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0-0066-06 一、我国西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西部地区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一些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将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当地党委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调查中,西部地区的受访者认为当地党委和政府对职业教育重视“一般”以下的比例高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城乡比较发现,乡镇村的受访者选择“一般”和“比较重视”的比例均低于县城受访者。对西部群体比较发现,一般教师和干部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值p=0.003<0.01,呈现非常显著的差异,见表1。也就是说,在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看法上,一般教师和干部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二)投入不足,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目前西部绝大多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发展不平衡,其主要根源在于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在对当地职业学校教育(职业中学教育等)办学经费投入的调查中,东中部和西部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值p=0.001,呈现极其显著的差异。如表2所示,西部地区选择“比较充足”的人群比例均低于全国和东中部地区,选择“只能勉强应付日常开支”和“比较困难”的比例均高于全国和东中部地区,西部和东中部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上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西部城乡比较发现,县城与乡镇村的显著性检验值p=0.000<0.001,呈现极其显著的差异,西部城乡职业学校办学经费也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西部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在西部农村职业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仪器设备、生均图书以及师生比等软硬件指标不达标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对当地职业教育(职业中学教育等)办学条件(硬件)的调查中,全国数据库中有44.2%的人选择“一般”,选择“较好”的占25.8%,选择“较差”的达17.9%。区域比较发现,东中部和西部的显著性检验值p=0.000<0.001,呈现极其显著的差异。东中部人群认为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好”、“一般”的比例均高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认为“较差”的人群比例高于东中部地区,见表3。也就是说,东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三)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西部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上忽视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致使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无法形成良性循环。调查发现,公众对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价值取向均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农村职业学校应以培养学生进入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素养为主要任务,恰恰忽略了培养从事第一产业(农渔牧林)素养的重要性。在对农村职业学校教育(职业中学教育等)“以培养学生进入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素养为主要任务”的调查发现,全国数据库中,认为“比较合理”的人群占到总数的52.7%,选择“一般”的人群占20.7%,认为不合理的人群占2.2%,平均评价等级M为2.38,见表4。东中部和西部区域比较无明显差异;西部城乡比较也无明显差异。 (四)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在对县(区、市、旗)职业学校教育(职业中学教育等)的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调查中,全国数据库中,选择“较高”、“一般”和“较低”的人群比例分别为20.1%、56.0%和17.2%。西部地区选择“较高”、“一般”的受访者比例均低于全国和东中部地区受访者,见表5。东中部与西部区域比较的显著性检验值p=0.000<0.001,呈极其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西部农村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东中部存在显著差异。西部群体比较发现,一般教师、干部群体、其他人群三种群体的显著性检验值0.01<p=0.036<0.05,呈现显著性差异,但任何两个群体的显著性检验值却无明显差异。也就是说,与全国和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干部、一般教师和一般群体,对农村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都不高。
(五)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的业务素质是衡量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职业教育(职业中学教育等)教师业务素质的调查发现,全国数据库中有41.3%和31.7%的人群分别选择“一般”和“较好”,选择“较差”者占9.5%。东中部和西部区域比较的显著性检验值p=0.000<0.001,呈现极其显著的差异。其中西部地区选择“较差”的比例高出全国4.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从全国比较看,东中部和西部农村教师在业务素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见表6。从西部农村地区县城和乡镇村职业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比较来看,县城和乡镇村的显著性检验值0.01<p=0.024<0.05,呈现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西部农村县城和乡镇职业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也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