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3.08.023 1 引言 近年来,供应链协同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物流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管理模式,通过分析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环境,深刻领会供应链协同对企业物流管理的重大影响,探索优化企业物流管理的新方法,将有利于改变制造企业物流运营方式,推动制造企业整体管理战略的发展。 2 供应链协同的基本内涵 2.1 供应链协同的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企业间的竞争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因此供应链协同越发受到重视,其视角早已扩宽,从早期着眼于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过程,逐渐延伸到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的综合管理,加强了企业间的合作关系。通过集成化、同步化生产计划,运用各种先进的智能技术和高效的信息共享,将供应、生产、物流、用户需求四个环节有机组合。在这种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链中,相关联企业结成持久、紧密的供应链战略联盟,提升竞争优势。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共享。供应链协同强调的是上下游企业信息高度共享,确保供需双方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由于双方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在新品研发、采购、库存、质量等方面均可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1]。 (2)合作共赢。供应链协同下的制造企业已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成员间高度合作,保持良好的信任,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分摊、合作共赢的战略联盟。因此,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供应链协同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之一[2]。 (3)高效运作。供应链协同管理认为,供应链成员应以顾客服务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实现供应链高效运行。 2.2 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 供应链协同强调的是供应链中各个企业间的紧密合作,以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从而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精益生产等先进理念逐渐被众多制造业用以提高生产运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供应链环境下,众多企业间如何优势互补、协调配合,供应链间如何协同成为制造企业关注的话题。本文围绕制造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将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分成以下几种: (1)采购协同。制造企业的供应过程包括采购、运输、库存管理、供料管理等环节。其中,对零部件、燃料、外购件的采购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是确保企业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物流正常周转的重要环节。控制采购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有效途径,甚至对整个供应链的资金周转、运作效率有直接影响,特别是一些通用零部件和紧俏物资的采购需求,制造企业搭建采购协同平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通过企业内部之间协同和与外部供应商的采购协同,才能实现供应链各节点步调一致,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同时有效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成本[3]。 (2)物流协同。在制造企业中,产品的生产时间仅占全部作业耗时的10%,而物料的流转则占了90%。在工业产品中,生产成本仅占10%,而采购和物流成本占90%[4]。因此,物流的效率直接影响制造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和运营成本。许多制造企业内部设有物流部门,其主要负责采购物流和以自营为主的生产物流,并未形成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制造企业可进一步扩展物流外包模式,某个龙头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为多个企业、多种产品提供物流协同服务。在物流协同运作模式下,第三方物流公司统购零部件,将通用零部件原材料直接运送到生产线,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灵活性[3]。 (3)服务协同。制造企业通过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服务,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紧密联系,在市场需求波动的情况下满足客户服务需求。同时,制造企业和供应链各环节可以共享先进的协同创新技术,加强企业间的协同服务。 3 供应链协同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牛鞭效应”对库存、生产、物流效率的影响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中的一种现象,指的是供应链中用户的需求被不真实的放大。其基本思想是:信息流从最终用户向供应商传递时,由于信息沟通不完全导致需求信息被逐级放大,并且随着供应链广度和深度的加深,需求信息严重扭曲。由于这与我们用手挥动牛鞭时,鞭子末端会大幅度摆动的现象类似,故称其为“牛鞭效应”。该现象会给供应链中的企业物流管理带来严重后果,如资金周转速度降低、库存积压、利润下降等。以制造企业为例,“牛鞭效应”主要给企业的生产、库存、物流效率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首先,“牛鞭效应”最直接的效应是用户需求会被相邻的上游企业逐级放大,因此最直接的后果便是给供应链上游企业带来大量库存积压。高库存会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增加费用,提高仓储成本,给企业物流管理带来严重后果。大部分制造企业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各自追求自身利益,导致各级需求虚高。比如非典过后,不少药品生产企业囤积了大量医药品(如板蓝根等),占用了大量的库存。失真的需求量使得这些医药制造企业积压大量的抗非典医药用品,为此增加高额的库存成本,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5]。 第二,“牛鞭效应”会增加制造企业生产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生产运作。一部分制造企业规模小,信息系统建立不完全,因而无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计划,只有大量生产各种型号种类的产品以应对用户不同的需求,但这必然会增加每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最终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