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扩围,即将原来课征营业税的劳务纳入到增值税课税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值税课税范围,这是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的重要改革。增值税向有关行业扩围将对我国经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重点分析我国增值税扩围改革不同方案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增值税扩围的最优方案。 一、研究模型和数据检验 (一)研究模型构建。 本文选用CGE模型作为政策分析和模拟工具。CGE模型全称为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即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在国外,现已成为经济政策分析的基本工具之一。 在CGE模型中,一般包括如下经济主体: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和世界其他地区。各经济主体以最优化方式活动,如生产者以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政府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或经济效率最大化等目标。同时不同经济主体都包括收入和支出两种行为,并且要求其实现均衡,即使是不平衡的,加入赤字、盈余、储蓄、存货等变量,即可成平衡状态。 本文构建的CGE模型①,包括居民、企业、政府、国外四个主体,商品和要素两个市场,能够反映生产、消费、分配等重要行为。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将生产细分为42个行业(部门),对这些部门所纳的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进行刻画,从而可以更好地分析涉及具体行业及其相关税收的增值税扩围问题。本模型的具体设置和特征如下: 1.生产、增值税和营业税 模型根据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分类,将产业细分为42个生产部门。模型假设每个生产部门有一个竞争性企业,每个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每个生产者按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原则根据市场价格来决定其要素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和价格。生产的投入包括中间投入、劳动和资本,产品的产出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按常弹性转换(CET)函数在出口和国内市场间分配。在世界市场上所有生产者被看作是价格接受者,但在国内市场上对价格则有影响。产品的最终价格中含有增值税、营业税和其他流转税。 生产过程由两层嵌套的替代弹性(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CES)生产函数描述。假定资本和劳动完全流动。假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这意味着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不变,也意味着供给弹性为无限大,从而忽略了供给弹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集中分析需求因素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流转税已经根据其原理设置在模型中。营业税、消费税及其他生产税在式(3)中,增值税在式(6)中被刻画,其平均有效税率分别为
。其中营业税是以营业全额为计税依据,增值税由将中间投入品中所含的进项税额扣除,相当于仅对增加值课税。 中间投入部分的生产函数是列昂惕夫生产函数,该函数为线性的,各投入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相对价格的变化不会影响各部分投入比例,也即不同投入部分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在开放经济下,中间投入使用包括国内生产的和进口的加总的国内商品供应,即QQ,其价格为PQ。商品QQ的集合为C,包括进口商品但不包括出口商品,
为中间投入部分的投入产出直接消费系数,指要生产一个单位a部门的总中间投入,需要使用多少c部门的商品。
居民向要素市场提供劳动和资本,并获取相应的劳动和资本收入,此外,居民还获得来自企业的转移支付
其中QHa表示居民对商品a的消费需求量,shrha为科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的幂,也是居民支出中商品a的份额。居民在收入约束下最大化其效用函数得到其最优消费量:
我们采用假定政府收入中性,保证政府收入规模不变,并排除了政府支出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集中分析税收政策的变化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即采用了差别税收归宿的分析方法。这也意味着政府的福利保持不变。因此,在我们的模型中,整个社会的福利变化,全部体现在消费者身上,也即通过对消费者福利变化的测量,就可以得到不同税收方案对全社会的福利和整体经济效率的影响。根据本文研究目的,我们假定政府的目标是最大化社会福利函数,忽略公平、经济稳定等其他目标。