重视[15]。Akkermans等[16]对供应链和供应网络中的动态性(Dynamism)研究文献进行了以系统动态性为主题的研究回顾,对为什么要将工业的动态性重新拿出来探讨进行了解释,为未来跨领域的系统动态性和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说服力和可行的思路。 Wadhwa等[17]是为数不多的构建供应链动态管理研究框架体系的学者之一,他们指出,通过采用决策柔性化以及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进行动态化控制,更多的改进都将成为可能。柔性(Flexibility),被认为是快速响应来自合作伙伴或顾客的变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战略柔性(Strategic Flexibility)和制造柔性(Manufacturing Flexibility)是其二大主流研究领域。随着供应链竞争的加剧,以及对响应时间的重视,供应链柔性(Supply Chain Flexibility,SCF)也日益成为在现代组织管理领域备受争议的一个话题[18][19]。 毋庸置疑的是,在供应链柔性与供应网络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作用[13][14]。供应网络能力(Supply Network Capability,SNC),即一个组织通过识别、利用和吸收内部和外部资源/信息而实现整个供应网络活动顺畅和便利的能力[13][20]。Srai等[6][14]通过将柔性归为供应链的派生能力而较早构建起了柔性与供应网络能力之间的联系,后来,Soon等[4]也提出,“供应链能力是为了使供应链更具柔性而为供应链企业所推行的运作实践”。从20世纪末至今三十多年来,供应网络能力作为一种供应链管理思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柔性环境下供应网络能力的研究框架回顾 关于供应链柔性的早期研究从运作系统、物流流程、供应网络、组织设计和信息系统五个层面来探讨柔性化供应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几乎涉及供应链决策的每一个方面。企业是在顾客需求难以预测的环境中运营的,有效的供应网络可以为生产商保持响应性和盈利性提供柔性。供应网络的价值最优化取决于核心企业激发供应商在适应频繁送货、压缩的周期时间并为支持紧急订货提供应急计划和不同的选择方案等方面的积极性。供应网络的能力是商业能力和商业绩效的关键决定因素[4][14],其通过内部的能力构建来主动地创造竞争优势;而柔性则是供应网络能力的派生能力之一,通过外部的机制构建来被动地应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5][6]。 关于供应网络柔性,Lummus等[3]认为其“是一种通过改变包括结构、数量、生产变动和新产品在内的产品供应要求,来满足变化的顾客需求的能力”,而要想满足这些需求,就需要对从原材料采购等内向活动到产成品配送等外向活动都采取柔性化的供应链管理模式;Gosling等[11]指出,“企业可以通过构造其供应网络来获取供应链柔性”;Soon等[4]则将其界定为,“为了尽可能地获取响应性以创造具有竞争性的价值,组织用以联合、适应或调整供应网络的能力”,认为供应网络能力缺乏是获取价值链柔性的最根本障碍。然而,虽然现有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对供应网络能力、供应网络柔性进行了探讨(如表1所示),但大部分研究均为理论模型构建,仅有少数学者通过企业案例对之进行了初步的实证探讨[6][11][12]。总之,以供应链能力为突破口来探讨供应链柔性,探讨增强供应链响应性和赢利性等供应链核心竞争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均相当缺乏,而且,大多数的研究不具备方法上的延续性,无法为供应链实践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