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16-0041-05 2004年至2013年中共中央连续十年发布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重中之重”地位。每个文件都对农民素质和农村教育作出了要求和安排,尤其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出台了多项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给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依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结合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来探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位于世界第二,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二;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8%提高到2011年的51.3%,城镇人口历史性地超过了农村。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农村人口、经济社会、生产生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致使村庄空心化,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副业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当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工商资本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规模化经营比例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新经济组织不断涌现等。客观认识和分析农村经济社会的这些变化是搞好农村职业教育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 (一)农村社会形态由“农耕社会”向“农工社会”转变 所谓“农工社会”,也称半耕社会,是指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呈现出“耕工交替、农工结合”、“半耕半工、亦农亦工”等特征,农业表现出兼业化倾向,并逐渐成为制度化了的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人多地少的亚洲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农业兼业化倾向。20世纪40年代前,日本兼业农户占总农户的比例大约在30%左右,而到80年代中期,则在80%以上,其中,第二类型兼业户(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发展最快,从1941年的21.2%上升到1984年的71.1%。1999年我国纯农户比例为40%,Ⅰ兼户(以农业为主兼营工商业)比例为37%,Ⅱ兼户(以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比例为16%,纯非农户为5%,其他为2%,兼业户总计为53%。2008年,四川、安徽两省兼业农户比重分别为72%和69%,吉林、黑龙江两省兼业农户比重分别为52%和51%,浙江兼业农户比重仅为37%[1]。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大量农户兼业经营,使传统的全日制农科类职业教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农户兼业经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兼业农户对农业职业技术的培训需求下降;二是农户非农化的倾向要求对农户实施差异化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二)农村主要劳力非农化,次要劳力农业化 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由于工农收入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加上国家积极鼓励,使大量青年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转移到工业。目前全国现有农村劳动力4.97亿人,大约有2.5亿多农业劳动力(含常年外出打工人员)转向非农产业,平均每年可达700-900万人。尤其是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致使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2004年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以女性为主,占53.1%;农业就业人员劳动年龄偏大,有三分之二的人年龄在36岁以上。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国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占32.5%。另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70后”出生的人有一多半没有在农村种田和不会回到农村种田,“80后”出生的人95%以上没有在农村种田和不会回到农村种田,“90后”出生的人就更加没有在农村种田的了。现在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是40岁以上的一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平均年龄为55.2岁,并且妇女居多[2]。 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一方面积极开展农业职业教育,使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技能和知识,而且帮助他们树立起为农、立农的思想;同时,针对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形式,如河北省近些年开展的送教下乡活动,培养农村“双带头人”,就是新形势下探索出的农业职业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另一方面,适应农村青年向城镇转移就业的客观需要,积极开展非农专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带着技术技能进行转移,避免出现无技能转移。 (三)农民职业分层和就业多元化逐渐形成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非农产业比例不断提高。统计资料表明,2008年全国农村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农村各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1%,农村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54.6%和16.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职业农民已经分化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村知识分子、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村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等。从农民就业形式来看,除了上面谈到的农业兼业化经营不断增多外,还表现在:一是跨区域流动就业较多,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52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占62.8%,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占37.2%。大量农村劳动力在省际之间、城乡之间流动就业。二是就业地点和职业不稳定,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地点和职业流动性更大。三是身份和职业不统一,农民工虽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没有融入城市生活,城市只是工作场所,其生活的家庭仍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